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妈分娩后别「高兴太早」,产后有6个常见疾病,提前做好预防

文 / 浅浅妈妈育儿经
2019-09-26 14:04

【文/浅浅妈妈育儿经】一个80后宝妈,家有女宝一枚,喜欢写作、读书,喜欢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喜欢我的宝妈可以关注我哦。

导语: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孕妈妈生完孩子后,先别忙着欢喜,做好预防措施,预防产后常见的6个疾病。

生完孩子后是解放了,但是刚刚分娩后还不能完全放松,做好预防避免6个常见的疾病。

1、产褥热

产后细菌容易侵袭抵抗力差的新妈妈,细菌主要来自接生者的手,接生器械,孕妈妈本身的炎症,产程过长,内检肛检次数太多,产后不注意卫生等,都有可能导致产褥热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产褥热发生在创伤部位,会伴随体温升高,恶露增多有臭味,不及时发现的话有可能影响到生命安全。

预防:

为了避免产褥热,一定要听医生的安排。

(1)忍痛清洗下体是必须的

(2)勤换内裤

(3)不要捂着,可以盖个薄的防止产后出的汗散发不出去。

(4)避免过度疲劳,因为身体这个时候的抵抗力很差。

(5)禁止同房,刚生完孩子一定要禁止,防止感染。

(6)增强营养,以清淡为主,不要大补。

2、乳腺炎

产后因为喂奶方式不对,抵抗力下降,不注意卫生等,都会导致细菌进入乳腺引起乳腺炎。

预防:

(1)在喂奶前先用清水洗洗,避免损伤,减少感染途径。

(2)避免乳汁在乳房内淤积,让宝宝多吸是一个法子,但是宝宝的胃容量有限,刚开始的奶水又多,可以用吸奶器吸出来排空。

(3)喂奶的时候掌握好姿势,要让宝宝将乳晕也含进去。

3、膀胱炎

产后膀胱松弛,容易积存尿液,孕后期体内存储的水分,在产后主要通过肾脏排出,增加了膀胱的负担,这时细菌容易引起膀胱炎。

预防:

产后要尽可能的排尿,不要憋着,免得细菌繁殖。要保持外阴的清洁,防止脏水流入阴道造成污染。

4、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着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的症状。

产后卵巢功能下降,支持子宫的结构松弛无力,遇到增加腹压的情况,会导致子宫脱垂。

预防:

注意产后哺乳姿势,避免过度劳累,不要走远路,不要跑步。

5、尿潴留

分娩后撤掉导尿管就要新妈妈恢复自主排尿,但是因为分娩过程中子宫的压迫,导致膀胱肌麻痹,运动迟缓无力。产后盆腔内压力突然下降,引起盆腔内淤血;加上产程过长引起体力的大量消耗而导致排尿困难。

预防:

产后需要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让自己尽快恢复排尿意识,憋得时间太长会影响健康的,需要医生帮忙。

6、骨盆疼痛

产妇分娩时产程过长,胎儿过大,产时用力不当,姿势不正以及腰骶部受寒等,这些情况就会导致骨盆疼痛。

预防:

产后别摸凉水,别让自己太累。孕期要适当活动为顺产做好准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