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恢复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文 / 鹿鹿妈妈
2021-09-19 09:11

1、不宜滋补过量

一般女性分娩后,为了补充营养和让奶汁分泌充足,都特别重视产后的滋补,常是天天不离鸡,餐餐有鱼肉。其实这样不仅浪费钱财,还可引起麻烦,因为滋补过量可引起肥胖,肥胖会使体内糖和脂肪代谢失调而引起各种疾病。如果产妇营养太丰富,必然使奶汁的脂肪含量增多,若婴儿胃肠能吸收,也容易造成肥胖,并易患扁平足;若婴儿胃肠消化功能较差,不能充分吸收,则会出现脂肪泻,若是长期慢性腹泻,就会造成营养不良。

2、不宜马上禁食

通常女性产后体重增加,许多人为了恢复苗条的身材,会马上节食,这样做其实有很大危害,一方面不仅有损身体,另一方面对母乳喂养十分不利。女性产后体重增加,主要为水分和脂肪,若给宝宝授乳,必然要消耗体内的大量水分和脂肪,所以产妇不仅不能节食,还要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每天必须保证2800千卡的热量摄入。

3、不宜多喝浓汤

产妇产后多喝高脂肪浓汤,不但影响食欲,还使人体发胖,体态变型,并且使乳汁中的脂肪含量过高,致使新生的宝宝不能耐受和吸收而引起腹泻。产妇适意喝脂肪适量的清汤,如蛋花汤、鲜鱼汤等。

4、不宜吃辛辣温燥食物

辛辣温燥食物可使产妇内生热,产妇因此上火,出现口舌生疮,大便秘结及痔疮等。给宝宝授乳的妈妈有内热,能够通过乳汁影响婴儿,使宝宝体内也生热。因此,产妇饮食宜清淡温和,特别在产后5-7天之内,应以米粥、软饭、面条、蛋汤等为主,不要吃大蒜、辣椒、韭菜等,更不要饮酒。

5、不宜多食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份是谷氨酸钠,母乳在摄入高蛋白饮食的同时,又多食味精,大量的谷氨酸钠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与宝宝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不能被机体吸收的谷氨酸锌,从而引发宝宝发生急性锌缺乏。锌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可以改善食欲并促进消化功能,若是缺锌,则会使舌上的味蕾受累而影响味觉,并导致厌食。缺锌还能使宝宝发生弱智、暗适应异常、性晚熟、成年侏儒症以及生长发育缓慢等病。在分娩3个月内,乳母食用的菜肴应注意不要多加味精。

6、不宜立即服用人参

不少产妇在产后为使自己迅速恢复体力,立即服用人参,这样做对孕妇健康有损害。人参中含有人参唣甙、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血管有兴奋作用,使用后会使产妇出现失眠、烦躁、心神不安等症状,影响产妇的休息和身体恢复。人参还会加速血液循环,刚刚分娩后的产妇内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损伤,会妨碍受损血管的自行愈合,同时加重出血。产后2-3周,若产妇产伤已愈合、恶露明显减少时可服用人参。产后2个月,若有气虚症状,可每天服人参3-5克,连续1个月即可。

7、不宜吃巧克力

产妇在产后需要给新生儿喂奶,如果过多食用巧克力,对哺乳婴儿的发育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是因为,巧克力所含的可:可碱,会渗入母乳并在婴儿体内蓄积,能损伤神经系统和心脏,并使肌肉松弛,排尿量增加,结果会使婴儿消化不良,睡眠不稳,哭闹不停。产妇整天在嘴里嚼着巧克力,还会影响食欲,使身体发胖,而必需的营养素却缺乏,这当然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产后恢复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盆底肌修复

在怀孕和分娩的过程中,盆底肌受损是不可避免的,虽然说盆底肌能够自我修复,但是在短期内是无法自然恢复的,且不能恢复到孕前状态。

盆底功能的损伤是很难够自愈的,如果妈妈们不做任何盆底康复训练,分娩后遗症(漏尿、子宫脱垂等)迟早会找上门来,等到上了年纪之后,就不是单纯做盆底肌修复这么简单了,要面对的就是手术台。

所以为了避免分娩后遗症加重,妈妈们一定要尽早做盆底肌修复。可以在手机里下个G动,过了产褥期,跟着上面做凯格尔运动,修复盆底肌,改善漏尿、子宫脱垂的问题。

2、脸上的雀斑

一旦妊娠,皮肤的色素沉着就增强了,平时月经期也能多多少少见到这种倾向。平素不太显眼的老年斑可以清楚地显现出来。乳头周围和下腹部的肌肉(正中线)等处,一般也都变得发黑了。产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色素沉着会自然消退。所以并不需要担心。

3、乳房

乳头的颜色变得深了,对此也不必着急。宝宝长大不吃母乳了,乳腺渐渐就会变小,乳头的颜色也就自然而然地变浅了。但是,如果多次生孩子,则会有一部分色素会残留下来。

还有的人,乳房过度发育,也会在一次妊娠分娩之后乳房即呈下垂状。为此着急也无济于事的。

4、头发的保养

如果分娩经过顺利,一般从第1周就可以洗头发了。这还要看产妇的健康情况和家庭的卫生设备如何。保持头发清洁很重要。头发一脏,人就没精神了。

在家洗头发的时候,用洗发香波揉搓之后要好好冲洗,用毛巾仔细擦去污物,然后再涂护发素,水冲干净,最后仔细用毛巾擦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