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国际助产士日,走近守望生命花开的人

文 / 财经晚报
2019-05-03 14:09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5月5日是国际助产士日。今天上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在东院举办纪念活动,助产士们合唱助产士之歌《守望生命花开》,并向公众介绍她们的工作。同时,助产士还在现场教了各位准妈妈如何使用分娩球,来加快产程进展。随着分娩镇痛的进一步推广,助产士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说:活动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下同)

产房里是怎样一番实景?助产士是做什么的?待产室里,会像电视剧里那样,总是有人哭天喊地吗?对普通人来说,产房是陌生而神秘的。医院里的医护人员以医生和护士为主,大家对助产士这个群体的认识还停留在“护士”的概念。“我们是助产士,我们最大的责任是陪伴产妇家庭迎接新生。”一妇婴东院产房护士长厉跃红告诉记者,从产妇进入产房的那一刻起,助产士就担当起家人的角色,全程陪伴、鼓励、照顾、指导,力求用最好的技术协助产妇和胎儿顺利分娩,见证一个又一个家庭喜迎新生命的“高光时刻”。

厉跃红介绍,一妇婴从2011年6月就推出助产士门诊,如今门诊量已达2万多人次。“门诊咨询时,准妈妈们最关心的是生孩子有多痛?我们从2010年起就大力推广分娩镇痛技术,目前无痛分娩率达80%。近年来,一妇婴助产士团队坚持做自由体位分娩等新分娩方式的科普,推广‘温柔的分娩’理念,效果明显。所以现在的产房,早就没有原先那种哭天喊地的场景了。”

活动现场,助产士们不仅通过视频向公众全方位展示了一妇婴东西南三个院区的产房场景,还把进入产房后的各种流程一一模拟展示。

作为全国分娩量最大的医院之一,目前,一妇婴三院区共有助产士将近百人,近几年年均分娩量均在3万左右。身穿淡紫色制服、长期在产房忙碌的助产士,承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体力和精神双重考验,而她们的幸福感也是“满满的”。当天参加活动的西院产房护士长刘宏说,助产士的职业幸福感来自宝宝的第一声啼哭和第一次托举,“这声啼哭,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天籁,是爱之源,是新起点”。

“风雨悄悄走来,生命的缘分与你我同在;温柔守护静静期待,一声声啼哭美丽如天籁。花瓣轻轻舒展,看春天多么可爱;一路真情陪伴,这世界因我们而精彩……”这首《守望生命的花开》,诉说着母婴与助产士之间千丝万缕的情感,唱出了“守望者”的情怀。记者发现,现场不少助产士姐妹的眼眶都湿润了。互动结束后,她们踏着轻盈的脚步返回产房,继续以专业技术和人文关爱,为更多的产妇和新生命守护安康。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高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