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瞎捂,有临界温度!乱穿衣的季节,娃最要保暖这个部位!

文 / 科学家庭育儿
2019-03-07 18:42

科学家庭育儿

解决1000万家庭99%的育儿难题

哄睡故事——搬家来自科学家庭育儿00:0004:25

【科大大独家出品,爱我就把我转

今早,醒来的方式有点儿特别:给冻醒了!!

俗话说:“打了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天冷天气。”这不,冷空气突然“搞事情”,刚刚分手没多久的秋裤又被默默地翻了出来......

一到换季,家里就隐约有一股火药味:老人担心穿少了会生病,宝妈怕穿多了捂得慌......

那么,“春捂秋冻”靠谱吗?“春捂”就是要从头包到脚吗?怎么给宝宝穿衣少生病?

“春捂”不等于“瞎捂”

“春捂”,有一定道理!

我们说的“春捂”,就是不要因为春天来了,就早早地脱掉冬装换上春装。

初春的气温不稳定,今天升温,明天降温,中午升温,早晚降温,衣服减得太快,免疫力低时,感冒病毒就会乘机而入

“春捂”,要捂对位置!

一般来说,日夜温差大于8℃是“春捂”的信号,外出时要“重局部”。

① 肚子要保暖。肚子受凉,很容易导致腹泻,所以晚上睡觉时要穿好小肚兜、小背心。

② 保护好手脚和耳朵。宝宝的循环能力较弱,到达四肢末梢的血液就会少,所以,要适当添加单品如帽子、围脖。

那么,宝宝的小脑袋呢?

注意,头部是主要的散热部位,捂得过于严实容易头晕、烦躁。所以,在风和日丽的春天,保持头凉,让宝宝神清气爽。

那你说,怎么判断宝宝穿得刚刚好?

一个动作判断宝宝冷热

我们常说“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宝宝的新陈代谢旺、活动量大,要比大人“抗冻”。

而老人的新陈代谢较慢,觉得刚刚好时,宝宝可能已经热得受不了......

所以,判断宝宝冷热,不能全凭感觉!

最靠谱也是最简单的一个动作,那就是——

➤ 摸手脚?错啦!

事实上,宝宝的心脏功能较弱,到达四肢末梢的血液就会少,所以,有时候就算身体很温暖,手脚一般都是偏凉的。

➤ 摸后颈?才对!

后颈处才是宝宝准确的“体温计”。

如果脖子温热,皮肤又是滑滑的,说明宝宝穿得刚刚好;而如果发烫或发凉,那就表示穿多或该加衣了。

宝爸妈也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表现来判断,比如,脸色是否涨红、精神是否烦躁等。

好纠结,怎么穿才能舒服不生病?

敲黑板,重点来啦!

❒ 最流行的洋葱式穿衣法

洋葱穿衣法,顾名思义,穿衣要像洋葱一样,一层层添加或脱下。

这样多穿几层稍薄的衣服,不仅保暖效果更好,宝妈还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天气冷,容易套,天气热,方便脱。

具体怎么叠穿呢?

里层是材质柔软、透气且排汗功能好的内衣

中层的话,外貌协会可以尽情发挥,毛衣、开衫、卫衣、马甲、背心等保暖衣服都行;

外层则是防风防雨的风衣、斗篷、棉衣等。

❒ 让时尚感up的单品用起来

用好配件会很加分哦!

帽子:外出时,最好给他戴上轻便透气的帽子;再配上围巾,不仅实用还很洋气;

小马甲、小背心:穿脱方便,既能做好腹部、背部和肩部的保暖,又不影响手臂的活动;

斗篷:在室内,可脱剩中层或里层,而在室外,起风或天冷时,穿上斗篷,挡风又拉风;

盖毯:推婴儿车时,还可以用盖毯做加减法。

宝宝容易出汗怎么破?

事实上,宝宝出汗本来就比成人多。

① 玩耍后出汗:及时擦干,不要让风直接对着出汗的宝宝吹。

② 睡觉时出汗:多是穿盖太多,在宝宝入睡前,少盖点被子,等宝宝睡熟,再适当增加。

③ 头部、后脑勺出汗:这是常事。宝宝大了,这种情况会逐渐消失。宝宝夜里易出汗,可以在头下垫块毛巾,保证枕头干爽。

随堂考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宝宝冷不冷,摸后颈就对了

B 宝宝玩耍后出汗,要及时擦干

C 春季传染病多,还是不出门了

答完题不算完,别忘了右上角转发↗↗Hi 更多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