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产后抑郁,亲手掐死儿子

文 / 上海市闵行区司法局
2021-01-12 18:27

2019年的一天,因丈夫不回家又联系不上,吉某某竟亲手掐死了年仅1岁4个月的儿子……

夫妻多次争吵,她亲手掐死1岁儿子

吉某某,1998年出生,四川省西昌市人,她与丈夫俄某于2017年5月结婚,儿子于当年10月出生。吉某某称,她和丈夫平时关系还不错,但自从生了孩子之后,丈夫就经常出去喝酒不回家,“我们经常吵架,一个月内会有两三次”。

2019年2月21日,丈夫俄某上班后没有回家,她一直联系不上,“打了四五个电话,他一直不接电话,我就开始心烦。”当日晚上9时许,她便带上1岁4个月的儿子,花了300元包车从布拖县城来到西昌。

“早上9点过,我醒来又给我老公打电话,但还是不接……直到中午12点,我再一次打电话,他依然没有接。”2月22日中午,吉某某因无法联系上丈夫非常气愤,便产生了掐死儿子然后喝农药自杀的念头。

随后,吉某某带着儿子乘坐公交车至西昌市,步行至樟木箐乡樟木大桥附近的磨棋山上,“我在山上想了十几分左右,一直在想活得太累了,还不如死了算了。后来,我就蹲下来,用右手把儿子掐死在自己的怀里……我抱着儿子的尸体在原地坐了半个小时左右,期间一直在想去喝农药自杀”。

之后,吉某某将儿子的尸体用随身携带的背带盖上,又在附近找了一块棉布盖住尸体,随后下山。“在公路边,我给爸爸打了个电话,给他说了整个事情,然后我说要去自杀,爸爸就叫我和他见一面。见面后,爸爸叫我去自首,他已经报警,我也答应了。后来,长安派出所的民警也来了,把我带到长安派出所接受调查”。

经西昌市公安局鉴定:根据法医学尸体检验情况,结合现场勘查,孩子系因被掐压颈部致机械性窒息死亡。

“我没有过病史,但是我觉得我自己有抑郁症,总是很容易发脾气,不信任任何人,但这都是我想的,没有去医院做过检查。”吉某某供述中辩解道。

吉某某称,因为丈夫经常在外面喝酒不回家,两人时常吵架,甚至打架。“我们最近一次打架,他把我的腰部打伤了;最近一次吵架是因为我打电话问他下班没有,他就开始凶我,说下班了自己知道回来,不用打电话催,所以我们就在电话吵了起来。”

“我以前有过轻生的行为。”吉某某还称,2018年八九月的一天,因为丈夫经常不回家,她在西昌市街上买了农药,回家服下,“后来,我想着我的孩子时就不想死了,我给妈妈说了情况,就到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抢救,住院一天后出院。”

吉某某的妹妹证言证实:在2018年姐姐因为丈夫经常不回家,吃过一次农药,后在医院抢救过来了。

不过,丈夫俄某称,他和妻子平时关系还是好的,有时候会吵架,但从来没有打过架。“我妻子平时很容易生气,其他没什么。闹的最大的一次是在几个月前,有一天早上我准备去上班,她就翻看我的手机,说我快手上关注的全是女生,就很生气,我也没有管她就去上班了……”事发前几天,妻子没有异常。“2月20日我们一家三口还一起去买菜,21日早上我去上班,下班后我就去昭觉县城和一些朋友吃火锅,当天晚上10点左右回到布拖县城歌城喝酒,当天晚上没有回家”。

经攀枝花第三人民医院司法鉴定意见书证实,吉某某患有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案发时处于患病中,在本案中具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一审判无期徒刑,二审维持原判

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吉某某因家庭矛盾产生厌世情绪,以掐脖的方式非法剥夺其幼子生命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吉某某自动投案并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应当认定其自首,可以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吉某某患有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案发时处于患病中,在本案中具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吉某某犯罪情节恶劣,后果严重,但综合考虑本案的引发原因、被告人案发时精神状况,以及其所具有的量刑情节,决定对其从轻处罚。故辩护人所提吉某某有抑郁倾向、有自首情节的辩护意见与查明事实基本相符,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予以采纳。由于吉某某的犯罪行为造成了被害人家属的经济损失,应由吉某某承担赔偿责任。

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吉某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赔偿俄某丧葬费、交通费、误工费等3.5万余元。该院判决后,吉某某不服,向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吉某某上诉提出:本案因家庭矛盾引发,丈夫对家庭漠不关心,造成其产后抑郁,在发病期间产生厌世情绪而犯罪,有自首情节,原判量刑过重,请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吉某某故意杀人罪二审刑事裁定书。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罗利爽提示:

“因为身体激素的剧烈变化、角色适应不良及其他社会原因,女性在产后容易陷入抑郁情绪,甚至患上产后抑郁,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

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抑郁症患者首先要自我关怀,当察觉自己超过两周持续存在难以调节的内心痛苦感受,要及时就医、及时求助,正确看待情绪问题,及时到专门的心理机构接受专业的心理指导。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关怀产后女性,并不是取缔她母亲的角色,而是全力支持她、关爱她,让她成为一个胜任的母亲,这可以帮助产后女性尽快适应角色,应对抑郁情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