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女性?韩国孕妇指南引众怒!分娩前要为丈夫准备衣食?

文 / 环网观察
2021-01-15 00:16
导语:如今社会上的就业歧视无处不在。从年龄歧视、学历歧视、性别歧视、户籍歧视、生理歧视、健康歧视、婚育歧视,到方言歧视、血型歧视,甚至就业状态下的工资收入、职业选择歧视、提升歧视等等,而尤其重要的、影响和危害较大的当属性别歧视。

今日,韩国发布的一份孕前指南,其内容包括指导孕妇在分娩前替丈夫准备好菜肴;提醒孕妇“按照入院时间提前准备好丈夫和孩子3-7天的换洗衣物”;还建议怀孕初期的孕妇“按时完成家务”“检查卫生纸等用品的储备量”以免家人感到不便;指南还建议孕妇通过“将小码衣物挂在显眼处”和“做家务”来控制体重。


1月5日,该指南已在韩国引起热议,许多民众批评指南中的言论“令人感到痛苦和可怕”;一些民众指责该指南“传播性别歧视思想”,反映韩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父权制思想”。随后,一份超过2.1万人签名的请愿书出现在韩国网络,要求发布指南的相关部门公开道歉,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追责。

目前,该指南在其发布网站已被删除。这条消息引发了中国网友的讨论,有网友质疑:这确定不是一份保姆指南?到底是孕妇生产还是丈夫生产?

当代社会从总体上看,女性仍比男性处于劣势地位,整个社会的结构仍是对女性不利的大环境,世界妇女运动的目标仍是要重新讨论和界定两性在家庭教育、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思想、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地位状态,要求消除男女权利差异和社会角色、性别关系中的影响。

就业对于妇女来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也相当突出。

在几乎所有的社会中,各年龄阶层女性承担着料理家务、照顾家人的主要责任。在发展中国家,家庭责任常常要求相当长的工作时间,从而束缚了女性参与市场工作的能力和效率。

因此,男性在工作之余,多承担一些家务,多照顾家庭,可以大大减少女性为家庭付出的个人代价,使女性自身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增强女性参与工作的能力,进而有利于提高女性的地位。

现在,旨在消除社会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的社会政治运动,谋求自身的解放正全面开展,不仅以疾风暴雨的形式向传统观念发起冲击,也通过以社会性别概念为核心的女性学研究批判和改造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学科领域及其知识结构,进而争取彻底改变歧视和压迫妇女的社会文化模式。

妇女运动的开展反过来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发展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

这不仅意味着它将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全民族文化知识素质的改善乃至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更标志着对一种绝非单纯地追求物的增长,而是以人为中心,使所有人能够平等地参与发展并从中受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索。

破除迄今为止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性别分工方式,将妇女解放作为使人类彻底摆脱奴役、走向自由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实现,使她们能够以与男子平等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的身份充分和广泛地参与发展进程,并将之作为消除一国和全球范围内的贫困现象,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关键予以高度重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