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你准备好了吗?——母乳喂养那些“痛”!

文 / 哏妈号
2019-05-21 09:07

孩子刚生下来妈妈还没奶,赶紧喂奶粉?

孩子不到六个月,不喂水长大就不爱喝水?

母乳六个月后就没营养了?

赶紧断奶吧,不然孩子营养就跟不上了?……

母乳妈妈们是否也不止一次听到身边的人好心地提出上面各种问题。

在坚持母乳的道路上,妈妈们原来面对着这么多你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还有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与痛苦!

母乳妈妈的家人们,如何更好的爱她与宝宝呢?

母乳喂养,你准备好了吗?——母乳喂养那些“痛”!

母乳喂养

5月20日是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母乳喂养:给宝宝100分的爱”。

为了给宝宝这100分的爱,一个母乳妈妈在坚持母乳的路上所面临的的那些“九九八十一难”,你们都知道吗?

大概每一个母乳妈妈都面临过下面这些问题,在一个早早断奶的大环境里,当妈妈的行为面临各种质疑,怎样才能获得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呢?

NO. 1 坚持母乳,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儿吗?母乳喂养,你准备好了吗?——母乳喂养那些“痛”!

护士示范如何进行母乳喂养

母乳普及教育,从怀孕开始!

当你开始母乳时,你才发现要面对的困难如此之多,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家人的不支持与不理解。

《母乳喂养促进策略指南(2018年版)》中指出:

母孕期对父亲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教育可提高母乳喂养率。

事实上,不仅要对父亲进行母乳喂养知识普及,还有未来孩子的主要照料者,如孩子的奶奶、姥姥等,他们为你带来的影响甚至是阻力将远超你的想象。

备孕时,如果妈妈可以看完一摞育儿书籍,那么爸爸看完一本就已经让人感动了。这唯一的一本可能还是“准爸爸该了解的孕期那些事儿”之类的书。其中对母乳喂养提到的概率很小,甚至为零。

那育儿大军的主力们:奶奶们或者姥姥们呢?——别想了,她们是不会读这些书的。相比之下,在母乳喂养日为她们转一篇“母乳喂养好”的文章,看下去的概率要高很多!

准备母乳的妈妈们为了自己母乳道路的顺畅,那么可以先从下面这些事做起:

-自己储备大量育儿知识,做家中的育儿专家。——有知识才有发言权。

-怀孕时就和家人沟通,准备母乳到什么时候。——沟通越多,阻力越小。

-多带家人们去参加当地妇儿医院的孕妈课堂。—— 专业医生的话,更值得信任。

-给家人转发母乳知识和母乳喂养好的文章们。——你有养生大法好,我有母乳喂养好。

NO. 2 需要人工开奶吗?母乳喂养,你准备好了吗?——母乳喂养那些“痛”!

催乳师在道具上演示如何催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工开奶技术好”成为了月嫂的一项必备与最值得夸耀的技能。甚至是无论新妈妈情况如何,生完孩子之后第一项程序变成了由月嫂们、催乳师等进行开奶。

但是,实际上新生儿越早越好的吸吮才是最好的开奶方法。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中指出:

若是能在出生后1小时内喂奶将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婴儿吃奶姿势正确——刺激乳头内神经纤维——使乳腺管内乳汁流出——产生“喷乳反应”。

另外,准妈妈们一定要相信身体比世界上最精妙的机器还要神奇,每个妈妈其实都做好了哺乳准备。

因此,美国儿科学会建议:

-不需要提前锻炼乳头;

-拉伸、揉搓或摩擦乳头可能损伤腺体,反而影响正常乳汁分泌。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暴力催奶因为人工催奶导致乳腺炎甚至是乳腺管断裂的案例被知晓,一部分人已经开始慢慢了解“一定要人工开奶才会奶水充足”是个误区。

但是新妈妈们在怀孕之时和生产之后,一定要坚定自信:

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连接与接触,是世界上最好的开奶方式;

每个妈妈都是潜在的“奶牛”。

母乳喂养,你准备好了吗?——母乳喂养那些“痛”!

正在哺乳的母亲

NO.3 新生儿第一口喝什么?

中国营养学会指出:

尽早开奶并确保第一口食物为母乳,是婴儿获得纯母乳喂养的必要保证。

为什么第一口奶是母乳这么重要?在众多的专业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诸多原因:

初乳对婴儿健康成长作用巨大:

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最适合婴儿吸收;

富有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对婴儿免疫系统、肠道有重要作用;

低聚糖促进婴儿益生菌发展,建立健康肠道环境;

是预防过敏的重要途径;

促进多种维生素的合成……

实际上,新生儿第一口奶摄入的如果是人工合成的奶粉,那么异蛋白的摄入是孩子未来过敏的重要原因。

但是,许多准妈妈们可能不会料到,要做到第一口奶是母乳到底有多难!

作者本人就是一个坚定地母乳喂养者,在怀孕期间就决定孩子第一口奶必须是母乳,并且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仍然低估了做到这一点实际上有多难。

孩子出生后,一个虚弱至极、甚至没有力气爬起来的新手妈妈可能马上面临这些问题:

-顺产还行,剖腹产打了麻药怎么办?

-孩子生下来不停哭闹怎么办?

-所有的家人们都怕孩子饿了让赶紧孩子喝奶粉怎么办?

-孩子出了黄疸、家人等不及下奶非要让孩子喝水怎么办?

-月嫂坚持自己开奶技术好,说不人工开奶奶水就不足怎么办?

……

作者就全都遇见了:

剖腹产,医生说24小时内有麻药,不能喂奶;

孩子出生第一晚不停哭闹,撕心裂肺,家人们强烈要求先喝奶粉;

月嫂也不停添乱说让孩子喝奶粉吧、喝水吧……

于是,超级坚定并向家人宣传过的“第一口奶是母乳”计划以失败而告终!

最后孩子成长过程中湿疹、过敏各种状况连连,至今仍是个人在育儿道路上最后悔的一件事。

母乳喂养,你准备好了吗?——母乳喂养那些“痛”!

实际上,在孩子健康出生的前提下母乳妈妈们一定要知道下面几个要点:

-3天:

新生儿出生后 3d内, 在体质量丢失不超过7%的情况下,发生严重脱水和低血糖的风险很低。在此条件下可积极开奶,坚持等待乳汁分泌。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的第一口食 物是母乳,既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的科学依据》

三天足够剖腹产妈妈们的麻药药效过去,开始喂奶了。

-哭闹有很多原因:

新生儿哭闹的原因非常多,但是饿了这一点真的不是很靠谱,因为新生儿体内储存的能量足够使用三天。

实际上,被包裹的太严实、屋内温度太高、空气不流通等,对婴儿来说更不舒服、更加危险!冬天这种情况更严重。

-纯母乳的意义:

纯母乳,不仅仅是包括母乳充足的情况下不喝配方奶,还有不需要喝水(不包括极端情况)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中提到:

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永远不要低估了老人们对喝水的执念,以及新妈妈六个月内不给孩子喝水时所受到的家人们以及不相干的路人们的质疑谴责抗议(是的,就是这么严重)。

NO.4 还不断奶,母乳没营养了?母乳喂养,你准备好了吗?——母乳喂养那些“痛”!

孩子出生之后,家人们讨论的核心永远是:“吃什么?”

而妈妈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在坚持母乳的道路上不同阶段会被不停问到这些问题,家人们仿佛都成了奶水专家与催断奶师:

01 孩子刚出生妈妈有了奶水之后奶水这么稀,是不是没营养啊?加点奶粉吧!

光看一看就知道奶水没有营养?这眼睛真的比各种科学仪器还要厉害呢!

世界上最优秀的奶粉们最想要达到的无非是模仿母乳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各大公司们绞尽脑汁之后的成果也仅仅是“模仿“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而已。

02 孩子出生到6个月时:现在不给孩子喝水,孩子不生病了嘛?

母乳喂养,你准备好了吗?——母乳喂养那些“痛”!

中国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示意图

我们那时候养孩子生下来都给喝水,现在不也好好的嘛!

小时候不给孩子喝水,孩子长大了肯定不爱喝水!

天这么热,不给孩子喝水怎么行啊,那不得中暑吗?

孩子最近上火了,都怪他妈不给喝水!

你看孩子最近生病了,都是不给喝水的错!

……

每个坚持6月内不给孩子喝水的妈妈每天可能都要被质疑上无数遍,而后一次次苦口婆心地向家人解释,还是免不了孩子出现任何小状况都要被责怪的情况。

奶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水啊!

多喝一口水,孩子就少喝一口添加了各种天然营养成分的奶,您觉得呢?

母亲无污染、不需要过滤的母乳不比水管里流出来的、过滤又烧开的水要好么?

03 孩子6-12个月时:6个月后的奶就没营养了,别喝了!

母乳喂养,你准备好了吗?——母乳喂养那些“痛”!

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

假的!

来看权威的说法:

母乳仍然可以为满6月龄(出生180天)后婴幼儿提供部分能量,优质蛋白质、钙等重要营养素,以及各种免疫保护因子等。——中国营养学会《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不知为何许多人会认为孩子6个月后,母乳就没营养了,甚至认为从此给孩子喝人工合成的奶粉比母乳更有营养。

大概是奶粉们铺天盖地的宣传及1段、2段、3段各种眼花缭乱的分类让人们产生了错觉。

实际上:

小牛喝牛奶、小羊喝羊奶,人类的宝宝们喝妈妈的母乳,这不才是大自然的正常规律吗?

在妈妈们奶水充足的情况下,还要认为妈妈的奶没有营养了,而改喝人工合成的奶粉,是不是才是有点儿不合逻辑呢?

奶粉分为1段、2段、3段,那是因为奶粉不会根据宝宝的成长自动转变营养成分啊,但是母乳哪怕在一次喂养过程中,都会自动变化,比如所谓的“前奶”和“后奶”,光这一项奶粉就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04 孩子1岁时:我们那时候都1岁断奶,没营养了,赶紧断吧!

母乳喂养,你准备好了吗?——母乳喂养那些“痛”!

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营养学会均建议:

建议坚持母乳喂养至孩子2岁。

母乳可以提供12-24月龄婴儿所需的三分之一能量

所以,此时的母乳没有营养一说,还是假的!

在辅食添加正确、科学的情况下,母乳不仅不会影响孩子正常成长,反而能为孩子健康继续发挥重大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说明:

如果向0–23月龄的所有儿童进行最佳母乳喂养,每年可挽救超过82万名五岁以下儿童的生命。母乳喂养可提高智商和上学率,并且与成人生活的高收入有关。

不仅如此,降低成年后肥胖超重和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降低呼吸系统患病几率等诸多好处,都说明了母乳的巨大作用……

传统上,我们很大一部分母乳喂养的婴儿都在一岁时断奶,但是如果有条件,建议妈妈坚持母乳到孩子两岁。

母乳喂养,道阻且长。

妈妈们为了坚持母乳喂养,要面对太多问题:

奶水不足的担忧,

为了下奶狂灌汤水的经历,

喂奶过程中家人的多种质疑,

孩子开始不会吸吮时疼痛,

乳腺炎时难以忍受的疼痛,

职业妈妈工作时背奶的辛苦,

外出游玩时没有哺乳室的尴尬

半夜起来喂奶或者吸奶不断打断睡眠的煎熬……

其实坚持母乳喂养,最痛苦的是妈妈;

看到孩子健康成长,最快乐的也是妈妈。

希望每一个母乳妈妈的家人们,都能多学些知识、少一些空谈,多一些支持,少一些阻力。

那么,你们影响的不仅仅是自己家一两个孩子,还会给未来和世界上更多孩子们带来出生之后第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母乳。

参考资料:

1.母乳喂养促进策略指南(2018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等,中华儿科杂志2018 年4月第56 卷第4期Chin J Pediatr,April 2018, Vol. 56, No. 4

2.6 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的科学依据,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指南修订专家工作组,临床儿科杂志 第 34 卷第 8 期 2016 年 8 月 J Clin Pediatr Vol.34 No.8 Aug. 2016

3.7 ~ 24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指南修订专家工作组,临床儿科杂志 第 34 卷第 5 期 2016 年 5 月 J Clin Pediatr Vol.34 No.5 May 2016

4.关于母乳喂养的10个事实,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大家好,这是哏妈号,专注于育儿、读书与女性成长,持续分享育儿信息与知识!欢迎大家关注、阅读、点赞、分享!

有什么问题可随时在本文下方留言!

本文系原创,版权归哏妈号所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