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日记|相信我,无痛分娩没那么可怕!

之前,我们分享了很多妈妈勇敢捱过分娩阵痛的顺产经历,还有一些妈妈在怀孕初期,就把无药物注射、无人工干预的自然分娩作为目标,并为此做着种种努力。而今天小编想跟大家分享一位似乎没那么勇敢的“胆小鬼”妈妈飞飞的顺产经历,带领我们一起正视“无痛分娩”这在孕妈妈心中颇受争议的分娩方式。
1.抱着剖宫产的打算迎来顺产的建议
时至今日,我仍是难以相信我居然顺产了,毕竟从怀孕开始,我压根就没想过要顺产,一直为剖宫产做着准备。
我从小就是一个对疼痛特别敏感的人,同等程度的痛在我身上的感知力似乎是别人的两倍,即便是玩弹脑门的游戏,都能把我弹出眼泪。可能有一些朋友会觉得我矫情,但我的确就是惧怕疼痛。

怀孕初期,一想到未来要面对那十级威力的分娩阵痛,我就不寒而栗,所以后来干脆就不再想顺产,到时直接剖得了。于是,我抱着剖的念头和准备算是平稳地度过了孕期,直至产前的那几天。
我家宝宝可能是个急性子,刚足月就迫不及待地想出来。在我怀孕37周时,出现了不规律的腹痛。疼痛刚刚开始发作,我就焦急地来到医院检查。

医生对我说,我才37周,胎儿也不大,如果剖宫产有点可惜,建议我尝试自己生生看。我欲哭无泪,我可是一直打算剖宫产,丝毫没做好自己生的准备啊。
2.“无痛”动摇了剖宫产的决心
医生给我做内检,说宫口还没开,但宫缩比较规律,就让我住院了。虽然此刻宫缩还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疼,但之后宫口开大后,会不会越来越疼呢?我能承受得了吗?到时候剖还来得及吗?

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我的心就一直这样忐忑不安,被疼痛的恐惧支配着。我知道我还是想剖宫产……
果真如我所想,没过多久,肚子就越来越疼了,比之前疼多了,我攥着床单翻来覆去、哼哼唧唧,平躺着也不是,蜷缩着也不是……医生过来查了一下,说开了一指。我去,才开一指!据说要开到十指的,那我要疼到什么时候才能生啊?

我内心开始有点绝望,对医生说:“还是帮我剖了吧,我怕我坚持不了。”医生则跟我耐心解释说我的各方面条件都挺好,胎儿也不大,如果仅仅因为怕疼就放弃顺产,是没有必要的,可以等宫口开到2至3公分时给你打无痛,疼痛就会减轻很多了。
无痛?听到有这种既可以不用剖宫产,又可以不那么痛的建议,我剖宫产的决心开始动摇了。
3.“无痛”助我实现意料之外的顺产
在接下来等待开宫口的时间里,有医生护士过来陪我聊天,还教我有节奏地呼吸缓解疼痛,指导我定时排小便。漫长的疼痛过程也没有那么难熬了,不知不觉宫口开到了2公分。
助产士把我带进了产房,帮我打上了无痛。虽然不是一点都不痛了,但整个人舒服了很多,也放松了。助产士让我先睡一会,保存体力。

我大概睡了两个多小时,醒来之后,感觉肚子一阵阵地发硬,但是并不怎么疼了。又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宫口终于开到了十公分,助产士给我喝了一碗助产汤,说是可以提神补力气的。
喝完之后,我便照着助产士教我的方法使劲儿,没过多久,宝宝就顺利降生了。回到病房后,看着隔壁床刚剖完痛苦的样子,我在心里暗暗庆幸自己还是听了医生的话,误打误撞地最终顺产了,让一件我一直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了事实。

出院回到家后,有来探望的朋友说我心大,医院说打无痛你就打了,你了解过无痛分娩吗?说实话,分娩之前我的确未曾了解过无痛分娩,朋友说对宝宝可能有影响也让我不安了一阵。
后来,我专门去了医院咨询,也上网查了关于无痛的一些资料,逐渐放下心来。比起一些流言蜚语,我更相信专业的解释和本着造福人类初心的医学成果。
关于无痛分娩,小编有话说
无痛分娩起源于国外,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在国外的应用很普遍,但在我国的应用并不广泛,甚至有很多人对这种分娩方式抱有偏见,担心对产妇和胎儿有不好的影响,不敢轻易尝试。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科普下无痛分娩的真相。
什么是无痛分娩
无痛分娩大都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医生在产妇腰背部行硬膜外穿刺置管,通过硬膜外管给药。虽然目前技术上可以做到完全无痛,但是完全无痛也不行,这样产妇就没有力气分娩了,一般是把难以忍受的疼痛变为可忍受,加快产程。
无痛分娩安全吗?
无痛分娩选用的麻醉药是对胎儿最安全的药物,且无痛分娩的麻醉剂量只有剖宫产手术的1/10。另外,麻药是直接打进产妇椎管里的,几乎不进入母体血液。

即使极少量的麻药通过胎盘进入了胎儿血液,这样的低浓度低剂量对胎儿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所以宝妈们不用担心麻药会对宝宝智力产生影响。
不适合无痛分娩的几种情况
◆发高热
◆颅内压增高
◆凝血功能异常
◆低血容量或低血压
◆有阴道分娩禁忌症
◆穿刺部位感染或损伤
◆脊柱病变或严重脊柱畸形
◆神经系统疾病或神经病变
◆对局部麻醉药及阿片类药物过敏
◆产妇无法配合进行穿刺的情况
最后,小编想说,分娩的方式有多种,无论准妈妈们心仪哪一种,都必须要视情况而定,量力而行。无痛分娩是一个选项,可以因为不适合而不选,但不要因为误解就冒然放弃一条本可以让自己的分娩过程更为顺利和舒适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