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一定要躺着吗?站、趴、蹲……6种分娩姿势揭秘,各有好处
“文/萌主妈咪育儿经(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前问:你所知道或者用过的生孩子姿势是哪种?
相信不少人的回答都是“仰卧位”,现在医院里绝大多数孕妇都是躺着生的,大部分人又怕疼选择了剖腹产,也几乎没有人知道还有其他的顺产姿势。
不少电视剧中,女性顺产的镜头也都是仰躺,才造成了“一顺产就躺下”的错误认知。可是在赵丽颖主演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不少观众都发现女主明兰生孩子的时候是站着的,还是站在一根绳子上面,难道是那个年代的习俗?
其实,电视剧中演绎的只是顺产中的“站姿”分娩,只不过医院中不经常用,才会成为知识盲区。
在普通人眼中,顺产就应该躺着,但明星们为了保持身材会选择罕见的姿势,每次曝出就会引发大家好奇,可是又不敢轻易尝试,比如谢依霖“水中分娩”。
其实,顺产姿势不仅仅是仰卧位,在医学上还有6大顺产姿势,下面就为大家揭秘,虽然罕见,但是它们各有各的好处。
1)“坐”着生
在古代,产妇大多是坐在草甸上分娩,一是为了让羊水、孩子落在草甸上,防止摔伤污染;二是为了让孩子第一次接触草,将来能够像草一样生命力顽强,出生吹又生。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坐姿”分娩也有很多好处。让产妇坐在专用的仪器上,出于重心的作用孩子会往下走,产程也会相对加快,分娩痛苦减轻,也叫做“竖式分娩”。
2)“蹲”着生
中国人传统的茅厕是“蹲式旱厕”,也养成了蹲着更便于用力的习惯,“蹲姿”也更便于用力。
医院有专业的“蹲姿”分娩工具,产妇双臂支撑在椅子上,阵痛来袭时下蹲压迫腹部,能够缓解阵痛,加速胎儿向下的移动速度。
3)“跪”着生
日本战国时期,孕妇推崇跪着生,便于用力和减轻宫缩疼痛。
现代医学上的“跪姿”分娩,孕妇双手和双膝着地,双手尽量往前够,当有宫缩时开始用力,便于增加宫缩次数,顺利将胎儿产下。
4)“站”着生
就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明兰,古代人生孩子也会采用站姿。双臂搭在支撑物上,双脚分开一定距离,全身心的力量都集中在下部,但看起来更吃力。
有过分娩经历的人都知道,生孩子需要骨开十指,将骨盆打开一定距离让胎儿出生,站姿不利于打开骨盆,存在一定弊端。
5)“趴”着生
“俯卧”姿势也是顺产的一种,产妇双膝跪下,重心前倾趴在接力物体上,这样能够减轻胎儿对骨盆的压迫。在国外曾经有过类似案例,国内很少见“趴姿”分娩。
6)“卧”着生
顺产除了仰卧位,还有侧卧和水中半卧。侧卧是将产妇一条腿抬起,一侧躺在床上;水中半卧就是谢依霖采用的分娩方式,借助水流减轻疼痛。
以上6种就是医学研究可行的分娩方式,仰卧位并不是最佳分娩,希望准妈妈们在顺产前能够咨询医生,选择最佳的顺产方式,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加快产程速度。
今日话题:你认为哪种分娩姿势更好?欢饮留言评论。
ps: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