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血糖高改善的3个好方法

糖筛检查
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是75gOGTT方法,也就是75g葡萄糖耐量试验,也是我们常说的“喝糖水,糖筛查”。检查时5分钟内口服含有75g葡萄糖的液体300ml,分别抽取孕妇服糖前以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静脉血,看血糖水平,如果符合以下任意一条标准,即可判断妊娠其血糖高[1]:
(1)空腹血糖≥5.1mmol/L。
(2)餐后1h血糖≥10.0mmol/L。
(3)餐后2h血糖≥8.5mmol/L。

测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饮食控制既要做到提供维持妊娠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不会引起饥饿性酮体产生,不影响胎儿发育,又不引起餐后高血糖。根据中国营养科学全书对妊娠期血糖控制目标为[2]:
(1)空腹血糖≤5.3mmol/L。
(2)餐后1h血糖≤7.8mmol/L;
(3)餐后2h血糖≤6.7mmol/L。
孕期血糖并非越低越好,大家在控制血糖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孕期低血糖的发生。
妊娠期高血糖对妈妈可出现先兆子痫、早产、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当身体无法利用糖或可用的葡萄糖有限时,则会消耗脂肪来作为能量来源,而脂肪燃烧供能会产生一定量的酮体,当酮体蓄积超过机体代谢能力时,可能会引发酸中毒,症状如疲乏、恶心、嗜睡、呼气中有烂苹果气味)、易感染、发展为2型糖尿病[3]。
孕期血糖升高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腺β细胞增生,分泌过多胰岛素,促进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合成,导致巨大儿的发生[4]。巨大儿会诱发宝宝头盆不称(胎儿头部大小、位置和准妈妈盆骨大小、形态不相称,胎头不能通过骨盆的情况)。而头盆不称易导致胎膜早破、脐带脱垂、胎头受压、缺血、缺氧,发生颅内出血,甚至造成胎儿死亡的危险。还易导致产程延长、产伤及感染的危险。此外,孩子一生中发生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相关疾病的概率也会增加[5]。

妊娠糖尿病危害
目前发现饮食因素、生活方式及家庭遗传性均可能是妊娠其高血糖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孕期膳食结构不合理及能量过剩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是妊娠高血糖重要的发病原因[5]。
食物食用后一定时间内根据其升高血浆葡萄糖水平的能力高低将其分为三类: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中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和高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
若食物GI<55,则称为低GI食物;若食物55≤GI<70,则称为中GI食物;若食物GI≥70,则称为高GI食物。
高GI食物,它们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负担重,长期则影响胰腺功能。而低GI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负担轻,可预防餐后高血糖。
生活中常见食物,如大米饭的GI是90,白馒头的GI是85,白面包的GI是87.9,蜂蜜的GI是73,白糖的GI是84,所以说:“顿顿吃细粮就是顿顿吃白糖”。 而面条(全麦粉)的GI是37,黑米粥的GI是42,莜麦饭的GI是49,燕麦饭的GI是42,所以建议大家常吃全谷物和杂粮。常见食物GI值见附表-常见食物GI值。

血糖生成指数图解
孕前及孕期体重评判标准见下表,BMI为体质指数,它的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2),如李女士,孕前身高174cm、体重70kg,则其BMI=70kg/(1.74m*1.74m)=23.1 kg/m2,经对照属于正常体重。

孕前及孕期体重评判标准
维持适宜的体重提倡食物多样化,营养均衡。每天应摄入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肉类、乳、蛋、豆类和油脂类食物。每天饮食种类应达到12种及以上,每周应达到25种及以上[7],具体见下图。

孕期平衡膳食宝塔
目前研究发现85%的妊娠其高血糖和糖耐量异常孕妇仅通过饮食即可达到有效的改善目的[6]。因此如何通过合理饮食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就很重要。
*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主食宜粗不宜细,尽量减少在外就餐;
*烹调方式可影响餐后血糖控制,宜多用清蒸、水煮、凉拌、炖等烹调方式,不宜用煎炸、烘焙、油滑、糖醋等方式,不宜用淀粉勾芡,更不宜加糖。
*建议每天3次正餐(早、午、晚餐)及2-3次加餐,避免发生低血糖。

全谷物及杂粮
*每天主食摄入250-300克,增加粗杂粮的摄入,因早晨血糖易升高,因此早餐主食不宜超过50克,中餐、晚餐主食不宜超过100克,其余主食可可用于加餐中食用。
*孕期保证充足蛋白质的摄入,优先选择低脂肪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虾,蛋类,大豆及其制品,低脂无糖奶类。
*每天至少摄入500克蔬菜,以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等的补充。如血糖达标,每日可选择柚子、草莓、火龙果、苹果、桃子等低升糖水果约200克(一个苹果的量)作为两餐间加餐用(每次加餐约半个苹果)。
*烹调油以植物油为主,减少动物油脂(肥肉)的摄入,推荐橄榄油用作高温用油(炒菜时避免油脂冒烟),亚麻籽油、紫苏油用作凉拌用油,
*坚果如核桃、花生、杏仁、开心果、葵花籽、腰果等,因其所含能量较高,也不可能过量食用,每天10克即可。
*每天不少于1500 mL饮水,以温开水或淡茶为宜,避免含糖饮料、果汁等摄入。

蛋白质
a.宜用食物
*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增加杂粮,如红豆、绿豆、高粱、燕麦、糙米、小米、荞麦面、藜麦等,杂粮饭是好选择。
*大豆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作用。
*每周可选2-3次动物肝肾及血旺。
*经常选择豆腐、豆浆、海带、紫菜、木耳、各种菇类。
*饥饿时添加能量低、体积大的食物,如青菜、白菜、黄瓜、番茄、冬瓜、猕猴桃、柚子等。

蔬果
b.忌(少)选择的食物
*避免精制糖,如白糖、葡萄糖、蜂蜜红糖、甜点心、蜜饯、甜饮料等(当出现低血糖时除外)。
*若食用高淀粉低蛋白质的食物,如马铃薯、芋头、藕、山药等,则需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不宜选择红枣、芒果、香蕉、榴莲、柿子、哈密瓜、西瓜等升糖指数高的水果。
*不宜选用动物油脂,如猪油、牛油、奶油等及肉皮、肥肉,但鱼油除外(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益)。同时,减少加工肉类及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动物性食品。
*避免进食重口味食物,如孕晚期出现水肿应进一步严格控制食盐、酱油用量。
*戒烟酒、咖啡、浓茶,选用清汤代替浓汤,尽量选择白开水或淡茶。

山药
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促进能量的消耗,减少葡萄糖的堆积,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和宝宝的健康。若无医学禁忌,多数活动和运动对孕妇都安全。孕中、晚期每天应进行20-30分钟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常见的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快走、游泳、打球、孕妇瑜伽、各种家务劳动。但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孕前的运动习惯,结合主观感觉选择活动类型,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如每次正餐后稍作休息,进行20-30分钟的步行(大约走2500-3000步),加餐后散步15分钟,但不宜空腹运动,避免出现低血糖。
2017年诺贝尔奖获得研究表明身体有自己的生物钟机制,若生物钟机制混乱则会影响机体激素的平衡,这与肥胖、高血糖、高血压等慢性代谢疾病息息相关。因此充足的睡眠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状况也非常重要,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规律生活,保持愉悦的心情。

睡眠
参考文献
[1]王棉, 张力辉. 苏胜偶. 2010年内分泌代谢疾病进展[J]. 临床荟萃, 2011, 26(6): 463.
[2]杨月欣, 葛可佑.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二版(下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3].武秀菊. 妊娠糖尿病的处理[J]. 医学综述, 1997, 08: 390-391.
[4]赵右更. 妊娠期糖尿病性巨大儿的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8, 33(4): 249.
[5]李明子, 王山米, 郑修霞, 纪立农.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饮食处方初探[J]. 中国妇产科临床, 2001, 02: 104-106.
[6]程娟. 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有效率及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D]. 山东: 青岛大学, 2013.
[7]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