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宫内生活——吃喝玩乐
宝宝还在子宫里和出生后的世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是不是所有的准父母都会好奇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胎儿的“吃喝玩乐”。
大约在孕15周时,胎儿们就开始他们自己的吞咽行为了,足月时大概每天可以摄取500~750ml的羊水,这样的行为为胎儿的消化道发育提供了营养支持。同时,胎儿的吞咽也可以使胎粪被不断清除(胎粪是由水、肠道分泌物、血液和一些其它成分组成),正因为这种“自产自销”的能力,使得绝大多数孕妈妈的羊水都是相对清洁的。
当胎儿和母体等各种因素,例如:缺氧、感染和胎儿成熟的独立性等等情况下,会导致胎粪清除能力降低或胎粪通道增加,这就造成了“羊水污染”,此时医护人员就会特别紧张,担心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胎儿神经系统的不断发育,在妊娠三个月快结束时会发现第一次胎儿运动。胎动,是指胎儿在子宫腔里的活动冲击到子宫壁的动作。
妊娠各时期的胎动各不相同:早期仅有小的抽动,一些“大条”的准妈妈可能不以为然;妊娠中期,是胎动活跃的时期,胎宝宝开始出现惊跳、全身运动、孤立的上肢或下肢运动、屈伸头部、转头、转身、伸展、张口、手触脸部及打呃、打哈欠、吸吮、吞咽等动作,准妈妈们会有明显的感知;接近足月,尤其是38周以后,较大幅度的全身运动反而减少,仅能观察到眼的运动、张口、手的活动及呼吸运动等。
正常情况下胎动1小时不少于3~5次,12小时明显胎动次数为30~40次以上。有的胎儿12小时可动100次左右,只要胎动有规律、有节奏、变化不大,即证明胎儿发育是正常的。孕妈妈的运动、姿势、情绪以及强声、强光和触摸腹部等,都可引起胎动的变化。
因此,每天数胎动要成为各位准妈妈的必修课,准爸爸们也可积极参与。这不仅是与胎宝宝的互动时刻,更是发现胎儿出现状况时的“最前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