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顺产攻略,普及顺产知识,让你减少疼痛,将顺产坚持到底
顺产的优势和剖腹产的劣势
在胎儿和孕妇都处于正常的情况下,顺产对母体和婴儿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剖腹产本来是作为一种医疗急救措施而存在的,但现在被越来越夸大使用,其中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妈妈认识的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各国的顺产率应达到85%,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顺产率可高达98%,目前中国的顺产率则不足50%,有些地方甚至更低。
顺产的劣势及不能顺产的情况
顺产有诸多好处,但在一些情况下顺产会有危险,就需要采取剖腹产,或者紧急顺转剖:
需要剖腹产的情况:
1、孕妇方面
1)有骨盆狭窄或骨盆腔肿瘤。因为产道被阻碍,足月胎儿不能通过。
2)产前出血。例如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为了避免产时大出血,或者需要立即终止分娩。
3)高龄初产妇。大于35岁的产妇并发症多、产时宫缩乏力,可以考虑剖宫产。
4)产程进展较慢或停滞。
5)母亲生殖道受到感染,如尖锐湿疣。
6)分娩过程发生问题,例如先兆子宫破裂、产妇衰竭等。
7)疤痕子宫。产妇既往有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剔除或子宫破裂病史。
8)不良的产科病史。如前次分娩为产钳助产、死产等。
2、胎儿方面
1)胎儿窘迫。胎心音持续<120次或>160次、胎心监护提示胎儿缺氧、羊水为胎粪污染。
2)巨大儿。胎儿预估体重超过4000克。
3)胎儿宫内发育受限,通常胎儿小于36星期,以及小于5磅,预计不能耐受阴道分娩者。
4)胎位不正,如横位、臀位等。
5)多胞胎怀孕。
6)胎儿畸形,或胎儿长肿瘤,如联体儿。
7)脐带脱垂
产程概念:从规律性子宫收缩开始到胎儿胎盘娩出为止的全过程称为总产程。总产程在临床上分为三个阶段,即三个产程。
顺产——第一产程
第一产程是产妇最为痛苦难熬的时期,产妇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在宫缩开始时做平时所练习的腹式呼吸,以减轻腹痛,不至于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使疼痛感加重,影响子宫有效地收缩,使产程延长或发生难产。方法为采取侧卧位,在阵痛开始时均匀地张大嘴,大口地吸气和呼气,并随着宫缩加强加深呼吸,在阵痛间隔时停止这样的呼吸,换成最舒适的姿势做普通方式呼吸,并尽量多休息。
放松心情
妻子应放松心情,对待疼痛要有积极心态,不必害怕、焦虑,要进行自我暗示和自我安慰,反复对自己说:”我不感到痛,我很顺利,我每痛一次就是向目的地前进了一步,可尽快见到宝贝”。不要总想着自己还得忍受多久这讨厌的疼痛。产妇要善于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与人交谈、听音乐、唱歌或看电视节目等。
丈夫别闲着
丈夫握住妻子的手进行抚摸,并不断给予鼓励,不让妻子感到孤立无援。在阵痛早期尽可能搀扶妻子多下来走动,促使胎头下降,缩短产程。阵痛持续并加剧时,按摩妻子的肩、背、腰骶部等处的肌肉,也可以用热毛巾湿敷腰腹部。注意提醒妻子多变换体位,如站、蹲、走,避免平卧位,使腹部肌肉尽量放松,并使全身肌肉松弛。
找机会给妻子补充能量
在宫缩阵痛间歇,丈夫要注意劝导妻子吃一些热量高并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巧克力、鸡蛋、面汤等。同时,让妻子注意多喝一些水,抓紧时间休息,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继续“战斗”。
提醒妻子排尿
产妇应该每2~4小时排尿一次,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和胎儿先露部下降。如果产妇感到排尿困难,要及早告诉医生,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顺产——第二产程
第二产程也称娩出期,是指胎儿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为止。对于初产妇来讲,这阶段大约需要1~2个小时经产妇大约需要数分钟至1小时,产妇是在产床上度过这一阶段的。此时,虽然比第一产程时间短了很多,但却是整个产程中最关键的时期。
这时,子宫大约每隔,1~2分钟收缩一次,每次大约持续时间长达50秒至1分钟,宫缩间歇大约仅,1~2分钟。虽然宫口已经开全,但由于产道的外侧被骨盆的骨头包围,宽度只能让胎儿勉强通过,所以产妇必须有效地用力,才能使胎儿顺利通过。阴道、外阴已做好了充分伸展的准备,借着产妇用力,胎儿的头一边在产道里回旋,一边随着子宫收缩从子宫口向阴道下降,然后沿着阴道逐渐接近外阴出口。这时,狭窄的阴道口由于具备充分的伸展性而扩大,可以协助胎儿一口气滑出。胎儿娩出后,产妇马上感到轻松。
配合宫缩用力
一次宫缩时大约要用力3次,产妇要遵照医生的指导,在宫缩时务必配合用力,不要在意自己的样子有多难看,这样才能使用力达到最佳的效果。
憋气以增加腹压
强烈的宫缩阵痛,迫使产妇不由自主地向下用力。这时,产妇要双手抓住产床边上的扶手或丈夫的手,只管放心地像平时解大便那样向下憋气,憋气时间越长越好,以增加腹压,协助胎儿娩出。
注意休息
在宫缩停止时产妇要立即全身放松休息,不要用力。这时用力不仅没有作用,反而会使产妇精疲力尽,影响顺利分娩。应该趁机做2~3次腹式深呼吸,为下一次宫缩时的用力做准备。
不必收缩肛门
胎儿的头在产道里回旋,并随着子宫收缩向产道出口前进,使产妇不自主地使劲憋气,产生想排大便的感觉,甚至会有憋不住的感觉。这是胎头向下压迫所致,不必因担心而收缩肛门,这样会影响胎头下降。
改用力憋气为反复哈气
当胎先露部要出来,即产妇感到下边有东西堵着时,听到医生的指示后立即把双手交叉在胸前,改用力憋气为反复短促的哈气。提醒一点,此时绝对不可用力,也不要随意扭动臀部,要靠子宫本身的收缩使胎儿自然娩出。这时,即便轻微地用力或发出声音,都会使胎头飞速地从阴道口滑出,造成意想不到的会阴裂伤,甚至撕裂肛门。
摆好姿势
由于胎儿就要从产道娩出,即使再不舒适也要注意保持仰卧、双脚尽量张开、膝盖弯曲的姿势,以方便医生协助分娩。
特别提醒
产妇在开始用力后,由于呼吸加快特别容易感到口渴喉干。最好通过吸饮的方法,喝一些红茶、果汁等饮料润润喉咙,以免产生烦躁感,不利于分娩
顺产——第三产程
第三产程也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为止,一般经历10~15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
胎儿娩出后,产妇顿觉腹内空空,产道也如释重负。宫缩暂时停止,子宫逐渐缩小,羊水全部流出。没不久,胎盘自动地从子宫壁上剥离、娩出,此时没有剧烈地腹痛。胎盘娩出后,由于整个过程消耗了极大的精力和体力,产妇就像跑完了一程马拉松,身心疲惫不堪,但内心充满了幸福与喜悦。
此时,产妇可以放松休息了,医生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产道有无裂伤,并进行相应的处理,阴道分娩的全过程就此完成。产后要暂时留在产房,观察子宫有无大量出血,测量血压和脉搏。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产妇才会被送回休息房间。
不要用手去碰下腹部
在胎盘尚未娩出之前,产妇不要用手去碰触下腹部,以免刺激下腹造成子宫颈口反射性地收缩,阻碍胎盘顺利娩出。
尽量地张开双腿、利于医生处理
胎盘娩出之后,在外阴部消毒干净前,产妇要尽量将双腿张开,以方便医生进行处理。
积极配合医生缝合伤口
胎盘娩出后,如果产妇会阴部有伤,医生要马上进行缝合。为了更好地让医生处理,虽然非常疲累,但要继续忍耐,并采取医生要求的姿势,坚强地与医生充分进行配合。这样才能方便医生缝合阴道壁及阴道入口的伤口,不至于使日后的性生活受到影响。由于会阴在分娩时受到极大压迫,所以不会感到太疼痛。
整个分娩过程中,有4个因素直接影响到分娩的时长和顺利程度:
产力
子宫收缩力是最主要的产力,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腹肌、膈肌收缩力和骨盆底提肛肌的收缩力起辅助作用。孕妇平时的健身锻炼就是提高这些肌肉的收缩力,帮助加快产程的。
产道
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骨产道和软产道两部分。骨产道即骨盆,胎儿需要不断调整各种姿势才能通过;软产道是宫口,在强力宫缩和胎头的挤压下,会慢慢扩张,当宫口开到10厘米时,宝宝就能顺利通过了。
胎儿
胎儿的大小、位置以及发育等情况都是直接影响到分娩方式和分娩时长的。如果胎儿过大就不容易通过产道;如果胎儿位置不正,一直调整不好就可能被卡住而发生各种状况。
精神因素
多数初产妇对分娩有恐惧感,而紧张焦虑的心情容易引起内分泌的变化,从而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胎儿缺氧等状况,影响产程的发展,甚至增加手术的几率。
缩短分娩时长的方法
如果不是医生建议需要卧床休息的孕妇,平时应该注意锻炼,这样才能在分娩时有更好的体力与肌肉力量顺利分娩;
控制好孕期饮食与体重增长,体重过快增长不仅有妊娠疾病的危险,也容易导致巨大儿的出生,不利于自然分娩;
平时多了解一些分娩知识,在精神上做好足够的准备,能帮助分娩更加顺利;
避免成为高龄产妇。
顺产中影响痛感的5大因素:
子宫收缩
子宫阵发性收缩,拉长或撕裂子宫肌纤维,子宫血管受压等刺激上传至大脑痛觉中枢, 从而使产妇感到剧烈疼痛。
压迫产道
胎儿通过产道时压迫产道,尤其是子宫下段、宫颈和阴道、会阴部,造成损伤和牵拉,导致疼痛。
产妇精神状态
产妇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会引起体内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使疼痛加剧。在宫缩间歇时,产妇应该尽量放松精神,并注意呼吸的配合。
陪护人员
陌生的环境和身体的疼痛容易加深产妇的不安情绪,如果在分娩过程中一直有丈夫,或者导乐或者其它陪产人员,能够从精神上很好地安慰与支持产妇,也能让产妇更好地集中精神分娩,减少因精神因素加剧疼痛的情况。
分娩知识缺乏
如果准爸爸准妈妈对分娩知识完全没有准备,对整个分娩过程没有了解,那么产妇也会因为对分娩的无知而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准妈妈最好是分娩前多阅读些这方面的书籍,或者多和有经验的妈妈交流下分娩经验,这样能将因无知而引起的各种不良情绪降到最低
最后祝准妈妈们顺利产出自己的健康宝宝。
“萌妈育儿”微信公众号:mengmayuer(长按复制,去微信关注)。本文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萌妈育儿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