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是我伺候你坐月子,你婆婆净会花言巧语了”“她比你强”

文 / 念念说情感
2020-02-27 08:15

本文故事内容为网友“输入爱”的生活经历,她刚做完月子,想用自己的一点亲身经历,告诉那些即将分娩的新手妈妈一些经验: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句暖心的话。网友们认为新产妇更需要的是什么呢?

我生孩子属于比较快的那种,从发动到出生只有两个小时,作为第一胎来说,连助产士都惊讶。但孩子出生以后,要命的疲倦席卷而来,具体怎么回的病房,我已经一点印象都没有了。醒来的时候就看到儿子躺在宝宝床上,全家人都陪在我身边。

随后就是坐月子,家里早就帮我请好了月嫂,我亲妈和婆婆又都在我身边照顾着,按说我这个月子应该坐得很舒服。可亲身经历却并没有那么愉快,虽然不至于会产后抑郁,但我真的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回家之后,月嫂已经在家等着我了,她主要负责给我做月子餐,还有照顾孩子。我们家宝宝是比较淘气的那种,月嫂的主要精力在孩子,几乎没有更多精力照顾我,又因为我侧切伤口比较大,所以第一周我除了去洗手间,几乎没有下过床,一直都是我妈在照顾我的起居饮食,说实话,我妈挺辛苦的。

婆婆有时间就来我房间陪我说说话,尤其是看我精神好的时候。第三天我儿子出黄疸,我担心得直哭,婆婆也一直安慰我:“几乎所有小孩都要出黄疸的,正常的,不用担心,宝宝能吃能拉,肯定很快就好了,你可千万别哭,伤眼睛,对奶水也不好。”

而我妈就不一样了,看到我儿子出黄疸,她急得团团转,一直碎碎念:“这个孩子是怎么回事?怎么还生这么个病?你小时候也没这么多事儿,白白净净的可健康了,你真是操心的命,孩子出生你就跟着担惊受怕,这以后可怎么办啊。”

前一周我的奶水都不好,孩子有时候饿得哇哇哭。我婆婆就安慰我:“一开始奶水少是正常的,都是孩子越吃越多一开始吃你也很疼是不是?你能坚持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妈妈了,再坚持坚持,月嫂已经帮你催了,相信明天奶水就能好起来了。”

而我妈呢,又在我耳朵边念叨:“你怎么回事啊?都这么多天了奶水还上不来?我生你那会儿,也没吃啥有营养的好东西,可是第二天就涨奶了,你吃起来都不费力的,怎么你这会儿这么费劲?哎,这孩子是什么命啊,自己来了带的口粮不够。”

再后来就是孩子比较粘人,总想要抱着。月嫂讲究科学育儿,说都是习惯,最好还是不要经常抱着,对孩子的脊椎发育不好。可是听着孩子哭,我心里着急总想抱起来,我婆婆会第一时间把孩子抱起来,还一直跟孩子说:“我们家宝宝聪明呀,知道要抱抱了,奶奶有力气,奶奶抱着呀。”

我妈又要念叨:“这个孩子这么淘气到底随谁啊?怎么这么不省心?你小时候不哭不闹,我坐着月子都能干活,尿布都是我自己给你洗的,哪儿像这个孩子,一步不离人,看你婆婆动不动就抱起来,等以后怎么办吧,越来越淘气,你们连饭都吃不上!”

这只是我月子里发生的几件小事,说实话,我妈很辛苦,给我擦洗,帮月嫂洗尿布,伺候我吃饭。相比较而言,我婆婆真的省心很多,除了出去买买菜,抱抱孩子,来陪我聊聊天,几乎没有做什么体力活。可经过这一个月的相处,我宁愿我婆婆一直照顾我。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月子里女人更需要啥:比起勤劳的亲妈,我更爱“花言巧语”的婆婆。在我亲妈眼里,一切都是自我为重,但是她人好嘴坏,什么事情到了她嘴里都成了抱怨,但是婆婆不一样,我最感激婆婆的地方就在于无论我和孩子是什么状态,她都认为是最好的。

所以月子结束以后,我让我妈跟月嫂一起离开了。我是独生女,我妈还打算帮我带孩子的,当听到我说我想要我婆婆留下的时候,我妈忍不住跟我抱怨:“闺女,是我伺候你坐月子,家里里里外外的活可都是我干的,你婆婆净会花言巧语了,她有照顾过你吃一顿饭吗?”

我只好跟她解释:“我婆婆是照顾人不拿手,而且确实是您一直在照顾我,如果没有您的照顾,我这个月肯定生活的很不舒服。但是以后长年累月的生活在一起,你这个脾气和说话方式,我怕咱们娘俩闹矛盾,就这一点来看,她比你强。”

我妈知道自己说话伤人,所以也接受了我的决定,但愿她能真的理解我,也希望她能改改自己的脾气,否则我爸也太可怜了。我婆婆帮我带孩子期间,仍然是每天乐呵呵的,从来不会挑剔我和孩子。虽然我需要做的家务活比较多,但是看到孩子跟着婆婆一天天快乐的长大,我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这个话题是我第一拿出来写,因为在此之前,大部分网友私信我抱怨婆婆的懒惰,当然也有人提到婆婆的得理不饶人。这是第一次有人把自己的经历全部讲出来,亲妈和婆婆,一个刀子嘴豆腐心,一个积极正能量,剖析出了产妇真正的心理诉求。

情商高的婆婆不会指责自己的儿媳妇,反而能事事肯定她,让新产妇在最脆弱的时候,心里有底气,不会因为初为人母的手忙脚乱而胡乱猜忌,这样大大减少了产后抑郁的风险,也能在相当程度上维护家庭的和谐。

有网友会反驳事事儿:婆婆的好心态是建立在亲妈的体力劳动基础上的。这话说得没错,可这些体力活都可以交给月嫂、保姆干,但对产妇的安慰、陪伴,却只有自己的家人能做。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