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要钱,坐月子要命!

坐月子就像高考,几乎所有中国妈妈都绕不过这道坎。
就算暂时绕过这道坎,坐月子的“后遗症”还是会伴随你一生,不信我们来做几道测试题。
客观题
问:如果某位姑娘生了孩子却没坐月子,那么她在今后漫漫的人生长路上患了任何病症,并且被亲妈亲婆婆七大姑八大姨隔壁婶婶小区大妈以及无数路人甲认定为月子病的概率为?
答:99.01%(剩下不到1%的人,此刻正在努力给你们科普坐月子啊)
主观题
问:如果一个女人一辈子健健康康,最后到了80岁高龄不幸罹患脚气,那么她身边的人有可能认为病根是?
答:月子病,没毛病!
脑洞题
问:一位母亲认为自己月子里吹了风导致头疼多年。而女儿持相反意见,并在月子里使用了空调、风扇、手摇扇等。后来女儿果然头疼发作,为什么?
答:女儿忍受不了整日被母亲数落“当初不好好坐月”,于是去医院照了CT,发现是因为外力撞击导致蛛网膜下血肿。于是想起,某天深夜,摸黑起床察看宝宝情况时候不小心撞了头。
我们普遍认同,孕妇产后要多休息、补充营养、避免感染。这是产褥期护理的基本原则,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然而,无论未来会不会真因没坐好月子落下病根,也不深究患病的原因是否真的来源于月子期间的疏忽。中国的产妇大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在婆婆、妈妈、月嫂指导下开始轰轰烈烈战战兢兢的坐月子。
要是有人敢提出反对意见,小到引起家庭战争,大到引发舆论之战。这谁还敢不按“规则”坐月子?传统观念还认为,产妇月子里要忌水、忌风、忌动、忌口???那么现代人坐月子真的要依循老法子道理吗?微壳孕育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几个主要的月子误区。
忌水?不清洁易感染
月子里身体健康,却坚持不刷牙、不洗头、不洗澡的产妇真的很让人敬佩了。但是这些严重影响产妇产褥期的生活质量的行为真的不提倡啊!
不刷牙会导致牙龈红肿、出血,造成牙龈炎等口腔感染;分娩后几周内阴道恶露仍会淋漓不尽,如不及时清洁,很可能造成产褥感染。而日常清洁对产妇感染性疾病是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正确做法:产妇可根据身体和卫生状况适时洗头、洗澡。产后42天内以淋浴为宜,水温、浴室温度适宜,洗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洗完马上擦干身体、吹干头发,避免着凉。
建议待恶露排净,产后42天到医院复查,确认会阴等部位伤口愈合良好后再进行盆浴。
忌风?不通风易中暑
产妇产后抵抗力下降,对高温耐受力差,一味地闷着、捂着会导致皮疹、中暑,甚至造成热射病。

正确做法:夏天,产妇坐月子期间可以开空调,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点:温度应该控制在28℃左右,湿度要控制在50%~60%;室内吹空调两到三小时后要注意开窗通风,避免室内细菌滋生;避免直接吹向产妇和宝宝。
忌动?不活动易肥胖
有的产妇终日卧床休息,缺乏基本的日常活动是导致产后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确做法:产妇生产完以后不是一味地休息、什么都不管就是好,而是要劳逸结合。顺产的妈妈可在室内走动,但不宜久站、久蹲及手提重物,防止腹压增加导致子宫脱垂;还可做产后保健操,练习腹式呼吸、缩肛运动,有利于防止血栓形成,减少产后出血,促进恶露排出,加快子宫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忌口?母乳会缺营养
传统月子饮食中,果蔬被视为“寒凉之物”,坐月子吃了会腹泻。因此,很多产妇喝滚烫的红糖水,吃大量鸡蛋、鲫鱼汤、猪脚汤等高蛋白食物。饮食结构过于单一,不仅会影响产妇康复,还易造成母乳营养不均,特别是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影响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健康。产妇应适量吃果蔬,在补充营养的同时促进消化、预防便秘。

正确做法:产妇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可以进食粥、蛋汤、面条等半流质饮食,还可以进食些红豆、红枣等益气养血的食物,少量多餐,科学的饮食更有利于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