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产后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骨盆修复呢?
现如今生活条件越好越好,随之大家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但是,据我了解大部分宝妈,都是盲目的选择一些健康产品或者选择报一些培训班来达到健康和保持身材的目的。举个例子:生活中,女性朋友都喜欢谈减肥这个话题,一聊到这个话题,可谓是滔滔不绝,犹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各种减肥的小方法铺天盖地。有的说,多吃蔬菜,肉类的不要吃,有的说,一天就吃一顿饭,还有的说吃一些减肥药就可以了,等等很多方法。当然,也有很多正规的减肥方法,到健身房报个班,请个教练,确实也能恢复身材。但我想说的是,前面的方法,有可能会让你成功减肥,但是随之而来的更多是身体上的伤害,而后者,就是需要金钱的支持。

而对于宝妈来说,产前和产后会出现肥胖,有的宝妈选择顺其自然,有的宝妈当然就会选择花钱锻炼身体,请老师,合理饮食。但是,有一点宝妈再怎么锻炼都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骨盆的改变,随之产前产后宝妈都会发现胯骨部分变宽、骨盆倾斜、有时候也会出现漏尿的情况,尤其是产后症状最明显。这就让很多宝妈很头疼,据医学上来讲,这些症状都属于产后正常现象,所以宝妈们也不需要太担心。那,你们可能就要问了,怎么才能改变这些症状呢?

其实,现在医学方面早就有了——产后骨盆修复
骨盆修复是指对产后女性骨盆的保护工作,帮助骨盆尽快恢复。
在孕期,身体会分泌一种激素,叫耻骨松驰剂。它用于骨盆耻骨联合,让骨质慢慢疏松,有助于分娩时骨缝的打开,这也是为什么孕后期和产后医生都会建议大量补钙的原因。有的妈妈会说,我是剖腹产,没开骨缝,不需要做骨盆修复。其实孕晚期胎儿已经降入骨盆内,这时耻骨联合已经打开了。所以生完孩子以后,如果不做骨盆修复,骨盆很难恢复以前紧密的状态,耻骨联合长期分离,会造成体形走样,腰痛,肩酸,步行困难,内脏和子宫下垂,小便失禁等。严重的骨盆松弛还容易引起产后大出血。因为骨盆一旦松弛,就会发生错位,骶骨的边缘会陷入骨盆的内侧,划破子宫颈口,子宫动脉一起被划伤的情况下就会引起大出血。

那么,怎么样才需要做骨盆修复呢?也有的宝妈问了,我是剖腹产需要做骨盆修复吗?
女性在怀孕、分娩的过程中,身体会分泌耻骨松弛激素,帮助女性在分娩前将骨盆打开,以让胎儿顺利通过,当宝宝出生之后,耻骨又会自动闭合。
但是,不是所有的女性在产后耻骨都能闭合得像原来一样好,如果骨盆闭合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出现骨盆松弛的现象,此时,就很有必要做骨盆修复。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的骨盆是否松弛呢?首先,如果发现自己产后胯骨变宽严重,或者耻骨疼痛,那么就应该考虑是否骨盆松弛,如果确认骨盆松弛,则需要进行修复。

剖腹产需要做骨盆修复吗?
剖腹产的宝妈没有经过阴道生产就不需要进行骨盆修复吗?答案是,NO。剖腹产后的妈妈同样会出现盆底肌损伤,出现盆底功能下降的问题。为什么剖腹产也会引发盆底肌的损伤呢?
盆底肌,故名思议,盆底的肌肉,对女性朋友的骨盆骨骼和骨盆以上的脏器起到支撑的作用,可以控制人日常生活中的的排便、排尿。如果盆底肌受损或者功能下降,就有可能出现漏尿、盆腔脏器脱垂、盆底痛等疾病。剖宫产相较于阴道顺产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很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盆底肌肉造成的损伤, 但是剖腹产并不能完全避免盆底疾病的发生,剖宫产可降低新手妈妈产后盆腔脏器脱垂,子宫脱垂的发生率。但是从远期角度来讲,剖宫产并没有降低尿失禁的发生风险。
怀孕之后,随着宝宝的发育,子宫逐渐增大,羊水逐渐增多,腹腔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这个时候肚子越来越大,就需要用腰部的力量来支撑肚子。增大的腹部重量压在了盆底肌肉上,盆底肌会因为持续的压力而出现肌肉疲劳,进而出现盆底功能障碍。因此,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的女性都会发生盆底肌损伤的问题,产后都需要进行骨盆恢复。


产后半年之内是骨盆恢复的的最佳时期,越早修复效果就会越好。如果不做任何训练和修复,随着年龄不断的增加,激素水平随之下降,肌肉就会变得松弛。到了中老年的时候,症状会越来越严重,造成不同程度的尿失禁,严重的甚至会子宫脱垂。不管顺产还是剖腹产都需要做骨盆修复,产后骨盆修复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是很重要的。
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知识,如果有更专业的知识与见解,也请留言评论。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