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6-8周是恢复的关键期,新妈妈要抓住,尤其注意这6方面!

文 / 浅浅妈妈育儿经
2019-04-28 19:34

【文/浅浅妈妈育儿经】一个80后宝妈,家有女宝一枚,喜欢写作、读书,喜欢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喜欢我的宝妈可以关注我哦。

导语:生完宝宝之后,坐月子就是为了让女性调整恢复身体,产后的6-8周是康复的关键时期,新妈妈要抓住,恢复了脱胎换骨,恢复不好可能留下后遗症,不是危言耸听。

1、注意腰部

孕期子宫增大会导致腹部向前突出,腰腿时长酸痛。生完了宝宝,就得注意了。

(1)不要长时间抱孩子

最好不要长时间一个人抱着孩子,因为抱孩子的姿势容易使腰背疼痛加重,另外,还容易导致颈椎疼痛,这个我有体会,当时孩子肠绞痛,一个人看孩子,抱她抱的都不敢使劲仰头,后来孩子肠绞痛消失后才缓过来。

(2)不要睡太软的床垫

软床垫对宝宝的脊柱发育没有好处,也不利于妈妈身体恢复。

(3)不要碰凉水

产后不要碰凉水,会影响恶露的排出,也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4)注意腰部保暖,不要让腹部受凉。

2、产后抑郁

孕期的不适,激素水平的变化,家人的漠视,产后面对孩子哭闹的不适应,很有可能让新妈妈产后抑郁。家人一定要关注新妈妈的情绪变化,不要把注意力全放在小宝宝身上。

3、注意子宫恢复

生完小孩后,恶露经久不净,一直腹部隐疼,好像里面有东西揪着痛,尤其哺乳时加剧,这种情况是子宫复旧不良。

产后42天要进行检查,看看子宫是不是恢复好了。

4、产后注意避孕

产后没来月经也可以排卵,同样会怀孕,所以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顺产一年内避免怀孕,剖腹产至少2年内避免怀孕。

5、产后排尿问题

很多新妈妈开心地哈哈大笑、咳嗽时,尿就不能自控地排出来,这是新妈妈常见问题。导致尿失禁的内因是妊娠期间尿道松弛而失去应有的功能。当新妈妈腹部用力、腹压增加的时候,尿液会不自主流出,尤其当咳嗽、打喷嚏时最容易发生。

新妈妈在产后避免过早劳动,应注意预防便秘。产妇在家要有意识地经常做提肛运动,慢慢恢复盆底肌肉的收缩力。

6、产后乳房变化

产后乳房的变化会衍生出一些问题,要提高警惕。为了保持乳房清洁,预防乳腺炎,分娩后应用肥皂及清水洗净乳房乳头,每次哺乳前洗手,用温开水擦洗乳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