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破腹产,遇到不能自然分娩的妇女该怎么办?让人羞于启齿
扎根于每个家庭的祖先崇拜文化其实是中华生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生育文化将个人利益与繁衍高度挂钩,并且上升到宗教的高度;养育孩子不仅可以防老,而且还影响死后的祭祀。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没有子嗣(或者子嗣夭亡),祖宗祭祀就会结束,香火就会断绝,家族也就不复存在。“传宗接代”,用现代的话来说,即是“可持续发展”。

跟现在女人相比,古代女人生娃时年龄比较小
大家也许会发现,越年轻的宝妈,产后身材会越好。在古代,女人很小都出格(嫁人),生完孩子后,做了宝妈年龄都还很年轻,机体更方面都是最优状态,经常会有新闻报道,某某地的厕所,发现年轻女子在厕所里产子,甚至有的年轻妈妈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了,当感到腹部疼痛时,紧接着宝宝就出生了。一般来讲,女人越是年轻也就越容易顺产,而且有经验的产妇会比头胎更容易生。

接生婆
为什么说接生婆呢?因为古时候生产是没有女医生的,只有一些生过孩子的老人来充当接生婆,大户人家都是在快生之前,把接生婆接到家里面等待,没钱的只能是自己的婆婆或者邻居生过孩子的,这就古时候的医疗条件。不停的烧热水为什么要不停的烧热水呢?因为那时候没有什么催产的药,生产只能靠自己,接生婆会用热水给产妇擦身子,这样有助于宫口开,有利于生产,热水也可以起到消毒,保暖的效果,毕竟生孩子的时候会流血,身子体温就会下降,这个时候热水可以给产妇保温。

对于不能自然分娩妇女,更是毫无人道可言,有这样一句记载:《礼记·内则》有云: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这里边的意思说的很明白,就是说当妻子到了临产期,或者是大约到了临产的那几日,就要单独另行在自己家的正房以外,进行待产乃知道分娩为止。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愚昧的封建意识的存在,认为生产中的女人是不祥之身,搞不好会有血光之灾降临。
想想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先进的避孕工具和避孕措施,而且古代妇女怀孕生孩子的次数要远远超过现代女性,很多女性就是通过生理周期不断的怀孕,不断的遭受痛苦和磨难,所以古代的已婚妇女更是不断的在生死线上挣扎。当然在后期的皇室贵族有一定的特殊方式,但是也忌讳女人生孩子的血光之灾之说,当然他们有一种贵族富人的生产规避措施,只不过是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可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难产,或者其他意外还是避免不了女人在分娩过程中的危险系数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