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手术中子宫大出血,情况危急,医生准备切除年轻母亲的子宫
前几年,我们外科和妇产科病区在一个楼层,共用一个护理部,晚上,病区值班也经常在一个办公室,夜半,妇产科医生和护士进产房接产,我们还要帮她们在外面看护病区病人的安危。
与她们一起待久了,我们外科的一帮大老爷们,知道她们这帮妇产科女医生的不易,当她们做妇科手术遇到问题时,我们几位老主任会毫不犹豫地上台帮她们搞定。
以前的老主任都是各种手术都要做,也不分外科手术还是妇科手术,久而久之,几位外科主任成了她们妇科医生的技术依靠了。
但是也不是每次遇到问题,我们主任都可以帮她们度过难关的。
那天,我们麻醉师的外甥女来做剖腹产手术。

手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孩子也顺利娩出,是一个哭声清脆的男孩,助产士把还是一身羊水味道,双眸朦胧的新生儿,抱给还迷迷糊糊的母亲看时,这位此刻才真正成为母亲的产妇,睁开虚弱的双眼,疲乏地笑了。
医生们也很开心,在自己手里,又为地球村增添了 一条新生命,多么光荣与自豪啊
此时,手术台上,胎盘已经娩出,就等待子宫收缩恢复后,一一止血,缝合子宫,再关腹,手术就这样结束了。
子宫恢复收缩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有止血作用,否则子宫的内膜和肌肉纤维不断在渗血,涓涓细流,积少成多,人体就那么点血量,怎么经得起这样慢慢流失。
#病例分享#
妇科医生们按常规处理,宫缩剂也用了,生理盐水外敷子宫也用了,米非司酮也含服了,可是病人的子宫依旧像烂棉花毯一样,软塌塌地躺在那里,没有动弹的迹象,但是血还在从子宫豁口处,肌纤维中,宫腔里,往外渗。
医生们的额头开始冒汗了,剖腹产最怕的就是这种术中出现子宫手术乏力了,原因很多,譬如胎儿过大,导致子宫过度膨大,子宫发育不良,甚至产妇心情不佳,都会导致这样的情况。
#非常病历#
麻醉师已经说,病人术中出血已经快800毫升了,代血浆已经用上去了,最好马上输血。
可是,我们这里根本没有血源,只能请医院总值班联系上级医院,马上送血源下来救急
妇科医生们实在是无计可施了。
情况紧急,现在必须马上止住血,纱布填塞压迫止血也不管用,血还是不断沿着纱布和子宫伤口处渗出来,沿着一会儿就被鲜红的侵染了的纱布滴滴而流,怎么吧?
妇科主任对麻醉师说,实在没办法,只能切子宫了。
麻醉师一听就蒙了,自己外甥女才26岁啊,就没了子宫?那她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啊。
可是,不把子宫切除了,这样的血流下去,会危及生命的。

上个月,我们都听说了,市里最好的妇产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出了一桩医疗事故,导致一位产妇死亡,就是产后子宫大出血,医生疏于观察,病人失血性休克,不治身亡了。
说来,这位产妇还是市里最好的高中,市第一中学的名教师,在市里还有点小声望,来住院时,也是托了人,找了医院最好的妇科主任来做剖腹产手术的。
科室里最好的主任,也就是意味着技术最好的,但是她的技术好,不是体现在剖腹产手术做得有多好,对于妇产科医生来说,剖腹产手术也只是个入门级的手术。
主任对这种手术根本也不太放在心上,主任的技术与经验的好坏,体现在疑难杂症和遇到手术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上。
这位老师做手术,找了熟人,主任也很给面子,亲自主刀,术中一切都很顺利,胎儿也健健康康地出来了,胎盘娩出也很顺利,子宫也在慢慢恢复收缩。
主任这次是带了位进修生,当助手做的手术,主任想,人家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勤勤恳恳地做事,也要让人家能有上手练习的机会吧,这缝合子宫,一层层关腹的事情,技术要求也不高,就交给进修生干了。
主任就下了手术台,坐边上,和其他人谈山海经去了。
进修生在自己基层医院还没有做过剖腹产手术呢,自己也只是看过几例而已,缝合得比较稀疏,对合也是不好,还被边上的老护士轻声说教了几句,进修生就更慌了,缝合的手更抖了。
好不容易缝合好了,病人也回了病房。
晚上,病人下身有出血,叫护士看,护士说这点血不要紧的,刚生完孩子的产妇都会有的。
过了会,家属又去叫护士,护士就叫医生来看,也说没事的。
到了后半夜,产妇开始烦躁,头晕了,家属叫医生们来看。
医生发现不好,产妇的下身出血不是很多,可是肚子却鼓起来了,肚子里都是血啊。
马上叫主任过来会诊,一看,产后大出血,病人已经休克了,经过一系列 的紧急抢救,病人还是走了。
这下麻烦了,这位女老师是这家市里最好的高中的一名教师,学校里也很意外,很震惊,我们这样一位年轻的优秀骨干教师就这样没了?

老师这个群体的社会资源极其丰富 ,上至居庙堂之高,下到贩夫走卒,哪个不是他们的学生或者家长?
经过各种渠道传来的压力,让医院不堪忍受,赔偿经济,这是家属最基本的诉求,还要求主刀医生以医疗事故罪被起诉。
最后通过各方的博弈,谈判,最终,主任被撤销行政职务,降级聘任,待岗再学习。
成为背锅侠的进修生,是最终被认定事故的制造者,由于术中缝合子宫不规范,止血不彻底,导致了术后产妇大出血的主要原因,被终止进修,退回原单位,再处理。
妇科医生们想到了这个不幸事件,而此时,自己也遇到了产妇大出血,只是发展得太快,子宫收缩乏力,术中就出血了险情。
怎么办,不能再拖下去,还是切子宫吧。
主任准备亲自下台和家属做沟通工作。
走到手术间门口,正好遇到了也准备来手术的外科主任。
她突然像遇到娘家人,有了依靠一样,马上拉住外科主任的手,说起了现在的险情,怎么办,只能切子宫了,可是产妇还这么年轻,以后家属肯定要来闹的。
主任详细问了生产经过,又进去看了产妇的情况,也说,现在看了情况比较危急,不马上止住血真会出大问题的。在我们这里,有立竿见影作用的紧急止血措施也只有切子宫了。
妇科主任见一直以来的仰仗,外科主任也没辙了,只能苦笑着说,那我去门口,找家属谈切子宫的手术事宜吧。
正要转身走,主任却叫着了她,兴奋地说,稍微等下,我上次去市里听一位介入科主任讲课,他介绍过,产妇子宫收缩乏力导致子宫大出血,可以通过从大腿根部插根导管到股动脉里,直接把子宫动脉用栓子临时栓塞住,过几天子宫收缩了,血也止住了,栓子物质也会被人体吸收掉的。
那时候,介入科和血管外科在我们市里还没有成气候,大部分医院对这个科的最新技术和科技发展,能做哪些事,技术优势在哪里,还并不了解。
妇科主任听了,大为惊奇,那不就是不用切子宫了?假如能保住了子宫,这对一位年轻的女性来说,如同再造之恩 啊。
主任马上找到了那位介入科主任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主任,一听情况危急,也爽快地表示,自己马上回单位做手术准备,你们的急救车到了我们医院,直接停在导管室门口,我们在门口等。
此时,上级医院的送血车也来了,血输了上去,病人的情况稍微稳定点了,大家赶忙把产妇的腹部切口缝合好。抬上救护车送去市医院介入科急救了。
所幸,转院迅速,市医院一路绿灯,马上组织手术,介入手术很顺利,患者的生命无忧了,子宫也保住了。
事后已经吓得面无人色的妇科主任,几天没有缓过劲来,只感叹,医路艰辛啊,也感谢我们外科主任在那个紧急时刻提供了这么一条有用的信息。
看来医生还是要时时学习,更新自己的临床认识,尤其在消息闭塞,学习氛围不浓的基层,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