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全面推行无痛分娩了,你对它了解吗?

原创 | 孕事

摘
无痛分娩预计明年全面推行,宝宝生日不再是妈妈的“母难日”了~
临产前妈妈们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到底是顺还是剖?
剖了吧,指不定术后刀口疼,恢复不好还会留疤。
要说顺吧,可生产的十级疼痛也不是开玩笑的,分分钟疼到想撞墙。
我们一直在征集妈妈们的顺产日记,里面有位妈妈关于顺产疼痛时这样说的:
凌晨五点。我的身体开始出现了疼痛。这种疼痛就好比是肚子疼十腰疼。疼痛的时间是一阵一阵的,并不是很强烈,因此自己是完全能够忍受的。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疼痛真的是越来越剧烈,而且时间越来越短。
每一次宫缩的时候,我的疼痛都集中在腰部,所以就会感觉到腰像断了样的,撕心裂肺的疼,所以当我躺在产床上的时候,腰疼痛简直是不停加剧。
这种每次宫缩腰剧烈疼痛的人躺在产床上,简直是生不如死。但是我没有办法。
疼痛无法避免,但是我觉得自己拥有强大的心理以及些有益的方法,去应对和缓解每个状况的发生。
——王艺晴2018
看的我都感觉到疼了,但为了生下宝宝,也就忍了。
生也不是,剖也不是,怎样生疼痛才会少点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无痛分娩!
国家卫建委日前发布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在全国范围内选一定数量的医院开展分娩镇痛诊疗试点工作,并于明年1月公布试点医院名单。
准备在2018至2020年在全国开展!

这下可以放心了,几年也没剩多久了,预产期在明年的妈妈们,指不定能享受到这样的福利哦~
但是也有很多人对无痛分娩的认识不够全面,就比如重庆的一位孕妈,对生孩子的阵痛十分恐惧。
在得知夫妻俩要选择无痛分娩后,婆婆就从老家赶来极力劝阻。
孕妈就将无痛分娩科普资料拿给婆婆看,但婆婆觉得“那是为了骗钱编出来的”。
几天后,进产房时孕妈宫口开到3指,煎熬得只想大叫。
最后,丈夫立即请来医生实施无痛分娩。
如今各项检查都显示孩子完全健康。对此,专家表示,无痛分娩不仅可镇痛,出现意外时还能帮医生加快抢救进程。(北京晨报)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无痛分娩?
无痛分娩也叫“硬脊膜外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是分娩时最常用的疼痛缓解方法。
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可以阻止身体某个特定区域的疼痛。
麻醉的目标是止痛,通过阻塞硬膜外脊髓下段的神经冲动,来缓解宫缩的疼痛。
“无痛分娩”起源于国外,至今有100余年的历史,目前它在国外已经应用很普遍了,美国分娩镇痛率>85%,英国>90%。
国内很多医院均已开展无痛分娩,有的已经占了顺产的30%~40%的比例。
与破宫产相比,它的优越性体现在哪?
自然分娩对一个身体健康、足月妊娠、产检正常的育龄和适龄妇女来说,应看成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最自然不过的事情,这是人类繁衍后代的一个正常生理过程。
一个母亲应相信自己和胎儿具备天生的能力来完成这一神圣的使命。剖宫产只是一种万不得已的分娩替代方式,对母子都是不利的。
剖宫产手术通常是由于患者有产科的病理情况而采取的补救措施,是人为的非自然状态的分娩方式。
对于产妇,它增加了肠粘连、附件炎症、伤口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机会;对于新生儿,由于缺乏阴道壁的挤压及缺少对外界环境的逐渐适应能力,羊水的排除不彻底,对新生儿的呼吸功能不利。
医生会怎样打无痛针?
药物通过导管(一种非常薄的、有弹性的、空心的导管)来输送。
第一步:医生会让你坐在床边或者侧躺在床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虾米状,用消毒液擦洗你后背中间的部位。
后背大部分都会被手术盖布遮住。医生会触摸你的背部,找到最佳的注射点,然后注射麻醉药。

第二步:医生会把一根很硬的针刺入你的背部,一般会有压迫感或刺痛感。
然后,把一根细小的导液管通过这根针滑进去,再把针拔出来。

麻醉药就通过导液管滴到脊髓周围的神经。通常情况下,在注射后的10-20分钟,你会觉得疼痛减缓了,双腿也有些麻木,但两条腿还可以活动。
无痛分娩有什么好处?
1、当然是减缓痛苦。
用“恐怖”来形容顺产的疼痛,一点也不为过。很多准妈妈没有经历过顺产,但从孕事分娩故事或者前辈妈妈们的口口相传中,疼痛成了不想选择顺产的主要原因。
如果在你痛得想撞墙的时候,有一种办法能缓解一些痛苦,那就像向溺水者扔救命稻草。
2、保存分娩的战斗力。
接受了硬脊膜外麻醉后,等到宝宝下滑,自己有了用力的冲动时再用力,你可能会更加有效的娩出宝宝,不致于在宝宝分娩出来之前就筋疲力尽了。
3、无痛和全身麻醉药不同,无痛只有极少量的药物可以到达宝宝身上。
这一点也可以用来回答杭州妈妈案例的问题:无痛分娩对宝宝有影响吗?
无痛分娩使用的麻醉药浓度只有0.125%,加上血液吸收、胎盘屏障,最后到达胎儿的药量微乎其微。
4、如果您是剖腹产分娩,硬膜外麻醉可以让你保持清醒,并在恢复期间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
在选择要打无痛针时,你也得知道无痛针的这些风险:
1、可能会延长产程:打了无痛行动就被限制在床上了,这个姿势不利于分娩,而且麻醉带来的宫缩减缓、胎儿心率下降、胎儿行动变慢等后果,都可能让产程变得更长。
2、可能不得不使用催产素。硬膜外麻醉的功效很强,有时候会让子宫收缩也停止了,子宫变得静止不动,这时又必须使用人工催产素来刺激宫缩。
3、可能导致产钳或吸引术。无痛可能会导致你麻木,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使劲,如何用力,这个情况会增加产钳的风险。
4、可能导致顺转剖:过早使用无痛,胎儿可能头部因伸展的姿势被卡住,四肢一直不蜷曲,无法下降至产道,可能导致不得不剖腹产。
并不是所有妈妈都会出现以上的风险,但也不排除会出现的可能性。
还有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准妈妈都适合打无痛分娩的。
如果你的血压异常低、出血性疾病,血液感染,背部皮肤有感染,服用特定血液稀释药物的妈妈,都不能进行硬膜外麻醉。
最后要说的是,要减缓分娩的疼痛,你可以选择无痛针,也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办法,比如自由走动、变化体位、不持续的平躺、淋浴或泡澡,都可以让分娩变得容易接受。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了解分娩整个过程,并有足够的信心能够自己生下宝宝,分娩就不是那么可怕了。
当然在使用无痛时,也有些注意事项:
1、采用无痛分娩后还需要用力生产
现在所用的镇痛药是一种“感觉与运动分离”的神经阻滞药,它选择性地阻断产妇痛觉的传导,而运动神经不受影响。
分娩期间,产妇完全活动自如,腹肌收缩和子宫收缩均保持正常。
相反,产妇疼痛缓解后,精神完全放松,全身不再翻滚扭动,有利于产妇在医师的指导下用力,宫口开放也就更加容易,因而加速了产程的进展。
2、进行椎管穿刺置管时会有轻微不适
穿刺置管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产妇仅感觉轻微不适而已,与子宫收缩时的产痛根本没有可比性。
3、无痛分娩中分娩方式有可能改成剖宫产
自然分娩是否改成剖宫产,与是否进行无痛分娩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取决于胎儿头盆是否相称、是否存在异常胎位、脐带绕颈和胎儿宫内窘迫等产科因素,有些因素只能在分娩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
在分娩镇痛过程中如需进行剖宫产,产妇可及时进入手术室实施手术,如果分娩镇痛效果确切,通过置管处给药可以免去了再次椎管穿刺的过程,节省了手术前的准备时间。
无论什么技术都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所以还是希望明年有望全面推行,这样妈妈们也可以少受罪~
参考文章: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pregnancy/natural-birth-vs-epidural
https://www.babycenter.com/0_epidural-pain-relief-for-labor_1489911.bc
http://americanpregnancy.org/labor-and-birth/epidu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