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自带三天口粮”不用喂?别再祸害宝宝了,被坑了还不知
“本文为糖果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老人常说“新生儿自带三天口粮”,也就是说,孩子在出生的前三天里,即便产妇没有奶,孩子也不需要喂其他的东西,等三天后下奶了再喂娃。
这种说法有点骇人听闻,不过也不是一点依据没有的。新生宝宝的胃里可能还残留着一些羊水,身体里有部分脂肪存储。

但是孩子饿了不喂,那可就要让宝宝受苦了!
“自带三天口粮,不用喂”,害苦宝宝
小蒙剖腹生子,手术后身体一度十分虚弱,她也知道尽快开奶的好处,无奈体力不支,无能为力。儿子嘤嘤地哭起来,明显是饿了。
宝爸要去冲奶粉,却被婆婆阻拦了,婆婆说:“孩子生下来自带三天口粮,饿不着,喂点水就可以了。”宝爸有些犹豫,不知道该咋办了。

正好医生在查房,听到这句话脸色都变了,“孩子饿了还不喂奶,赶紧冲奶粉啊!”宝爸这才反映过来,赶紧给儿子喂了配方奶。
喝完奶粉的宝宝安静多了,不再哭闹。小蒙望着儿子稚嫩的小脸,感到有些愧疚。如果不是自己无法开奶,孩子也不至于饿成这样。
她在心里暗自庆幸,如果不是医生及时出手,难道宝宝还要饿上三天吗?真是太糊涂了。
分析:为什么说宝宝出生“自带口粮”呢?
这里所说的口粮,其实指的是孩子的羊水和脂肪。很多宝宝胃里可能还残存一点羊水,会有饱腹感。
而产妇在孕晚期增长的体重,有部分是以脂肪的形式保存下来,足月出生的宝宝在孕晚期也在自行“囤货”,积蓄一些脂肪在身上,出生时不会很饿。

但这些所谓的饱腹感也好,脂肪也好,都是暂时的,别说三天了,可能半天都坚持不了。三天不喂奶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该“理论”流传甚广的原因是,以前生活条件差,分娩后没有下奶又没有奶粉,宝宝可能要靠自己稍微挺一挺,等待妈妈的奶水。现在再这么做就是坑娃了。
新生儿不及时喂养容易引发这些问题
1)黄疸难消除
很多孩子从出生就是“黄疸宝宝”,这是因为婴儿的肝脏功能还不是很成熟,不能及时将体内的胆红素代谢掉,肝脏代谢出现问题导致的。
如果不能及时喂养,孩子排泄的少,黄疸就会更加严重。

2)催乳难
剖腹产的妈妈可以侧躺着开奶,如果实在不行也要尽快喂奶粉,不能让孩子饿着。宝宝的吮吸是最好的催乳师,有利于催奶。
相反,如果真的听信这个传言,就那么眼睁睁看着孩子饿着,什么都不喂,宝宝健康受损,妈妈的心情会更加焦虑和愧疚,催乳更难了。
尽早开奶不等于迷信“母乳”
很多宝妈有这样的误区,认为乳房不涨就是没奶,或者奶水很少,因此不会喂宝宝,而一定要等到涨奶了再喂。
初乳,是指产妇在产后72小时内的奶水,量少,肉眼甚至难以看到,挤奶难以挤出,但婴儿有吮吸和吞咽的动作和声音,吃后有排便。

所以不要再傻等着奶足了再喂娃了。我们鼓励尽早开奶,但和母乳的神圣光辉比起来,不饿着宝宝更重要!
【糖果妈妈寄语】
“第一口给宝宝喂了奶粉,他就不爱吃母乳了”所以很多人在等着开奶喂娃,有些育儿的说法并不一定靠谱,新手爸妈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今日话题】
你家宝宝的第一口口粮,是母乳、奶粉还是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