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坐月子是产后恢复黄金期,牢记11点,轻松甩掉松弛肚子
女人怀孕后,子宫被慢慢一点一点的撑大,从一个拳头大小变成了西瓜大小。等到孩子生出来之后,子宫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坐月子”也就中国女性有这样的优待,因为体质的问题也是我们的文化遗产吧!都说女人做月子是最女人的第二次发育,坐的好气质上更胜往昔,坐不好轮为街头大妈!不想轮为街头大妈者,那么月子里有一些底线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守住!不然受到了伤害,后面想要补回来真的很难!坐月子是自己坐,身体是自己,一定要对自己好点!下面这11个底线别糊涂,中一条,月子白废!
一、忌吃炖母鸡不吃公鸡

中国坐月子的传统少不了吃老母鸡,但这恰恰是导致奶水不足的元凶。虽然炖母鸡有祛风补血的作用,但是并不适合产后一周食用
母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虽然母鸡有补血的作用的,但是产后一周不宜吃老母鸡,这是因为产妇分娩后由于血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浓度大大降低,催乳素才会发挥促进泌乳的作用,促使乳汁分泌。但是产妇产后食炖老母鸡,由于母鸡的卵巢和蛋衣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因而血液中雌激素浓度增加,催乳素的效能就因之减弱,进而导致乳汁不足,甚至完全回奶。
不过产妇开奶以后,最好是在产后10天左右,待乳汁分泌较为充足时是可以吃炖母鸡的。
跟母鸡相比,产后一周内更适合吃炖公鸡,公鸡体内所含的雄激素有对抗雌激素的作用,,因此会使乳汁增多,这对婴儿的身体健康起着潜在的促进作用。且公鸡所含脂肪较母鸡少,不易导致发胖,婴儿也不会因为乳汁中脂肪含量多而引起消化不良、腹泻。所以产后反而是多食公鸡才会对母婴有益。另外,而公鸡的脂肪比母鸡要少,产妇吃了不容易发胖,有助于哺乳期保持良好的身体。
二、营养到位,健康身体

月子里不仅身体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同时还要给宝定哺乳!当然也不能拿营养品当饭吃,各种食物搭配要合理,干稀搭配,荤素搭配,清淡适宜,从流质到慢慢到肉类过度。烫水与水果都是不可缺少,生冷类的禁忌品宝妈们一定不要碰。要想孩子宝宝健康首先你要健康。
三、长时间喝红糖水,大量吃鸡蛋

坐月子鸡蛋、红糖、鸡肉、鸭肉等是每个妈少不了的。但是东西再好不在多,适量就行千万不要每天不停的吃大量的进补的食物,有不少妈妈因特定的月子餐吃得太多产生了恐惧,甚至一看到就反胃。
鸡蛋每天三个就足够了,吃太多反而会消化不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有
红糖大家都知道是有益活血化瘀,产后前10天喝就够了,个别体虚在根据情况多增加几天。
四、坐月子不能吃盐?吃盐奶水少

新妈妈饮食不加盐,出于两个担心:一是担心盐吃多了影响乳汁分泌,二是担心排水不畅,由于产后体内有大量水分需要排出,过多的盐分会使水分潴留体内,出现水肿。
但实际上,乳汁分泌主要依靠分娩时的宫缩刺激以及产后泌乳素的作用,跟吃盐多少没什么关系。怀孕期间,准妈妈体内都有不同程度的水钠滞留,产后这些液体会随着汗液、尿液大量排出。如果产后饮食过于清淡,甚至无盐的话,新妈妈容易发生低钠血症,出现头晕、眼花、乏力等症状,而且月子期间吃没有味道的菜肴,也会影响新妈妈的食欲和心情。
月子里饮食宜略清淡。不必忌盐,但也不能过多食盐,如果新妈妈每天的盐量摄入的盐量过多,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对肾不利,会使血压升高。此外,乳汁中钠含量超标也会增加婴儿的肾脏负担。
以减少产妇尿潴留,同时避免尿路感染。
五、坐月子做家务
一部分的新妈妈既要自己带孩子,同时还要做很多的家务。由于产道和外阴受损,坐着做事会觉得非常不舒服,有一部分的新妈妈就蹲着洗衣服、然后来做各种家务。
@原葵:洗衣服弯久了,腰快断掉了。
@孙玲儿:剖腹产,刀口疼还为了坚持母乳喂养抱着孩子喂奶,挂喂追奶,腰疼颈椎疼,现在做家务累一点都痛。
@馬尾:腰疼,尾椎骨疼,反正就是月子坐着喂奶搞搞坏了。
@念念风微凉:腰肌劳损和腱鞘炎,全是喂奶姿势不对造成的。
@小娇妹:抱着小孩有时候换姿势一只手会下意识的撑着床…… 然后手腕痛啊。
@营营:月子里老跪着,现在膝盖疼。腰也疼。

产后蹲着对于新妈妈盆底肌肉的恢复是非常不好的,要是长时间蹲着或许就会造成子宫异位或是脱垂。女性在产后最好是避免久蹲,平时也要适当走动,以坐和立为宜。同时女性产后虚弱,不能够太过于劳累,就算是条件有限也不要强撑着自己做完所有的家务,可以让另一半帮忙一起做家务。
产妇可以抱孩子,但是前两天最好不要抱,因为这个时候产妇的关节是非常脆弱的,抱孩子这样的动作都有可能会加重伤害。过完前两天可以抱一抱,但是时间不能太长。
产妇坐月子需要休养身体,这个时候是不能过于劳累的,很可能会落下腰酸腿疼的病根,这一点不能大意。
产妇过早从事家务劳动,或是长时间抱着孩子走动,都会伤到筋骨,造成手臂的酸胀,或是关节炎症,腿部受到重压也会留下不适症状,时常酸麻,静脉曲张,关节磨损严重等等。
六、不要贪凉

作为一个女人,当然知道子宫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尤其是产后的妈妈,子宫此时最需要及时的恢复和营养,一旦疏忽,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所以,保护子宫,快速恢复子宫的健康十分有必要,为了能够做好相关的护理,一定别做不利于子宫恢复的事。比如饮食不能生冷。子宫最怕凉,所以,生冷的食物一定不要吃。除了冰激凌,还有西瓜、绿豆、苦瓜等等。而温补的东西是建议多多食用的,不但有益于子宫的快速复原,还对哺乳大有好处
七、月子别碰凉水

首先产后妈妈产后气血虚弱,免疫力较低接触冷水容易感染风寒,产后妈妈产后百脉空虚,风寒容易通过关节、皮肤,囤积在体内,酿成日后头痛、关节酸痛的毛病;甚至造成感冒,对后期的进补、护理和身体恢复形成不好的影响。其次,早期生活条件恶劣,生活用水多为井水、河水,可能有细菌、寄生虫,产后妈妈免疫力差,更易受细菌和寄生虫的侵害,感染疾病。
另外,临床上曾经发现,少数女人的体质一碰到冷水,身体受到刺激以后,恶露的排除会难以干净。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因为过去医药比较不发达、营养缺乏、生活照顾不容易,导致产后妈妈抵抗力较弱,然后坐月子期间容易感染疾病,或使感染加重、生产后的伤害难以恢复等。
八,产后性生活过早

一般来说,产后4~6周内应禁止性交。因为这段时间内阴道壁内粘膜较为软弱,易受损伤,性交时易发生阴道裂伤和出血不止。同时,子宫尚未完全复原,性交时易将细菌带入而引起子宫内膜炎及其附属器官的炎症。另外,分娩时给外阴、阴道等造成的损伤,也会因过早性交而延迟愈合,甚至引起感染。因此,正常的妇女,在产后4~6周内应避免性交。丈夫也应了解这一点,暂时克制自己。
即使是子宫和阴道壁经过4~6周已复原完好,产后的性生活中也应象新婚初夜那样谨慎小心。最好在开始时使用避孕药膏或乳脂等润滑剂来润滑阴道,以顺利进行性生活。
妇女在产褥期过后进入哺乳期,一般可以恢复正常的性生活,但因哺乳期母亲要给婴儿喂奶,大量营养物质通过乳汁喂给乳儿,能量消耗很大,理应好好休息。所以,为了母亲的身体健康及婴儿的生长发育,性生活不要过频。一般情况下,每周过性生活2~3次:或者每周性生活1~2次更适宜。
九、坐月子哭泣

以中医的角度来看,新妈妈产后百节空虚,冲任二脉受损,全身器官功能都受到影响,眼睛也不例外,怀孕或产后继续过度使用眼力,包括阅览书籍、看电视、用电脑或哭泣,都会造成日后视力功能的受损。
所以孕妈咪、月子期新妈妈不要流泪,否则坐完月子后,眼睛会变得容易酸痛,若没有好好的休息与照顾,眼睛的老化速度会加快,容易引发干眼症、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睛疾病。
十、忌忽视收拢腹部

十一、产后不重视盆骨恢复
修复盆底肌的黄金时期是产后42天至半年之内。
如果不及时做修复治疗,则容易使阴道处于危险的半开放状态,增加生殖道的感染几率,引发多种妇科疾病。如果受损情况严重的,还可能会造成盆腔器官脱垂,包括膀胱膨出、尿道膨出、阴道脱垂、子宫脱垂等等危险后果。所以,重视盆底功能检查和及早进行盆底康复是每位妈妈明智的选择。

产后盆骨恢复方法
产后盆骨会自己恢复吗 产后盆骨恢复最佳时间和方法
1,产后尽早活动
产后尽早活动,剖腹产也尽量早下地活动,对盆骨的恢复均有利,还能防止血管栓塞。
2,盆骨运动
盆骨运动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一般产后两周以上才可以进行盆骨运动,有助于锻炼盆骨肌肉的收缩能力。
3,营养补充
产后多补充一些含钙、蛋白质和纤维多的食物,如牛奶、鱼、虾、蛋黄,此外,还应当适量晒晒太阳,有助于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全方位强健骨骼,有利于产后盆骨的恢复。
4,产后睡的床垫要软硬适中,能硬不能软。
太软的床垫容易引起盆骨歪斜,不利盆骨的复位。软硬适中的床垫会让身体与床垫完全嵌合,对脊椎、盆骨等形成一定的水平支撑力,有利于盆骨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