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怎样坐月子才能恢复好?事关下半辈子的健康,一定要做到

文 / 育娃经
2019-04-04 14:12

坐月子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对于每个新妈妈来说,这是也算是赢来了生命的第二次重生,如果这一个月没有调养好身体,会给自身带来各种疾病。很多老人认为坐月子有很多禁忌,生怕一不注意就落下病根,不管怎么样,都是为妈妈好。那么怎么样坐月子才是正确的,有哪些不能做的,妈妈们可以了解一下。

关于坐月子的“传言”

1.坐月子不能洗头和洗澡

这个“传言”在怀孕时就听说了,对于爱干净的妈妈们来说一个月不洗澡不洗头简直就是个噩梦!其实坐月子是可以洗澡洗头的,在保证不用冷水、不吹风、不着凉的情况下才可以。以前祖先们生活条件差,对坐月子有这些忌讳也是正常的,毕竟健康为大。现在不一样了,妈妈们月子期间一定要注重卫生,防止细菌产生。

2.坐月子不能剪指甲

有些”传言“说月子期间不能剪指甲,怕剪指甲会带来不好的事,导致产妇生病。这种说法其实毫无逻辑,完全没有科学依据。产后如果不注重个人卫生的话,可能会滋生细菌,对产妇不利,对宝宝也会不利。

3.产后不能刷牙

孕产时,雌激素会产生变化,容易让牙齿滋生细菌,月子里妈妈要进食许多食物,如果不刷牙,会导致嘴巴口臭,蛀牙,牙周炎之类病症。

4.坐月子不能吹空调

坐月子 其实最舒服的时候就是春季和秋季,不用担心天气炎热,也不用担心天气寒冷。夏季坐月子是最难熬的,天气热的受不了,既然还不给吹空调,感觉会热哭,事实上,热天是可以吹空调的,只要保证室内温度26-27度就可以了。

5.坐月子要多喝汤,多吃肉才有奶

这是每个坐月子的妈妈都会遇到的通病,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坐月子总是大鱼大肉,每顿不断,这样吃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导致便秘,营养不均衡,最重要的是会对母乳宝宝的肠胃带来负担。并不是多吃肉多喝汤才有奶水,吃菜也是可以的,荤素搭配才健康!

怎样科学坐月子

1.少做家务

有些妈妈坐月子的时候还会做一些家务,长时间弯腰和站立不利于身体的恢复,甚至还会落下病根,月子期间可以适当的下床活动,做到不久坐,不久站,不久蹲,不久躺。

2.产后7-10天喝红糖水

产后喝红糖水有很多好处,它可以帮助产妇益气养血、健脾暖胃,帮助产妇排出恶露,对子宫收缩也有很大帮助。红糖水虽然好,但是不能长时间喝,过量的话可能会造成贫血。

3.少吃多餐

产妇生产完后,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但是一定要适量,少吃多餐其实是最好的方法,既能减少肥胖的几率,也能充分的补充所需的营养。食物应该丰富多样,饮食清淡,不吃煎炸油腻的食物。

4.控制用眼的时间

坐月子不能玩手机、不能哭你们知道吗,小编坐月子的时候就有手机被没收的经历。其实长时间看电子产品会让眼睛疲劳干涩,加重眼睛的不适,老人们常说月子里不能哭,以后眼睛会疼,这个也有一定的道理,月子期间还是以健康为主,多陪陪孩子,时间也会过的蛮充实。

5.有充足的睡眠

刚出生的宝宝每天都以睡眠为主,在宝宝睡下的时候,妈妈也可以跟着宝宝一起休息,产后多休息,保证自己有充分的休息时间,才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有些妈妈坐月子都只坐了30天,一般坐月子应该做到42天才算结束,这个时候身体也基本恢复,恶露也基本干净,月子才算圆满结束。身体是自己的,妈妈们月子期间可以让家人帮忙带孩子,自己多多休息,才能不落下病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