翁建平教授团队:探讨CGM指标与HbA1c的关系及CGM指导下的糖尿病治疗 | ADA2021
编者按:202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翁建平教授团队有3项研究结果呈现,包含1篇口头报告和2篇壁报交流。这些研究探讨了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S)指标与糖化血红蛋白(HbA 1c )在1型糖尿病(T1DM)合并妊娠女性孕期以及T1DM成人中的相关性,还观察了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对使用CGM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本刊特对此进行报道,并邀请翁建平教授进行精彩点评。
T1DM合并妊娠女性孕期CGMS指标和实验室HbA1c 的关系(97-OR)
凌萍1 王超凡2 杨黛稚2 骆斯慧 1 郑雪瑛1 吕婧2 许雯2 严晋华2 许雯1 姚斌2 翁建平1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
背景
CGMS克服了HbA1c 的局限性,能够提供大量详尽的血糖数据。但是,二者在T1DM合并妊娠女性孕期的关系尚未被阐明。
该研究纳入2015~2019年中国11家三甲医院在妊娠期间和产后佩戴CGM设备的98例T1DM合并妊娠孕妇,收集其孕期佩戴的272个CGM图谱及对应的HbA1c 数据。通过相关分析探究妊娠期间HbA1c 和CGM指标[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的关系,用线性回归和曲线回归确定最佳拟合模型,以阐明妊娠期间HbA1c 对TIR的影响。
结果
研究发现,T1DM孕妇妊娠期HbA1c 与TIR(3.5~7.8 mmol/L)( R = -0.429, P = 0.001)、平均血糖( R = 0.405, P = 0.001)、TAR(>7.8 mmol/L)( R = 0.435, P = 0.001)呈中度相关,与TBR(<3.5 mmol/L)( R = 0.034, P = 0.001)的相关性较弱。在校正孕期血红蛋白(Hb)的影响后,获得了HbA 1c 和TIR转换关系的最佳模型:TIR(%)=96.21-8.46×HbA1c (%)+0.27×Hb(g/L)。该模型提示,孕期HbA1c 每降低1%(11 mmol/mol),对应TIR(3.5~7.8 mmol/L)升高8.5%。妊娠期间,6.0%、6.5%和7.0%的HbA1c 水平分别相当于78%、74%和69%的TIR(3.5~7.8 mmol/L)。
结论
T1DM合并妊娠孕妇为了实现孕期HbA1c <6.0%的目标,采用指南推荐的TIR>70%并不足以实现孕期HbA1c 控制达标,而应力争在妊娠期间达到TIR(3.5~7.8 mmol/L)>78%(18小时43分钟)。
专家点评
翁建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本研究团队前期的康乃馨(CARNATION)研究首次将T1DM女性不同孕期疾病管理的关键点整合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孕产管理流程中,通过孕前-孕中-围产-产后全流程覆盖,使T1DM女性严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从既往的25%降至6.0%,其中子代畸形率从8%降至0%;剖宫产、巨大胎儿等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也降至与非糖尿病孕妇相当的水平。这项研究成果的发布及推广,将会改变大部分T1DM适龄女性不敢结婚、育龄期女性不敢怀孕、怀孕后因多科分散管理出现的“无人管理、无人能管”的局面,为中国的“糖妈妈”们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服务,也为国内和国际同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前瞻性管理的T1DM孕期女性CGMS指标和HbA1c 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HbA1c 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血糖控制指标,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局限性也广为人知,特别是在孕期,HbA1c 受到红细胞代谢周期缩短和铁缺乏等的影响,无法精确反映T1DM合并妊娠女性孕期血糖波动。CGM在糖尿病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产前保健方面。CGM可以提供丰富的血糖数据来描述详细的血糖谱。既往有几项研究探讨了T1DM患者TIR和HbA1c 之间的关系,但均排除了T1DM合并妊娠人群。因此,本研究探究T1DM孕妇CGMS指标与HbA1c 的关系对T1DM孕妇进行综合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为指南提供了相应证据。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相关临床证据来指导T1DM合并妊娠女性孕期管理的临床实践,为她们平安渡过孕期保驾护航。
血糖变异系数对成人T1DM患者TIR与预估HbA1c (eHbA1c )关系的影响(608-P)
周泳雯1,2 刘宏霞3 杨黛稚 1 艾鹤英1 吕婧1 麦晓东1 许雯1 姚斌1 严晋华1 翁建平2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 河南省人民医院
目的
TIR(3.9~10.0 mmol/L)和 eHbA1c 在血糖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TIR和 eHbA1c 之间的关系以及血糖变异系数(CV)对其关系的影响。
方法
结果
2014年3月至2020年7月,共收集CGM数据集260个。CGMS佩戴平均时长为11.8±3.8天,平均TIR值、 eHbA1c 值以及CV值分别为62.9%±14.1%、7.2%±0.8%和39.4%±8.1%。相关性分析显示,TIR与 eHbA1c 呈高度负线性相关( R = -0.83, P <0.001)。在血糖稳定的患者中(CV<36%),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明显增加( R = -0.95);反之,在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中,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减弱( R = -0.80, P <0.001)。在CV的四等份分组中,当 eHbA1c 值为7%时,其对应的TIR预测值随着CV值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分别为73%(<25 th 组:CV<33.8%)、67.4%(2 5th ~50 th 组:33.8%<CV<39.2%)、61.4%(50 th ~7 5th 组:39.2%<CV<44.9%)以及58.5%(>7 5th 组:CV>44.9%)。
结论
TIR和 eHbA1c 呈高度负线性相关。在相同 eHbA1c 情况下,血糖波动小的患者TIR比例更高。
专家点评
翁建平
检测血糖是了解血糖状态的必要手段。CGMS可以动态、连续监测3天以上的血糖变化全貌,有针对性地设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更好地控制血糖。其衍生的参数包括TIR和eHbA1c ,在血糖管理中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通过两项研究的随访动态数据情况,探讨在不同的血糖波动模式中,TIR和eHbA1c 之间的关系以及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出eHbA1c 值所对应的TIR预测值。结果提示,在相同eHbA1c 情况下,血糖波动小的患者TIR比例更高,提示临床上在关注TIR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关注其血糖波动情况。
德谷胰岛素对使用CGM的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一项范围综述(735-P)
王超凡1 许雯1 杨旭斌1 严晋华1 杨黛稚1 姚斌1 翁建平2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目的
有研究报道,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降糖效果更加平稳,低血糖风险更低。本综述总结德谷胰岛素对使用CGM的T1DM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中发表于2021年1月前的德谷胰岛素文献。纳入报道德谷胰岛素对使用CGM的糖尿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
结果
共纳入13项研究,其中262例T1DM或T2DM患者有CGM数据。上述研究开展于日本(11项)和意大利(2项)。11项研究关注T1DM患者(n=208),2项研究关注T2DM患者(n=54)。研究比较了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U100(n=130)、甘精胰岛素U300(n=100)或地特胰岛素(n=32)。关于研究设计,6项研究为交叉试验,7项研究为其他基础胰岛素转换为德谷胰岛素。研究样本量在7~46例不等。
德谷胰岛素的治疗时间波动于3天至24周。3项研究报道德谷胰岛素显著改善日内或日间血糖变异性,而另10项研究在血糖变异性方面未发现差异。11项研究发现德谷胰岛素的降糖效果与其他基础胰岛素类似,而另2项研究发现德谷胰岛素可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7项研究中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后每日胰岛素总量减少,而另6项研究中胰岛素用量未发生改变。有2项研究发现相较于甘精胰岛素U100或地特胰岛素,德谷胰岛素可减少低血糖发生,而另8项研究未观察到这一结果。然而,有3项研究显示相较于甘精胰岛素U300,德谷胰岛素组的低血糖时间百分比更高。
结论
基于目前证据,德谷胰岛素的降糖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及胰岛素用量与其他基础胰岛素类似。
专家点评
翁建平
德谷胰岛素是近年上市的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既往研究提示德谷胰岛素可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血糖变异性,减少低血糖发生。既往研究的血糖数据主要来自指尖血糖监测,而CGM可更好地反映血糖波动及低血糖情况。本研究对同时使用德谷胰岛素和CGM的糖尿病临床研究进行范围综述(scoping review),以比较德谷胰岛素与其他(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U100、甘精胰岛素U300)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发现,目前该类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和意大利,国内暂无相关研究发表。研究样本量总体偏小,研究结果在降糖、改善血糖波动、减少低血糖等方面存在一定异质性。期待未来有更多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及真实世界研究评估新一代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确切优势。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