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坐月子,不要忽视这几件事,关系到产后恢复健康
进入9月,夏季的高温正在慢慢退去,秋天的凉爽甚至是冬天的寒冷即将到来。全国每天每个时刻都有孩子在降生,也就意味着每天都有新手妈妈进入“坐月子”的阶段。秋冬季坐月子有哪些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呢?

我国自古代以来,就很重视坐月子,相比较于国外那些女性下了产床就去工作,东方女性大部分都是要好好调养,就算是那些时尚的工作女性,也在长辈的要求下乖乖顺从。周围有很多长辈都是因为在月子期间没有注意,落下了“月子病”,一到秋冬季就感觉有风直往骨头里钻,偏头痛、关节痛,甚至是腿脚麻木。
那么,要想好好调理好自己的身体,让今后的几十年生活都没有“月子病”的缠绕,需要新手妈妈们注意下列事项。

秋季坐月子要注意:
秋天的最明显的两个季节特征是:风和燥。
秋风习习,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一种享受,但产妇对此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在通风处乘凉,因为产妇的身体相当虚弱,风很容易进入体内;想要通风换新鲜空气时,不要形成过堂风,可以只开一个方向的门窗,将另一侧门窗关闭。如果产妇需要外出,最好可以带上一顶薄薄的帽子,从而避免因为受风造成感冒。
同时,虽然已经是秋天,相比于夏季,温度有所下降,但也有“秋老虎”一说。像是最近几天的气温,也是很高了。如果室内的气温高于28℃的话,可以开窗通风或者是开一会空调降温,不要直接面对风口。秋天温差过大,产妇应该注意及时加减衣物。

饮食方面,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水果蔬菜都是新鲜的时令的,对于产妇补充所需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很有益处。但因为秋天干燥,所以可以吃一些滋补的食物,像是雪梨水、银耳羹等等,但要注意哪些补气功效较强的补品不能进食过多,像是人参和甲鱼等。也可以吃一些补气血的,像是红枣、内脏以及阿胶糕,但是,还是应该注意所吃的量不能过多,过犹不及。

冬季坐月子的注意事项:
冬天就一个字:冷!
所以,冬季坐月子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暖。在北方尚且有暖气,但是南方,就需要有空调和电暖气等来调节室内的温度,15到20度之间为适宜温度。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冬天的北方干燥,在一定程度上会伤害宝宝的肌肤,所以,室内湿度也应该予以重视,可以在室内安装加湿器,最好保持在55%—60%之间。为了避免细菌。应该定时打开窗户换气。

在生产后,女性体内会排出恶露,同时因为身体虚弱导致出汗量增加,因此应该勤加洗澡。但是,千万要在生产一周后再洗澡。而且天气严寒,产妇一定要注意水温,可以先打开浴霸灯来使浴室温度适宜。
冬天寒风刺骨,新手妈妈们在晚上喂孩子吃奶时,不要过于着急,一定要穿好衣物,避免造成肩关节等部位着凉、疼痛。我的阿姨就是因为没有注意,现在胳膊压根抬不起来,头发都不能好好梳。

还需要注意一点,应该保证基本的运动。冬天人的骨头都是懒的,但是产妇一定要进行适量运动,不要总是躺在床上,来使自己的身体得到锻炼,各种器官尽快回到原来的位置。
对于妈妈们而言,坐月子可是产后恢复的最佳时机,也是决定女性下半辈子身体状况的关键时期,所以,一定要好好调养,做好月子,也让宝宝可以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