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产妇剖宫产麻醉一例

文 / 育儿智慧赖赖
2021-11-08 18:09

关上灯,点亮星空

产妇,30岁,37+6W妊娠,7年前剖宫产查体发现肥厚型心肌病,未治疗未处理,此次因欲行二次剖宫产术入院。

产前超声心动图结果:

产后超声心动图结果:

产 前5个月前超声心动图结果:

肥厚型心肌病的定义是什么?

此例产妇是否为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

此例患者的麻醉注意事项有哪些?

… ….

整理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听了中山医院郭克芳主任的课,她这个课件妥妥的把所有关于肥厚性心肌病的问题全部解决了,感叹郭主任讲课的透彻,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课件奉上,感恩感谢!

麻醉手术过程:

此例产妇,产前5个月因心悸就诊,测得右室流出道压差超过30mmHg,诊断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此次术前右室流出道压差低于30mmHg,诊断为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入室后血压110/66mmHg,心率95次/分,心电图显示QRS波增宽,患者自诉心悸,不排除肥厚型心肌病发生动力性梗阻。

原因 分析:禁食12h导致的低血容量,使心腔变小,二尖瓣对合缘-室间隔距离变近,心排量降低,并反射性导致心率快,加之紧张也导致心率快,心率快进一步影响舒张期充盈,并使血流速度变快,心肌耗氧变大,后负荷不够高,使心肌灌注不足,左室流出道压差变大,反射性心肌收缩力增强,进一步减少心排量。

QRS波增宽原因 分析:心肌肥厚使传导通路延长,或存在心内膜下缺血。

处理:增加血容量,补液800ml,并给予去氧肾上腺素升高外周血管阻力,血压升至135/82mmHg时,心率降至66次/分时,患者自诉心悸消失,QRS波宽度正常。

麻醉前行左侧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直接动脉压,麻醉方式选择L2-3硬膜外麻醉,缓慢分次给予2%利多卡因5ml,利罗合剂(1:1)5ml,7ml,麻醉平面到T6,相对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对后负荷影响较缓和,穿刺成功后产妇右侧臀部垫薄枕,床左倾,防止仰卧位低血压,持续泵注去氧肾上腺素维持收缩压在130mmHg以上,心率70次/分以下,备用艾司洛尔控制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

因缩宫素可引起外周阻力下降,反射性心率快,所以和产科医生商定不进行宫体注射,改静脉缓慢滴定,根据循环体征决定滴速和是否停止输注。此例患者静脉滴注5U缩宫素,宫缩良好.手术持续1h,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监护室观察24h,返回病房,5天后出院。

声明:本病例来自作者临床实践,仅供医学参考。

Historical articles

脊柱侧弯产妇剖宫产一例

既往围生期心肌病术前麻醉会诊一例

类风湿关节炎致困难气道插管一例

合并抗磷脂酶综合征产妇剖宫产一例

一起追逐太阳

迎接光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