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与流产的相关性及其免疫调节作用

文 / 坤巢新学堂
2021-12-23 18:08

01

维生素D与流产的相关性

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妊娠期孕妇维生素D营养水平下降容易引起流产。

2018年11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科学家们通过一项分析发现,对于有流产史并且打算再次怀孕的女性,那些体内维生素D水平充分的女性怀孕并活产的概率要高于那些体内维生素D水平不足的女性。目前,这一研究已于国际著名期刊《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发表。

另有研究人员将维生素D检测值低于30纳克每毫升的水平定义为维生素D不足。研究发现,与维生素D不足的女性相比,维生素D充足的女性怀孕的概率要高出10%,活产的概率要高出15%。此外,对于已怀孕的女性,孕前维生素D的水平与流产的概率也有相关性,即每毫升孕前维生素D每增加10纳克,流产的概率会降低12%。

叶瑛瑛等在《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一文,将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在玉环县人民医院妇科病房住院的136例自然流产孕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玉环县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正常体检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均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研究发现妊娠期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缺乏可能增加自然流产发生的风险。

王立芹[27]等在《育龄妇女血清维生素D水平不足可能增加早期自然流产的风险》一文,通过临床研究:收集有早期复发流产史(35例)和有正常生育史的未孕育龄妇女(35例)血清,排除己知的复发流产的因素,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含量并进行分析。发现有复流产史的育龄期妇女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育龄期妇女血清维生素D不足可能增加了妊娠后早期自然流产的风险。

02

维生素D在免疫性流产中的作用机制

近代生殖免疫研究表明,复发性流产和习惯流产的病因50%~60%与免疫有关。

维生素D可通过多种途径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根据机体的免疫状态,通过增强或抑制免疫功能来发挥调节免疫状态的作用。

维生素D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在妊娠期,维生素D调节了母胎界面的免疫反应,参与了妊娠期激素的调节及胎盘血管的重建;在非妊娠期,维生素D通过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合成,增加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而参与了子宫内膜的免疫调节,同时也调节了特异基因同源盒基因HOXA10的表达,HOXA10基因调节着子宫内膜激素的变化及着床期子宫内膜的容受性(28).

从免疫学角度看,妊娠过程如下:带有父方异性抗体的胚胎对母体而言是一种移植物,母体免疫系统识别并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直至胎儿娩出。1型辅助性T细胞(Th1)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干扰素(IFN-Y)参与细胞免疫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2型辅助性T细胞(Th2)和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3(IL-13)在以抗体形成为主的体液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近年来,对复发流产的研究更多集中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改变,普遍认为Th1类细胞因子可导致流产,Th2类细胞因子则对维持正常妊娠有重要作用。Th1、Th2细胞亚型相互制约,决定着机体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间的平衡,这种平衡一旦打破,将导致疾病的发生,即妊娠失败。

细胞因子可通过以下途径促发流产:

(1)激发Th1型免疫应答,排斥胚胎组织:

(2)直接或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组织;

(3)促进滋养层细胞凋亡;

(4)激发凝血系统,使胎盘滋养血管血栓形成等。

维生素D可促进T细胞的免疫反应由Th1向Th2偏移,抑制Th1型细胞的增值和细胞因子的分泌,而上调Th2细胞因子的分泌。

苏贞文等在《维生素D2及其受体与稽留流产的免疫学相关性研究》一文中,通过临床研究,选择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稽留流产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人工流产的正常女性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血清维生素D3水平、Th1和Th2细胞含量、Th1和Th2细胞因子水平,分析维生素D3与稽留流产的免疫相关性。表明稽留流产孕妇存在维生素D3缺乏、Th 1/Th2细胞向Th1偏移,且维生素Da含量与Th1、Th2细胞因子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03

维生素D与产科其他相关疾病

研究显示,维生素D参与了母婴葡萄糖代谢、中枢神经系统新陈代谢、心脏发育及生殖系统发育,胎儿骨骼发育及乳汁分泌均依赖于血清正常的维生素D水平,甚至决定着妊娠的结局,例如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导致低体质量儿、胎儿生长受限及新生儿肺炎等;对母亲而言,可能致母体糖代谢异常、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及细菌性阴道病等[29][30]。

申慧军[31]在《孕期维生素D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一文,通过临床研究,收治孕妇100例,根据维生素D水平检测结果,分为充足组和缺乏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缺乏组流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和细菌性阴道炎发生率均高于充足组(P<0. 05),妊娠周期明显短于充足组(P<0. 05)。

结论:孕中、晚期维生素D水平不足和缺乏会增加流产、胎儿窘迫、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并显著缩短妊娠期,导致胎儿早产。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