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诉说的产后痔疮

文 / 喜芽孕育
2021-01-30 00:22

生孩子并非“一朝分娩,痛苦全无”。

产后痔疮,作为产后诸多“后遗症”中的一种,越来越受到宝妈们的重视。这是因为,产后痔疮,疼起来要命。

指南指出:约25%—35%的妊娠期妇女患有痔,且常发生在妊娠的最后三个月和分娩后第一个月。


产后痔疮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种:

女性怀孕后,体内的子宫增大,血液供应不足,长大的子宫会影响到静脉的流通,造成血液回流不畅,导致形成痔疮。

妊娠期间妇女体内的盆腔组织变得松弛,顺产过程当中,用力过大,易形成血栓性动脉,肛周皮肤就会形成硬块,产生疼痛,形成痔疮,或者加重痔疮。一些剖腹产的产妇也不例外,也会形成痔疮。

还有就是宝妈分娩后,腹部变得松弛,活动量减少,便意少,容易出现排便困难,当用力排便时,直肠粘膜易受到损伤,引发痔疮。

痔疮虽不属于大病,但是痔疮发作时候特别痛苦,那种疼痛谁经历谁懂,站立坐行怎么着都疼。

但多数妊娠期妇女的痔症状通常是轻度和短暂的,随着产后腹压的降低,静脉回流障碍的解除,体内孕激素含量逐渐降低,痔核一般会在4个月内缩小或萎缩。


产后痔疮的保守治疗:

产后痔疮的治疗主要是改善肛门局部的痔静脉血液循环促进静脉的回流,另外就是防止便秘,但是对于产后的宝妈需要母乳喂养,很多润肠通便的食物不能乱吃,药物也不能随便吃,这就需要宝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产后外用痔疮膏:产妇是可以用痔疮膏的。产妇由于要哺乳,一般不建议口服痔疮消肿药。但是,痔疮膏是外用药,身体吸收很少,对哺乳没什么影响。如果出血明显,可以用太宁痔疮膏和马应龙痔疮膏外用。

活动:产后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肠蠕动,促进排便;最好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饮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喝水,多吃粗纤维食物和蔬菜水果,减少便秘。

排便:养成每天早上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的时候专心,不要抱着手机刷屏。

护理:产后最初几天,痔疮外露,要注意清洁肛周,避免恶露刺激,勤换内裤。还可以温水坐浴,可促进血液循环。痔疮疼痛厉害,可以遵医嘱用药。

缩肛运动:缩肛运动可以加强盆底肌肉,收缩痔疮。宝妈平躺、坐着、站着都可以做,深吸气,同时收缩肛门,然后呼气,同时慢慢放松肛门。产妇每天可做200个。

如果痔疮仍然严重,并且影响生活,需要就医,在必要时用仪器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