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课堂|产后母婴常见护理

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当小宝宝出生后,孕妈如释重负,结束十个月的孕育期,解除笨拙沉重的身体负担,心里会生出一阵愉悦的兴奋和莫名的轻松。但随之而来的是产后如何护理的问题,本期孕妈课堂邀请沈阳市妇婴医院产二病房护士长徐静同孕妈们科普一下这个话题。
徐静护士长从产后排尿、产后下床活动等4个方面给孕妈们指导建议:
产后尽早排尿很重要
胎儿娩出后,腹部张力降低,膀胱的敏感性下降,加之产妇疲劳、伤口疼痛等均影响尿液排出。所以,越早排尿越有利于膀胱平滑肌收缩功能的恢复;避免由于膀胱过度膨胀,影响子宫收缩,造成产后出血。
温馨提示:产后第一次排尿时,可根据产妇的体力及分娩情况,酌情让产妇下床排尿,下床前先在床上静坐片刻,自我感觉良好,无头晕、心慌时再下床,并有家属搀扶,以防发生体位性晕厥。

产后早下床活动好处多
利于宫腔内积血的排出,有利于子宫恢复。孕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早下床有利于血液流动通畅,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促进肠蠕动,增加食欲,减轻便秘。促进会阴部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产后最初几天哺乳时发生腹痛及阴道流血有原因
婴儿每次吸吮乳头均可刺激乳头神经末梢,反射性促使脑垂体分泌更多的催乳素,同时,吸吮刺激还可产生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出现下腹坠痛及阴道流血。

产后康复注意事项
(1)修养环境。清洁安静,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但应避免对流风直接吹向母婴。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在50%~60%。
(2)活动和休息。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产后体力的恢复。正常分娩的产妇,产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剖宫产的产妇也可在术后24小时后床边活动,根据身体状况,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和时间,有利于子宫收缩和恶露排出。卧床休息时注意经常变换体位,产褥期不宜站立过久,少做蹲位及手提重物等使增加腹压的劳动,以防止子宫脱垂。
(3)合理营养。产妇经过怀孕和分娩,能量消耗很大,需要有足够的营养来补充。同时,母乳喂养也增加了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可以多吃瘦肉、鸡、鸭、鱼、肉、奶等制品等,主食要多样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汤水可以增加奶量。不要吃酸辣食物、咖啡及饮酒。
(4)个人卫生。产后4周内禁止盆浴,可选择淋浴。每日用温水从前向后清洗外阴部,使用清洁的卫生纸垫,每日更换内裤。产褥期禁止性生活。
(5)心理保健。由于产后分泌激素的剧烈变化,分娩的疲劳和痛苦,产后对孩子的担心、生活环境、家庭关系的变化等因素,使一些产妇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丈夫及家人要理解和关心产妇的心理特点和变化,帮助其克服产后的低落情绪,顺利渡过这一阶段。

徐静,沈阳市妇婴医院产二病房护士长,主管护师,本科学历。从事护理工作近30年,科室开展优质化护理,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服务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