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想要产后完美脱变,这9个底线要坚守,不然月子白熬还遭罪

女性产后需要坐月子,一般坐月子的时间是40天左右。在此期间,尽量不要触碰冷水。特别是经历了顺产的女性们,建议出月子之后,再触碰冷水,做好身子的保暖。对于接受了剖腹产的女性来说,也要注意避免着凉。特别是伤口的护理,就更加要注意保持伤口的干燥,不要接触冷水。冷水对于身体的刺激,其实也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现在秋季,逐渐进入深秋,温度降低,做好保暖是产妇们首先要关注的问题。
产后多久可以碰冷水
产妇保暖得好,就能够避免在今后出现其他方面的疾病。要是产妇在产后没有顾忌,经常触碰冷水,就可能会有其他方面的危害。看看相关的说法吧。
产妇触碰冷水危害
在产后恢复中,都说产妇要好好疼爱自己,少做一些活,尽量多休息才是最为重要的。大多数女性本身就是寒性的体质,身体中寒气偏多,在坐月子期间,要是没有顾忌,触碰冷水,容易加重身体的虚弱程度,引发更为严重的宫寒问题,这是不容忽视的。

另外,有些处于更年期的女性,发现自己的风湿病情况比较严重。这其实和自己年轻时坐月子的方式也有影响。坐月子期间没有好好照顾自己,经常接触冷水,出现着凉问题,这就导致了身体出现了风湿病的情况。身体寒气的加重,还可能会引发头痛或者是头晕的问题。
底线二;不注意产后子宫恢复
在过去的怀孕的40周里,子宫为了容纳尊贵的小“客人”的成长,在荷尔蒙的作用下,会变得温厚、柔软、血液充足,形成一个空心大肉球。所以,要想恢复到怀孕前的状态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妈妈的悉心呵护。下面给您推荐几种帮助产后子宫恢复的方法

首先你要放心绝大部分妈妈生完宝宝后都能顺利恢复。不过,要想恢复得又快又好,还需要妈妈们努力做工作哦!妙招一:及时排尿产后,医生常常会嘱咐妈妈要尽早排尿,一般在产后4小时小便。因为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黏膜充血、肌肉张力降低、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于卧床姿势排尿等原因,都容易发生尿潴留,使膀胱胀大,妨碍子宫收缩而引起产后出血或膀胱炎。妙招二:产褥期别“赖床”老人都讲究分娩后要卧床,怕受凉。不过,产后6~8小时,妈妈在疲劳消除后最好别“赖床”,第二天尽量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生理机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的排出。妙招三:哺乳刺激刺激乳头也能帮助子宫收缩。因此,不妨在产后让宝宝尽早吃母乳,只要宝宝一吸吮,子宫就会收缩,宝宝频繁地吸吮、频繁地产生这种反射刺激,会使子宫的恢复加快。没有喂奶的妈妈,也可以采取按摩乳房或是热敷乳房的方式,刺激乳头。妙招四:别当脏妈妈分娩后沐浴,对妈妈来说有益无害。如果是正常分娩,沐浴能使外阴伤口及周围的细菌不易停留,还能促进外阴伤口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如果是剖宫产,而且采取的是皮肤横切口、皮下缝合的方法,那么沐浴时水是绝对不会进入伤口的。只要在伤口表面敷一块纱布,不让水直接冲击伤口即可。当然,伤口毕竟是很娇嫩的,所以沐浴完毕后,伤口应该重新换药,切勿用湿毛巾在伤口上来。
底线三;不注意产褥期卫生
产褥卫生是预防产褥感染的重要措施,也是产后保健不可忽视的内容。假如不注意清洁卫生,就容易引起乳腺炎、会阴或会阴伤口部位发炎、子宫腔内感染、皮肤感染和尿路感染等多种疾病。饮食不卫生,还可引起腹泻。
产褥卫生包括:
①会阴卫生。产后会阴部可因分娩时先露部压迫及助产操作而发生局部轻度充血、水肿,有的可有会阴裂伤或有侧切伤Itl,再加上产后不断有恶露流出,若不注意会阴清洁卫生,很容易引起感染。因此,产后要经常冲洗会阴或用专用的清洁盆清洗,每天至少清洗两次。冲洗一般用温开水即可。若有会阴伤口,则应用温盐水或1:5 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并在每次大便后加洗1次。护垫、卫生巾应勤换,不要让湿纸侵蚀会阴。会阴肿胀者可行湿敷,以促进伤口愈合。两周愈合后,每天清洗会阴1次,同时要注意月经带及内衣裤勤换勤洗,洗后放在阳光下充分曝晒,以杀灭细菌。
②产后7天,待子宫颈内1:3闭合后,即可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温液坐浴,每天1~2次,每次15分钟。特别对外阴要加以清洗,有利促进伤口愈合和外阴即骨盆底肌肉恢复正常。
③要正常梳头、洗头和刷牙。
④产褥期不要过性生活。
⑤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冷饭、剩饭以防腹泻。
底线四;不重视母乳喂养
新妈妈产后母乳喂养要“三早”

每个新妈妈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都遇到过各种困惑。南方医院产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周燕莉对5个经典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1。新妈妈:宝宝出生了,可我还没有奶怎么办?
周燕莉:其实在孕26周时,初乳就已经生成完成,也就是说妈妈的乳房在孕期就有了初乳,所以,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只要胎盘离开母体,孕激素水平下降,泌乳素水平上升,新妈妈的乳房在产后就会开启从初乳到成熟乳的过度,即做好给宝宝哺乳的准备了。新妈妈应该做到三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早接触:妈妈在产后一小时内与婴儿接触,贴身拥抱婴儿,有肌肤的亲密接触,可以促进妈妈分泌充足而质优的乳汁。
早吸吮:让婴儿在出生后一小时内开始吸吮乳头,吸吮得越多,乳汁也越多。
早开奶:宝宝出生后6小时内,妈妈给宝宝有效的母乳喂养,让宝宝吸吮到奶,促进妈妈乳汁分泌。
2。新妈妈:宝宝吸奶时刚开始大口吞咽,后来就没有吞咽声了,是我奶水不足吗?
周燕莉:母乳的分泌是间歇性的,一阵奶过后,需要宝宝小口小口地吸吮,来刺激乳房,等待下一阵奶的到来。
3。新妈妈:我的乳汁颜色看起来很稀,是不是没有营养呢?
周燕莉:通俗来说,母亲的血液里有什么营养,乳汁里也基本上就有什么营养。乳汁的颜色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例如母亲饮食、身体健康状况、气候等。因此同一位母亲,在同一次哺乳的过程中,乳汁的颜色也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前奶和后奶。前奶外观比较清淡、稀薄,成分中水的含量比较大。另外,前奶中也含有丰富的蛋白、糖分、维生素和免疫球蛋白等。
后奶外观比较白,呈比较浓稠的乳汁。后奶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营养素,能提供许多热量,使婴儿有饱腹感。因此,哺乳时不要匆忙,不要将开始的前奶挤掉,也不要未喂完一侧又换另一侧,应该允许婴儿尽量吃,既吃到前奶又吃到后奶,这样才能为婴儿提供全面的营养。
4。新妈妈:哺乳期的妈妈如果感冒,可以给宝宝喂奶吗?
周燕莉: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要加强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喂奶前要充分洗手,喂奶时需戴上口罩,不要对着婴儿呼吸。另外,感冒后母亲的乳汁中也会有一定量的抗体,可以增强婴儿的抵抗力,但服用感冒药要遵医嘱。
5。新妈妈:宝宝出生后多久进行母乳喂养呢?母乳喂养要持续到宝宝多大呢?
周燕莉:新生儿出生后(60分钟内)应尽早开始吸吮母亲的乳房。宝宝六个月内可以选择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的宝宝就可以选择添加辅食,婴儿6个月后,应及时添加泥糊状食品,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4个月以上。
底线五;不注意饮食的7个讲究
适当补充体内的水分。
新妈妈在产程中及产后都会大量地排汗,再加上要给新生的小宝宝哺乳,而乳汁中88%的成分都是水,因此,新妈妈要大量地补充水分,喝汤是个最好的既补充营养又补充水分的好办法。
以流食或半流食开始。
新妈妈产后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胃肠道功能难免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进行剖宫产的新妈妈,麻醉过后,胃肠道的蠕动需要慢慢地恢复。因此,产后的头一个星期,最好以好消化、好吸收的流食和半流食为主,例如稀粥、蛋羹、米粉、汤面及各种汤等。
清淡适宜,易消化。
月子里的饮食应清淡适宜。无论是各种汤或是其他食物,都要尽量清淡,循序渐进。切忌大鱼大肉,盲目进补。食盐少放为宜,但并不是不放或过少。如食物中加用少量葱、姜、蒜、花椒粉等多种性偏温的调味料则有利于血行,有利于淤血的排除体外。
少吃多餐
孕期时胀大的子宫对其他的器官都造成了压迫,产后的胃肠功能还没有恢复正常,所以要少吃多餐,可以一天吃五到六次。采用少食多餐的原则,既保证营养,又不增加胃肠负担,让身体慢慢恢复。
荤素搭配,营养丰富。

多吃含钙、铁食物,新鲜的肉类、鱼类、海藻类、蔬菜和水果,哪样也不能少。
从营养角度来看,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种类及数量不同,而人体的养则是多方面的,过于偏食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缺乏。一般人提倡月子里大吃鸡、鱼、蛋,忽视其他食物的摄入。某些素食除含有肉食类食物不具有或少有的营养素外,一般多有纤维素,促进消化,防止便秘。因此,荤素搭配,营养才丰富。
不宜食用生、冷、硬的食物
产后宜温不宜凉,温能促进血液循环,寒则凝固血液。在月子里身体康复的过程中,有许多浊液(恶露)需要排除体外,产伤也有淤血停留,生冷的食物会使身体的血液循环不畅,影响恶露的排出。还会使胃肠功能失调,出现腹泻等。但可以把一些从冰箱中取出的瓜果,可以先放在温水中,待水果温热后切片食用。
切忌盲目进补
盲目地进食补药和补品,如人参等,搞不好不但不能帮助身体恢复,而且还有可能使新妈妈出现便秘、牙龈出血、口臭等等不良症状。要考虑新妈妈的身体状况,以及季节的差异性、环境的变化等等。
底线六;坐月子不能按天算
大家都知道女性产后要坐月子,不过大家对于坐月子这件事的认识只停留在产后30天属于月子期,并没有更多的关注过产妇身体是否已经恢复。出院后产后42天要进行一次复查,主要检查的就是产妇身体的恢复情况,而大多数产妇觉得自己坐月子已经满30天,感觉身体恢复得还不错,就在之后的生活中毫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开始乱吃喝、乱熬夜,进行复查时结果自然不如人意。其实女性坐月子不能单纯依靠天数来算,更重要的是满足这些标准。

1,、看气色女性产后身体是相对虚弱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和调理,气色应该是慢慢好转的,但如果宝妈较早的投入到带娃当中,每天不注意休息,不仅脸上气色差,就连身体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今后很可能因为坐月子时劳累而落下腰背酸痛的毛病。2、看睡眠女性产后由于身体处于恢复状态,所以夜间睡眠会比较浅,夜醒次数多,不过随着身体逐渐恢复,睡眠质量也会慢慢提高,如果宝妈每天晚上都睡得很香,那就说明宝妈恢复的很不错。3、看奶水奶水分泌情况实际上跟宝妈身体素质是有关系的,如果宝妈产后恢复的比较好,那么身体素质适当恢复,母乳分泌量也会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但如果宝妈产后恢复的比较差,身体素质不升反降,母乳分泌量也会跟着下降,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来补充提高分泌量和母乳质量,所以通过奶水分泌也可以对产后恢复情况进行判断。4、看恶露女性生产过程中腹腔中会残留一些杂质,这些杂质会以恶露的形式逐渐排出,如果宝妈产后恢复的比较好,平时也很注意阴部卫生,那么恶露现象一般会在产后半个月左右排干净,但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宝妈还有排恶露的现象,就要考虑是否存在着凉或感染的情况了,如果不及时改善则会影响宝妈的子宫恢复和健康。5、看体态女性坐月子期间除了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恢复,多少都要照顾一下宝宝,所以宝妈很容易在这时候出现腰背酸痛的现象,如果宝妈每天照顾宝宝的同时还能保证自己能充分的休息,那么腰背酸痛的现象就会在月子期过完之后得到缓解,但如果宝妈月子过完了依旧存在腰背酸痛的现象,就有可能是月子期劳累所致,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恢复。
底线七;不重视下床活动新妈妈往往经历了艰苦的产程后,身体非常疲惫、而且抵抗力变弱,产妇需要充分的休息,才能尽快恢复到怀孕前的状态。民间有种说法,认为“坐月子”要整天卧床休息,否则会落下“月子病”。对于新妈妈如何科学坐月子,不同地域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小编认为,在月子里,产妇要保证充分的卧床休息时间,这是肯定的。但是,没有必要卧床不起,适当的运动也是必须的。
新妈妈产后一般可以很快下床活动
新妈妈产后身体气血不足,各种器官需要回复原位,同时子宫要排除恶露,因此,产后需要有适当的活动。“动则生阳、久卧伤气”,活动能使人的气血流通,使五脏六腑功能旺盛。卧床过久,会导致倦怠乏力,不利于瘀血的排出。如果瘀血长期停滞在子宫内,后出现恶露不下、恶露过多、或产后腹痛,严重的还会引起腹中包块。
一般而言,顺产的新妈妈在产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做些简单的坐或者是站立的动作。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下床的次数、范围、时间也应逐渐增加。到产后10天左右,就应该能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了。如果是剖腹产,则需要多休息一段时间。如果新妈妈有感染、创伤等其它合并症,休息和活动的时间都需要酌情增加。
身体虚弱新妈妈需要严格控制活动的时间
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新妈妈都能够马上下床活动的,例如有些新妈妈产后身体虚弱,有头晕、乏力的这样的症状的时候,需要多卧床休息,起床活动的时间也需要严格控制,不要超过半小时,等体力逐渐恢复就可以将时间稍稍拉长些,时间还是以1小时至2小时为限,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导致腰酸、背痛、腿酸、膝踝关节的疼痛。在恶露排净之前,最好卧床休息,尤其是前半个月。以前,很多农村新妈妈都没有条件坐月子,生完孩子还要继续劳动,结果子宫韧带和骨盆底肌肉与筋膜得不到充分休息,子宫组织回缩不良,造成子宫脱垂等疾病。
产后一直卧床不利于产后恢复

坐月子休息并不意味着整天躺在床上。如果这样,不但不利于恶露的排出,还会导致肠蠕动减弱,容易发生产后便秘,还会影响生殖系统的复原,不利于产后恢复。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的新妈妈,新妈妈可以尽早下床做些轻微的活动,还可以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还有利于盆底肌及腹肌张力的恢复。但不要过早从事体力劳动,避免发生子宫脱垂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至于卧床休养是最不提倡的了。
新妈妈需要多休息,但不一定非要长时间卧床,可以适当在屋里走走,这样有利于恶露的排出。产妇在床上还可做缩肛运动,每天两次,一次5分钟,有利于子宫的回缩。另外,适当的看书、读报、看电视有利于产妇排解郁闷,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但要注意每次用眼不要超过半个小时。
底线八;莫忽视管理腹部
这个收腹依是必备的,生完宝宝就用了,真的不错,撑大的肚子恢复的很好。月子里就开始穿了,一个多月肚子就平了,产后去复查医生都夸我恢复的好
底线九;长时间玩手机
坐月子时,新妈妈可以适当的使用手机,但是应该注意休息,不要玩太长时间。打电话也是可以的,新妈妈没必要太注意手机辐射,因为手机辐射是很小的,但是要注意手机在接听和挂断的瞬间会产生很强的辐射,所以在接听和挂断电话之前要远离头部,比如伸直手臂就可以了。
还有,新妈妈不要在信号低的地方打电话,信号如果少一格辐射会强数十倍甚者数百倍,所以一定要满格的时候打电话。另外,手机充电过程中,新妈妈也不要使用手机,因为辐射会比较强,所以坐月子时手机只要注意使用方法,手机还是可以使用的。
而坐月子期间,新妈妈每次使用手机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每次使用完手机后休息半小时,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眼睛有影响。月子期间眼膜很脆弱。宝妈月子最重要是照顾好宝宝和多休息,玩手机以后很多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