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羊分娩产羔的方法

文 / 乡村信息平台
2021-02-21 00:12

分娩征兆

母羊在分娩前,机体的某些器官在组织学上发生显着的变化,母羊的全身行为也与平时不同,这些变化是以适应胎儿产出和新生羔羊哺乳的需要而做生理准备。对这些变化的全面观察,往往可以大致预测分娩时间,以便做好助产准备。

乳房在分娩前迅速发育,腺体充实,临近分娩时可以从乳头中挤出少量清亮胶状液体,或少量初乳,乳头增大变粗。

临近分娩时,阴唇逐渐柔软,肿胀、增大,阴唇皮肤上的皱壁展开,皮肤稍变红。阴道粘膜潮红,黏液由浓厚黏稠变为稀薄滑润,排尿频繁。

盆骨的耻骨联合,荐髂关节以及盆骨两侧的韧带活动性增强,在尾根及两侧松软,肷窝明显凹陷。用手握住尾根做上下活动,感到荐骨向上活动的幅度增大。

母羊精神不安,食欲减退,回顾腹部,时起时卧,不断努责和鸣叫,腹部明显下陷是临产的典型征兆,应立即送入产房。

正常接产

母羊产羔时,最好让其自行产出。接产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监视分娩情况和护理初产羔羊。正常接产时首先剪净临产母羊乳房周围和后肢内侧的羊毛,然后用温水洗净乳房;挤出几滴初乳,再将母羊的尾根、外阴部、肛门洗净,用1%来苏儿消毒。一般情况下,经产比初产母羊产羔快,羊膜破裂数分钟至30分钟左右,羊羔便能顺利产出。正常羔羊一般是两前肢先出,头部附于两前肢之上,随着母羊的努责,羔羊可自然产出。产双羔时,约间隔10~20分钟,个别间隔较长。当母羊产出第一只羔羊后,仍有努责、阵痛表现,是产双羔的征候,此时接产人员要仔细观察和认真检查。羔羊出生后,先将羔羊口、鼻和耳骨黏液淘出擦净,以免误吞羊水,引起窒息或异物性肺炎。羔羊身上黏液,在接产人员擦拭时,还要让母羊舔干,既可促进新生羔羊的血液循环,又有助于母羊认羔。

羔羊出生后,一般都自己扯断脐带,这时可用5%碘酊在扯断处消毒。如羔羊不能自己扯断脐带,先把脐带内的血向羔羊脐部顺捋几次,在离羔羊腹部3~4厘米的适当部位人工扯断,进行消毒处理。母羊分娩后1小时左右,胎盘即会自然排出,应及时取走胎衣,防止被母羊吞食养成恶习。若产后2~3小时母羊胎衣仍未排出,应及时采取措施。

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转载自: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

了解更多内容可访问:乡村文化网简介—村村通●全国三农网络服务联盟合作网站 进行了解。

全国诚招“三农调研员”,主要从事有关农村发展方面问题的调研和法律援助、是针对涉农问题及项目重大选题的调研工作,有意者可直接在官网下载相关资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