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不是“矫情”

编者按: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青年健康发展目标指出,持续提升青年营养健康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青年体质达标率不低于90%;有效控制青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青年心理健康辅导和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引领青年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百年前,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撰写《体育之研究》一文,提出“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说:“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我们在每天的“新剧场”演绎着自己的生活,而身体如同精密又忠实的仪器,只有齿轮般密切和谐地联动,才能构筑一场精彩的人生。当我们站在健康的十字路口,是选择“朋克养生”还是“摸索前进”?青年,请拿好你的健康“游戏本”,选择属于你的“支线剧情”,我们一起向生活“搜证”,一同寻找关于健康的最优解······“青年,拿好你的健康‘游戏本’”专题报道⑧产后抑郁,不是“矫情”@文/本刊记者王镭铮关于生育,虽然近年来“生”的痛被降低,但人们愈发认识到“育”的难往往才刚刚开始。2021年4月23日凌晨,河南省洛阳市某医院,一位值班护士因产后抑郁精神状态不佳,耽误了给一个前来急诊的高烧婴儿的治疗。这不是“产后抑郁”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据中国精神科医师协会统计,产后抑郁症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 7.3%~37.14%。出现情绪低落、悲观绝望、烦躁不安这些产后抑郁“症状”的产妇,比例高达50%~70%。她们,是明明存在却未被重视的群体。新生命来了,你却病了阳光透过叶片的间隙,细碎地洒在地上。静谧的午后,24岁的小春推开了何日辉主任诊室的大门。何日辉是知名精神心理学专家、催眠治疗师,也是国内首家心身医生集团——晴日心身集团创始人,有丰富的多学科临床诊疗经验。面对何日辉,小春冷静地说:“医生,我可能生病了。我曾多次想要去死,甚至,我想过要带着我的孩子一起离开,与这世界做个了断。”在小春的自述中,何日辉了解到,小春自小出身优渥,似小公主般地长大。甫一进入社会,便遇到了现在的老公,两人迅速坠入爱河,火速成婚。婚后小春与公婆同住,生活的琐碎和与公婆的代际隔阂逐渐磨灭了爱人身上的光环,她渐渐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老公并未承担起为人夫的责任,在这个家的每一天,他始终把自己当作孩子,依然躲在母亲的羽翼下生活。时间渐久,小春与婆婆的摩擦增多,丈夫却一日日地劝她忍耐,斥责她的不孝。但这一切被突然到来的新生命改变了。小春怀孕了,肚子里的宝宝成了全家的头等大事。婆婆暂时放下一切成见,尽量不与小春发生正面冲突,丈夫也在婆婆的耳提面命下经常伴她左右。小春满怀憧憬地盼着这个给她带来曙光的孩子。但生产的过程比小春想得漫长,也比意料中更痛苦。刚从鬼门关闯回来,费尽千辛万苦,舍了半条命生下的孩子又因不是男孩受到婆家嫌弃。小春日日以泪洗面,终日隐忍,却又总在每一个深夜爆发。渐渐地,丈夫从起初的劝她“忍一忍”,变成冲她大吼“是不是有病”。小春第一次深切地发觉到自己“不对劲”是在产后三个月,她对老公说:“我可能生病了,需要看医生。”隔天便听到婆婆的讥讽:“现在的年轻人就是矫情,想当年我生育时,比现在条件艰苦那么多,也没见得什么心理疾病。”小春觉得什么都不必说了,抱起孩子起身返回屋中。她再也没有提起过要“看医生”,这一耽搁,半年便过去了。当小春坐在何日辉面前时,她的产后抑郁症状已明显加重,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关注生产后的巨大心理落差何日辉给小春下的诊断为“产后抑郁障碍”。小春显然不是个例。与小春相比,木子看起来是幸运的。她有明理的公婆、帅气体贴的丈夫,可也正因如此,她这个外人眼中的“人生赢家”,所有真实的痛苦都成了“凡尔赛”。

何日辉告诉《中国青年》记者,产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从而影响垂体前叶、肾上腺、甲状腺与内分泌的变化,致使大脑的功能紊乱,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下降。身体不适加上因喂奶睡眠严重不足,产妇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难以满足,更遑论外貌、社交、自我等精神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当人的基本生存需求无法满足时,安全感的极度缺失会导致情绪不稳定、易怒、失眠、焦虑等。此时,社会家庭身份的变化、哺乳喂奶、家庭关系等,这几大因素容易给产妇带来叠加性心理创伤,令其出现产后抑郁的临床症状。小春的求医诉求不但没有得到理解,反而换来责怪;木子鼓足勇气的倾诉,不但未得到宣泄,反而被认作是炫耀;孕期是全家的中心,产后却沦为“喂奶机器”,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换来了自我否定和质疑。何日辉说:“乍听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大事,可往往引发灾难性后果的,便是叠加性心理创伤。”正视、直面,然后前进1994 年,英国著名的《孕产妇死亡保密调查》发现,因精神因素造成的孕产妇自杀,是孕产妇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有多少位妈妈不能幸免于无尽的自我怀疑和漫长的失眠、焦虑、暴躁、绝望,就有多少新手妈妈在竭力地求助。何日辉认为,虽然近年令人心痛的社会事件频发使得这一疾病得到了更多的社会关注,但总体来说,产后抑郁及围产期心理障碍在国内甚至国际上,仍多有空白地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