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需要改掉一些不良习惯有利于子宫的恢复
备孕生产是很多女性都需要经历的,而在产后,调理保养是最基本的,但产后妈妈想要子宫恢复快点,以下介绍的一些不良习惯需要我们及时的改掉。
1、产后妈妈需要改掉月子期间长期卧床不活动的坏习惯

一般顺产妇在产后12~24小时就可以适当下床走动,这样有助于产后恶露排出,有利于子宫恢复。如果产后总是躺床上,不利于身体气血运畅,更不利于恶露排出,对子宫恢复不利。
2、产后妈妈需要改掉着急运动健身的习惯
产后不久就着急运动健身,或者干提重弯腰的活,这也对子宫恢复不利。要知道分娩以后,整个腹腔内相当于清空了一样,子宫等胃肠器官在腹腔内还没有稳定固定。所以如果运动过于激烈,或者幅度比较大,容易扯拉到腹腔内子宫等器官,影响到恢复。另外,如果是剖腹产或者有产道撕裂侧切的往往会是伤口愈合缓慢,影响到身体的恢复。所以在产后的运动中,要保证活动的力度和幅度,是一个适宜的状态,譬如可以散步而不是跑步,可以做产后体操而不是跳健身舞。

3、产后妈妈需要改掉饮食不良的习惯
刚生产完后的妈妈需要饮食清淡易消化,不需大补特补,更不能吃凉性食物,待机体功能恢复比较好的情况下,一般产后第十天左右再加强营养补充,恢复气血。
4、产后妈妈需要改掉对着吹空调或风扇的坏习惯
产后妈妈对着吹空调或吹风扇的习惯都是不好的,容易受凉或不利于子宫的恢复。因此,产后妈妈一定要保暖,特别是下腹部更是不能受凉,否则会使子宫血流运行不畅,影响子宫健康。
5、产后妈妈需要改掉盆浴或泡澡的习惯

在产后如果清洁不当,很容易引起伤口感染,也会影响到子宫的恢复。譬如有的产后妈妈在洗澡时候采取盆浴,要泡一泡才舒服,往往导致有伤的产道感染,继而上行到盆腔子宫内引起炎症。所以在产后一段时间尽量避免洗澡,尤其是盆浴,可以在伤口恢复差不多的情况下洗淋浴。
6、产后妈妈需要改掉提重物或经常下蹲的坏习惯
产后子宫正是恢复的黄金期,也是最易受到伤害的时期,这时候的子宫在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后,容易脱垂,如果产后妈妈经常下蹲或者是不注意提重物,那么就更容易使子宫脱垂,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健康。因此,产后妈妈需要改掉提重物或经常下蹲的坏习惯。
7、产后妈妈需要改掉熬夜的坏习惯
有了孩子以后,许多产后妈妈的作息规律被打乱了,往往睡觉时候被孩子哭醒,在哄完孩子后睡不着,每天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没保证,导致身体素质下降,身体恢复的慢,也会影响到子宫的恢复。
8、产后妈妈不易过快或过频进行性生活
产后子宫一般要经过42天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而有些产后妈妈以为坐月子就是30天,所以在30天后就进行性生活,甚至也没太注意性生活的卫生情况,增加子宫感染几率,导致产后子宫出现炎症情况。因此,产后妈妈不易过快或过频进行性生活,即使恢复后进行性生活也需要注意清洁卫生。
9、产后妈妈需要改掉吃避孕药的坏习惯
产后这段时间是敏感期,想要性生活应当带安全套比较好,不要吃避孕药物。因为吃药可能会影响产后激素,这对子宫是个干扰。如果是哺乳期的妈妈就更加不能吃避孕药了。
爱宝来的宝妹温馨提示:子宫不仅是女性的重要生殖器官,还是保持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部分,因此,我们无论是在平时还是产后,都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养好自己的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