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出院不到一周的乳腺炎妈妈又来了

文 / 新浪爱问医生
2019-03-08 13:00

诊间故事:坐月子不必非得补不补

今日晨交班:xxx系哺乳期乳腺炎好转出院3天,昨日夜间急诊就诊,诉右侧乳房疼痛难忍伴高热,强烈要求住院,入院后查血象高,右乳泌乳尚通畅,局部硬结压痛明显,无波动感......

查房,患者一副愁眉口脸:医生,我又来了,疼死我了,吃了你们开的回奶药出院回家好不容易奶少了一点,这两天婆婆和妈妈开始变着花样炖催奶汤,一天逼着我喝好几顿汤,昨天下午就开始疼了,到了晚上就发烧了,实在受不了又来了。

主任:你这不算太严重,不一定非得住院啊,我们出院交代的饮食没遵守呢,你上次就是奶水过多又没及时挤出来才堵的啊。

患者:我知道啊,我也不想喝啊,所以才要求住院啊,不住院还得被逼着喝汤啊,我都愁死了。

患者老公坐在一旁窃笑并补充道:医生,两个妈妈在家就像容嬷嬷一样每天逼着她喝啊,明天早上我把她俩都喊来医院听查房,你们就得这么一大群人一起教育教育她俩才行啊。

下午患者老公来咨询本院月子中心:早知道上次出院就去你们月子中心了,这回出院不回家了,直接去月子中心住一阵,避免家庭矛盾,哺乳上有疑问来咨询你们也方便......(给新手爸爸点赞,体贴老婆,不偏袒亲妈)

什么是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根据产后随访的定义和时间长短,前瞻性研究的估计范围从3%到20%不等。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前6周,但乳腺炎可在哺乳期任何时候发生。

临床通常定义乳腺炎是一种乳房存在楔形区域的红,肿,热,痛与体温38.5C(101.3华氏度)或以上,伴随寒颤,流感样疼痛的全身性疾病。而哺乳期乳腺炎,可涉及或不涉及细菌感染。当乳房的某个部位充血或阻塞/堵塞时,可能会出现发红、疼痛和发热,但不一定会出现感染。从乳房充血到非感染性乳腺炎再到感染性乳腺炎再到乳腺脓肿似乎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哺乳期乳腺炎发病诱因有哪些?

以下是导致哺乳期乳腺炎的诱因,这些因素除了导致积乳之外,这些关联的证据通常都是不确定的:

1. 乳头受损,特别是如果伴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

2. 哺乳频率不足或固定频率或按时哺乳

3. 错过哺乳

4. 含接不良或很差或吸吮不协调导致乳汁移出效率低

5. 母、婴疾病

6. 乳汁过剩

7. 快速断奶

8. 乳房受压(eg.内衣过紧、汽车安全带)

9. 乳头白点或乳孔/乳管堵塞(局部炎症反应)

10. 母亲的压力和疲劳

得了乳腺炎怎么办?

1.有效的乳汁移除:由于乳汁淤积往往是乳腺炎的起病因素,因此最重要的处理步骤是频繁而有效的进行乳汁移出(无特殊情况应该继续哺乳:宝宝是最好的通乳师。没有证据表明健康的足月婴儿继续由乳腺炎母亲哺乳会有危险。无法继续母乳喂养的妇女应该用手或吸奶泵将乳汁从乳房中移出,因为突然停止母乳喂养比继续母乳喂养更容易发生脓肿。)

2.支持性措施:休息,足够的液体和营养是重要的措施。(虽然大多数乳腺炎妇女可在门诊治疗,但对于生病、需要静脉注射抗生素和/或在家没有支持性护理的妇女,应考虑住院治疗。以便母乳喂养可以继续进行,婴儿与母亲同住是强制性的。)

3.药物治疗:虽然哺乳期妇女往往不愿服药,但应鼓励患乳腺炎的妇女遵嘱用适当的药物,乳腺炎的基本治疗用药大都是可以安全哺乳的。

镇痛:镇痛可能有助于乳汁释放反射,应予以鼓励。布洛芬等消炎药可能比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等单纯镇痛药更有效地减轻炎症症状。布洛芬在每日服用1.6克以下的母乳中没有检测到,它被认为是适合母乳喂养的。

抗感染:如果乳腺炎症状较轻,且出现时间少于24小时,保守治疗(有效的乳汁移出和支持性措施)可能就足够了。如果症状在12 -24小时内没有改善,或者该妇女病情严重,应开始使用抗生素。

适当回奶:必要时可通过药物或者某些食物予以适当退奶。

4.前面三步都失败了,保守治疗行不通咋办?

现实很残忍,可能就得挨一刀了。

所以,哺乳是件可大可小的事儿,最重要的得遵医嘱,全家齐心啊,不要做猪队友啊,不要愚昧的做形式主义的好婆婆,好妈妈,好老公.......

哺乳期乳腺炎有哪些预防措施?

1.有效处理乳房充盈与肿胀

2.及时注意乳汁淤积的任何迹象

3.及时注意母乳喂养的其他困难

4.休息(疲劳往往是乳腺炎的前兆,母乳妈妈应主动寻求帮助)

5.良好的卫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和社区常见的共生生物,所以良好的手卫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吸奶设备也可能是污染源,使用后应用肥皂和热水彻底清洗)

哺乳期饮食该怎么吃?

1.乳母应坚持平衡膳食,每天能量摄入应比平时增加,增加的量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一般每天增加2 092 kJ(相当于500 kcal,1 kcal=4.184 0 kJ)的能量(相当于增加一餐)可以保证其产生足够乳汁喂哺婴儿。

2.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继续孕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

3.母乳量及其中的蛋白质、脂肪和乳糖浓度受母亲膳食影响不大,但微量营养素及脂肪酸水平等则明显受母亲膳食影响。膳食均衡的健康母亲每周食用1~2次深海鱼可以基本保证乳汁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水平,不需要服用额外补充剂。

4.如果母亲有营养不良或为素食者,除补充多种维生素外,还需要额外补充DHA。为避免汞摄入过多,孕妇应避免摄入食肉的大型鱼类。素食的母亲还应补充维生素B12。

5.婴儿可以通过乳汁感受到不同种食物的味道,因此母亲进食不同种类的食物有利于婴儿以后接受不同种类的固体食物。

参考资料:ABM Clinical Protocol #4: Mastitis, Revised March 2014

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1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