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这关怎么过?这些“坑”一定要提前避开

对于准妈妈来讲,分娩是育儿路上的第一道关卡,充满了很多未知和担忧。
即便女儿已经出生近5个月,但是对于生产那天的事情仍然记忆犹新。很多人觉得生孩子就是疼,确实很疼,而且是一种平时无法想象的疼。但是除了疼,还有一些突发状况,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知识储备
怀孕之后会有一种“小马过河”的感觉,别人说的痛苦或是轻松,你可能会有同感,也可能会觉得他们净瞎扯。
道听途说只是一方面,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反应自然也不一样,有的人怀孕十个月除了肚子越来越大,一点不适都没有,有的人吐的昏天黑地,直到生产一顿饭都没吃好过。
因此,知识储备很重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书籍和医院的孕妇课程。
书籍推荐陈升平的《产后42天,月子护理与新生儿养护全知道》,虽然是一本产后书,但是开篇讲了很多分娩需要做那些准备的内容,值得参考。
另外推荐一本婴儿睡眠书,小土大橙子的《婴幼儿睡眠全书:小土教你守护安睡宝贝》,强烈建议提前看一看,因为婴儿睡眠决定着产后你是否能睡个好觉的大问题。
再就是医院的孕妇课程,一般医院都有孕妇学校,每天有不一样的课程,有空可以去医院上课,没空也可以在网上上网课。
其他都可以不用看,但是生产时要用到的拉玛泽呼吸法一定一定要学,而且要多练习,非常有用,可以缓解疼痛,加速产程。

物质储备
分娩前“待产包”一定要准备齐全,而且要按照医院的要求准备,每家医院的规定不同,要求带的东西也不一样。
就像我之前生小孩的医院,提倡纯母乳喂养,奶瓶是绝对不让带的,有款产褥垫的尺寸也是外面买不到的,必须去医院楼下超市买。
对于这种情况,家属可以提前向护士了解或者咨询之前在这家医院生产过的朋友。
一次性产褥垫必须多准备些,这个东西非常有必要,而且医院买特别贵。另外一次性内裤也可以多备几条,方便实用。
其他东西也有很多,按照医院要求分门别类装好,陪产的家属要记清楚位置,护士问起来最好能“要啥迅速给啥”,因为给慢了,产妇就要多受一会疼。

心理建设
东西备好后,最关键的就是心理建设了,都说女人生孩子是从鬼门关走一遭,网上也经常爆出难产的新闻。
不可否认,生产确实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对于准妈妈来说想这么多除了增加焦虑感一点用没有,因为无论多害怕担心都要经历生产的过程。
既然如此,就放平心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时做好产检,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尽量把孩子控制在标准体重内。
如果觉得自己顺产有问题,比如骨盆小或者孩子头大之类的情况,要及时和医生沟通约好剖腹产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剖腹产相较于顺产需要更多的资源,医院需要协调时间。顺产时想转剖腹产不是自己想就可以,需要达到剖腹产的危险评估指标才可以。
我有个同事就是骨盆小,已经定好了剖腹产时间,但是她提前生了,由于没有达到剖腹产危险指标,生生疼了好几个小时,最后实在不能顺才给转了剖腹产。

找好同伴
陪产人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并不是像电视里那样守在手术室门口等着护士把孩子抱出来就好了。
陪产人要带好待产包,哪些需要留着病房,哪些必须带进产房,都要记得一清二楚,医院待产用品的店在什么地方,包括超市在哪也要清楚。
要想产妇少受罪,陪产人必须快速、准确的拿出护士需要的东西。进产房之前还需要协助产妇进行拉玛泽呼吸法、缓解产妇紧张心情,减轻生产痛苦。
陪产人最好是老公,因为孩子是夫妻双方的,有老公陪着,产妇能够安心,孩子爸爸也能感受到为人父的紧张和喜悦。
另外,不用太多人陪产,一般老公一个人在就可以了。人太多反而会添乱,甚至会影响产妇心情。
分娩对于准妈妈和准爸爸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心里有底,才能从容应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