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

文 / 妇产科医生邱洪涛
2019-03-22 19:30
肝炎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

母乳是婴儿的第一天然食品,它为婴儿出生后最初几个月提供了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在婴儿1岁前的后半年,母乳也满足了一半或更多的婴儿营养需要,在婴儿2岁的这一年中,母乳可提供三分之一的营养。

母乳有利于感觉和认知的发育,并且防止婴儿患传染病和慢性疾病。纯母乳喂养也可以降低婴儿因腹泻或肺炎等常见儿童期疾病的死亡率,并且帮助婴儿在患病以后快速康复。

母乳的优点不胜枚举: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蛋白质、脂肪、糖三大营养素比例适当,适合6个月以下婴儿的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乳矿物质含量低,缓冲力小,对胃酸中和作用弱,有利于消化;肾溶质负荷低,有利于保护肾功能;母乳中富含SIgA、乳铁蛋白、双歧因子、溶菌酶等免疫因子,可以预防婴儿肠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母乳还含有促进大脑发育的牛磺酸、促进组织发育的核苷酸、增强视力的DHA等等。母乳喂养还可以促进母子感情;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同时可以刺激子宫收缩,促进母亲早日康复

婴儿出生后,吸吮妈妈乳房时,首先接触到的是妈妈乳头上需要氧气才能生存的需氧菌,继之是乳管内的不需要氧气也能存活的厌氧菌,然后才能吸吮到乳汁。生理母乳喂养是先喂细菌再喂乳汁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促进婴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不仅利于母乳的消化吸收,而且能够促进免疫系统成熟,预防过敏的发生。

母乳喂养对母亲的健康和福祉也同样有好处,这也帮助延长了生孩子的间隔,降低了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危险。

母乳喂养却一直困扰着患有肝炎的年轻妈妈们。

我国是乙肝大国,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当中有30%-50%来源于母婴传播,这使得很多患乙肝的产妇想母乳哺育自己的宝宝却顾虑重重。正是由于没有采取母乳喂养,导致了宝贝肠道菌群建立延迟,身体免疫系统不够强大,过敏的发生率高;母亲也因为没有哺乳而增加了乳腺疾病的患病率。循证医学证据已经充分说明,感染乙肝病毒的母亲无论其感染状况如何(“大三阳”或“小三阳”,HBV DNA水平高或低),在新生儿接受正规免疫后,母乳喂养均不会增加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乙肝妈妈的乳汁中即使有乙肝病毒,但病毒量远没有血液中高,且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感染,乙肝病毒在妈妈的乳汁例含量极少,宝宝整个消化道没有乙肝病毒受体,通过乳汁传播的可能性很小。

乳汁中的病毒含量较血液中的病毒含量要低很多,母乳本身也具有抗病毒活性。目前,我国免费给携带乙肝病毒产妇分娩的宝宝,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已将乙肝免疫球蛋白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乙肝免疫球蛋白进入血液中可以立即中和进入机体的乙肝表面抗原,使肝细胞不被乙肝病毒所感染。因此,出生后接受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的孩子,接受母乳喂养是安全的!

妈妈是乙型肝炎患者的母乳喂养:

1.单纯携带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母乳喂养。

2.小三阳(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均为阳性):孕妇孕期监测乙肝病毒基因的病毒复制量,如病毒量很低,或没有病毒复制,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后,可进行母乳喂养。

3.乙肝病毒基因阳性或大三阳(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均为阳性):特别是肝功能异常者,提示病毒复制处于活动期,母乳的传染性大。新生儿出生后于0.1.6(即:第一次、1月后第二次、6月后第三次)注射乙肝疫苗,出生后14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母乳喂养。

乙肝妈妈进行哺乳喂养时注意事项:

喂奶前后洗手;母亲乳头皲裂或婴儿口腔有溃疡,均应暂停母乳喂养;孩子和母亲用品隔离;有条件可定期对婴儿进行乙肝抗原抗体监测。

妈妈是丙型肝炎患者的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和非母乳喂养在丙肝垂直传播上不存在差异。母亲丙肝不是母乳喂养的禁忌症,原则上均可进行母乳喂养,但母亲乳头皲裂或婴儿口腔有溃疡,均应暂停母乳喂养。

妈妈是甲型肝炎患者的母乳喂养:

甲型肝炎是经粪——口传播的,母亲在急性期应隔离,暂停母乳喂养,挤奶保持泌乳。婴儿接种免疫球蛋白,隔离期过后可母乳喂养,并可从母乳中获得免疫抗体。 不能母乳的情况:肝炎妈妈的肝炎病情较严重,出现肝功能异常及明显的临床症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