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男生去做“分娩体验”,男友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不爱我

文 / 人类调研所
2021-02-06 18:41
这两天,在知乎刷到一个帖子,还挺现实的。

说的是一对已经谈婚论嫁的小情侣。

女生突然让男生去做“分娩体验”,男生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不是怕疼,是觉得没必要。”

女生一听这话,立马就火了。

“我以后辛辛苦苦为你生孩子,你都不知道心疼我?你不做这个体验,以后我就不生孩子!”

这话一出,男生也懵了。

他第一次觉得,已经恋爱好几年的女友,怎么一下变得这么女权?竟然和自己三观不合了......

他跑到知乎去问网友,要不要分手。

下面1480个回答,有理解的,也有骂的,

分析得头头是道。

但我真正关心的问题,却没有一个回答出来的。

我想问的这个问题,就是——然后呢?

就算做了分娩体验,然后呢?

我相信挺多人,应该都刷到过不止一次,男生做分娩体验的视频吧。

过程几乎都是如出一辙的。

刚开始,男生都会信心满满。

说自己绝对能坚持到12级,然后露出“普通却自信”的标志笑容。✌

结果上机器刚调到1级,就被震得满脸抽搐:

“卧槽?这玩意这么疼?”

坚持到5/6级的时候,他已经疼得嗷嗷叫唤,

旁边的护士和女友都笑着说,

“坚持下,这还没开3指呢~”

等到8/9级的时候,他早就开始忍不住求饶,

摆摆手说“不行啦不行啦,停停停!”

旁边的女友笑着说,

“行吧行吧,宫口都没全开。”

最后,踉跄着坐起来的男生,

擦了擦额角的汗,对着镜头说,

“以后一定要好好对待老妈和老婆,女人太难了,你们辛苦了。”

完。

是不是靠后脚跟都能想象到的剧情?

可然后呢?

嘴上说着这样话的男生,真的在日后变得暖男附体,好好珍惜疼爱老婆了吗?

也不见得吧。

更多的,可能只是3天的短暂醒悟,

之后的日子,还是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吧。

为什么那么多女生都想让男友做“分娩体验”,

我想,都是为了四个字——换位思考。

还有什么,比让对方真正体验一下,

来得更“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呢?

可最后,女生能得到的,

也许只是男生在那1秒钟的换位思考,

和一句“我会珍惜你”的口头承诺罢了。

所以你问我,做了分娩体验的男生,一定会比从前更爱你吗?

真不一定。

对你好的人,就算没去疼一下,也还是对你好。

不知道珍惜你的人,就算自己疼到12级,

也还是觉得,“生孩子的疼本来就是你该受的。”

哦不,不懂得疼你的人,

连分娩体验都绝对不会去做的。

所以,指望靠分娩体验,来让男友学会如何爱你的姑娘——

我劝你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你不能永远靠逼对方“感同身受”,来换ta懂你。

知乎网友@阿苏勒,

用一张神图就解释了这个逻辑。

虽然有点奇葩,但这种强势“感同身受”的做法,

确实也是这么个理......

有人说,分娩体验没必要,是因为——

男生有男生的苦,女生有女生的苦,

所以各司其职,互不打扰。

这句话,我只同意前半句。

正因为我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苦,

所以我们更应该互相多交换一点“甜”。

本来嘛,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不就是想方设法让对方更快乐吗?

怎么还可能拉住对方不放,非要将自己的痛苦施加于对方身上呢?

莫不是在感情里,早就习惯了索取,

连付出都要斤斤计较,彼此不能缺斤少两吗?

这不是什么男权女权,

而是一种“爱人”的本能吧。

网友@径流系数说,

“我是女生,有个两岁的宝宝。因为我爱我老公,所以不想让他体验痛苦。

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愿意为他承担一切我能承担的,不管是责任,还是痛苦。

而他也一样。”(这是重点)

我遭了这个罪,所以不想你也遭这个罪。

这本来,不就是爱的初衷吗......

可偏偏现在越来越多的情侣,相处模式变成了,

“我遭这个罪,你就必须也得一起。

要不就是我为你白白付出了。”

冷静点想想,是不是多少有点情感绑架了。

什么样的男生真的需要分娩体验?

我想,是那些真的已经快结婚,把生子提上日程,但女友却有点恐育的男生。

他们可以借助这个体验,来提前感受一下,女友的恐慌是不是可控的,是不是能忍受的。

再去冷静地为下一步分析、做规划。

从而得到更能为未来负责的选择。

可惜,现在的分娩体验,

好像越来越成了证明“你爱我”的工具。

不撕心裂肺疼一把,

都不能让女生相信自己的爱意……

唉。

说起来,我其实觉得更该做做分娩体验的人,

是女孩自己。

因为你才是以后真的要经历这种痛的人。

坐上那个机器,提前感受一下,

你是否能hold得住那种撕心裂肺的疼。

在你紧皱着眉头,指甲抠进肉里,被痛到想骂王八蛋的时候,想一下——

睁开眼睛时看到的这个男人,到底值不值得?

他到底是不是你愿意为他承受这种痛的人?

如果是,那他还做不做这个分娩体验,又有什么差别呢。

分娩体验,就像是一个“结婚冷静期”。

它的确会让你看清某个人。

但这个人,不光应该是对方,更应该是你自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