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分娩时,胎宝有8个规定动作要完成,不然可能无缘顺产

文 / 母婴参考
2019-05-24 19:08

文 | 幸孕姐(高级母婴护理师,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

生产时,你以为只有产妇一个人在孤身作战吗?

NO!

有一个人甚至比产妇更辛苦——

对,没错,就是胎宝。他的降生可谓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最后关头没有完成这8个动作,就很难顺利娩出。

动作一:衔接(见上图)

定义:是指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之为衔接。

发生时间:部分产妇在预产期前1~2周内抬头衔接,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衔接。

动作解析:胎头取半俯屈状态以枕额径进入骨盆入口,由于枕额径大于骨盆入口前后径,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入口右斜径上,胎头枕骨位于骨盆左前方。

动作二:下降

定义:胎头沿骨盆前进的动作称之为下降。

发生时间:贯穿分娩全过程。

动作解析:下降动作呈间歇性,宫缩时胎头下降,间歇时胎头又稍回缩。

动作三:俯屈

发生时间:第一产程

动作解析:当胎头继续下降至骨盆底时,原来处于半俯屈状态的胎头遇肛提肌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使下颌接近胸部,将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径变为枕下前囟径,以适应产道,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

动作四:内旋转

定义:胎头围绕骨盆纵轴旋转,使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相一致的动作称之为内旋转。

发生时间: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

动作解析:枕先露时,胎头枕部的位置最低,到达骨盆底,肛提肌收缩力将胎头枕部推向阻力小、部位宽的前方,枕左前位的胎头枕部向前旋转45度,后囟门转至耻骨弓下。

内旋转动作从中骨盆平面开始至骨盆出口平面完成,以适应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大于横径的特点,这样有利于胎头下降。

动作五:仰伸

发生时间:第二产程

动作解析:完成内旋转后,俯屈的胎头下降到YD外口,宫缩和腹压继续迫使胎头下降,而肛提肌收缩力又将胎头向前推进,两者的合力作用使胎头沿骨盆轴下段向下向前的方向转向前,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头逐渐仰伸,胎头的顶、额、鼻、口、颌相继娩出。

动作六:复位及外旋转

发生时间:第二产程

动作解析:胎头娩出后,胎儿双肩径沿骨盆入口左斜径下降。胎头娩出后,胎头枕部向左旋转45度,称复位,恢复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

胎肩在盆腔内继续下降,前(右)肩向前向中线旋转45度时,胎儿双肩径转成与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胎头枕部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45度,以保持胎头和胎肩的垂直关系,称之为外旋转。

动作七:前肩娩出

发生时间:第二产程

动作解析:胎头完成外旋转后,胎儿前(右)肩在耻骨弓下先娩出。

动作八:胎儿娩出

发生时间:第二产程

动作解析:胎儿前(右)肩在耻骨弓下先娩出后,随即后(左)肩从会阴前缘娩出。胎儿双肩娩出后,胎体和下肢随之娩出,至此完成分娩全过程。

值得强调的是,这些动作如果宝宝不能顺利完成,那么轻则影响产程进度,重则引发难产。因此对于想要顺产的母亲来说,宝宝能不能顺利完成这个动作也是一大决定因素。

由此可见,孩子为了来到这个世界与父母相见也是用尽全力,因此好好呵护那个不远千里来做你孩子的小精灵吧!(J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