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话有障碍,也许是辅食添加错了!

宝宝三四岁了,还总把“哥哥”喊成“多多”……
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
请跟好妈一起念:
大西几!小凶许!大脑斧!
梅发怒!小福泥!小海疼!
发福蝶!大鸡居!强颈怒!
大带许!大穷猫!大乌堆…
用“萌萌哒”的宝宝口吻说话,莫名可爱。
可是如果宝宝到了三四岁,依然念不清楚,把“哥哥”喊成“多多”,爹妈就该着急了。
在“长江国际儿科医学发展论坛”上,专家发言令“经验丰富”的好妈都瞪大双眼:
纳尼!宝宝学说话有障碍,竟然与添辅食有关?
武汉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治医师刘华说,的确是这样,添加辅食不仅能增加营养素的含量、教他们学会咀嚼、训练他们向成人饮食过渡,还为了锻炼宝宝的舌头,刺激他们的发音。
每年,都有近600个3岁左右的小宝宝,因为吐字不清,到武汉儿童医院做检查。
除了极少数是因病影响发音外,绝大多数都是健康的宝宝。
追问他们生活方式后发现,这些宝宝小时候,要么添加辅食太晚、要么辅食制作太精细,对舌头锻炼不够,错过了学习构音的重要“里程碑”,导致发音不正确,需要人为训练和按摩,学习正确发音。
简单喊两嗓子
十多个“帮工”协作
有些“话痨”宝宝,成天小嘴巴说个不停,惹得妈妈心烦。
不过,宝宝和妈妈都没有意识到,发出每一个声音,可能需要多达十几个“帮工”协作。
刘华大致还原了“发音”的复杂过程:
面神经运动纤维→指挥宝宝做好说话的面部表情
舌咽、迷走神经→指挥宝宝先咽个口水
三叉神经运动纤维→协调咀嚼和张嘴动作
舌下神经→负责全程调动舌肌运动
肺→负责往咽喉部位输送气流
下颌→掌管嘴巴的开合
舌头→上下左右运动
软腭→闭锁鼻咽腔
嘴唇→开闭口腔
牙唇、咽腔、鼻腔……→ 负责调音
怎么样,没想到有介么复杂吧?!
就像《头脑特工队》,都有不同的小人儿掌管你的喜怒哀乐,而他们每一个分支下,其实也有分工,并有专门的神经系统各司其职。
辅食的重要意义
锻炼舌头、学会发音
食物居然会影响发音?why?
原来,为了咀嚼、吞下这些不同质地和性状的辅食,宝宝们用尽全力,调动口腔各部位来配合:
①食物进入口中,舌头前半部分先搅拌
②舌尖前部上举,将食物压缩、推送至咽喉部位
③形成咽反射,软腭闭合、气管闭合
④下颚固定,食物到达咽后部,在舌根部肌肉的挤压下,进入食道
⑤进入食管和胃
你看,调动口腔、咽喉部位的全部器官,才能完成进食的流程。
也就是说,口腔功能越来越完善、配合越来越默契,发音时才会“随心所欲不逾矩”。
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
4~6个月
那么,什么时候最适合添加辅食?
很多书中说是6个月以后,正确答案是,不一定非要坚持等6个月以后才添加辅食。
最佳开始时机是4~6个月,具体要看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
开始添加辅食的信号:
体重比出生时增加1倍(有营养需求)
基本会坐(重力帮助食物下行)
头竖直稳定(口腔咽喉做好准备)
双手互玩协调性好(左右大脑发育好)
食谱对宝宝影响大
科学育儿干货!
刘华医生说,宝宝发育有很多重要节点,被称为发育“里程碑”。到了恰当的阶段,顺应宝宝的成长发育,自然习得恰当的技能,是最理想的成长节奏。
如果错失了这些重要节点,只能后期设法弥补。但效果是未知的。
具体到发音这方面,不同月龄、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食物品种不同,锻炼到的口腔部位不同,则会影响他们今后不同的发音部位。
举个例子
二宝拉着大宝的手,开心地喊:“多多!多多!”
可以推断,二宝的舌根部位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在喊“哥哥”时,舌根部无力,改由舌尖部发力,于是哥哥就变成了“多多”。
如何根据宝宝的成长节奏,科学添加辅食呢?好妈上菜了~
0~6个月
宝宝刚出生,只会吃奶,主要进食品种为液体。只要舌头上举,就能让乳汁进入口腔、流入咽喉。
因此,他们最先得到锻炼的是舌尖,这将影响他们发这些音:
舌尖中音:d t n l
舌尖后音:zh ch sh r
适宜食物:主要是母乳,其次是配方粉
4~6个月
这一阶段开始适时、适量、适度地添加食物。可尝试给宝宝添加泥糊状辅食,首选是婴儿米粉。
食物质地变得稠厚,需要用舌面部挤压,这个阶段,可锻炼舌面,将影响宝宝发这些音:
舌面音:j q x
舌尖中音:d t n l
舌尖后音:zh ch sh r
适宜辅食:首选婴儿米粉5~10克,连续使用并观察5~7天。从1/4个蛋黄开始、1阶段菜泥或果泥15~25克。
7~9个月
宝宝开始添加动物性食物,如鱼泥、肝泥、骨泥或肉泥,学会碾碎食物。
食物质地更稠厚,颗粒状更明显,需要舌面部与硬腭挤压、摩擦食物,舌根用力将其咽下,可锻炼舌根,将影响宝宝发这些音:
舌根音:g k h
舌面音:j q x
舌尖中音:d t n l
舌尖后音:zh ch sh r
适宜辅食:2阶段鱼泥、肝泥、骨泥或肉泥;米粉,蛋黄泥半个或一个;2阶段菜泥或果泥。
10~12个月
宝宝食谱更广泛,食物颗粒更大,开始吃水果泥、蛋泥,并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他们要学会咀嚼,充分锻炼到口腔所有部位,为准确发音打好基础。
这个阶段将影响宝宝发这些音:
舌尖前音:z c s
舌根音:g k h
舌面音:j q x
舌尖中音:d t n l
舌尖后音:zh ch sh r
适宜辅食:水果泥,3阶段纯鱼泥、肝泥、骨泥或肉泥。自制稠粥或面条加入碎菜。米粉、全蛋泥半个或一个等。
12个月以后
宝宝食谱基本与成人一致,只是制作更精细、颗粒更小。
这个阶段,家长要培养宝宝自主独立进食,他们需要自己控制嘴巴的开合、用舌头搅拌食物、咀嚼和吞咽。为宝宝今后发这些音做好准备:
唇音:b p m f
舌尖前音:z c s
舌根音:g k h
舌面音:j q x
舌尖中音:d t n l
舌尖后音:zh ch sh r
注意:宝宝成长的每个阶段,奶量也要尽量达标。
辅食添太晚太精细
会影响宝宝学说话
WHO说了,建议宝宝吃母乳到6个月,这之前不用喝水也不能添辅食!
带娃奶奶 WHO是哪位?我儿子4个月就开吃米糊,现在长得多壮实!看我悄悄给我大孙子添辅食!
伢造业!还不到1岁,哪能吃那么大块的菜叶,就要给他打“糊糊”吃,更好吸收。

婆媳一起带娃,在育儿方面总是有很多矛盾。
有时候,年轻人对新知识掌握得多,说得更有道理;有时候,老人家的经验也并非一无是处。
不过,上面这对婆媳,对添加辅食的看法,都有误区。
开头我们有提到,每年有近600个宝宝因为吐字不清,到武汉儿童医院做检查。这些宝宝大多在3岁前后,他们小时候要么添加辅食太晚、要么辅食制作太精细,导致发音部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
所以,根据宝宝的年龄、生长节奏适时来喂养,才能营养均衡,所谓的“赢在起跑线”吧~
又涨姿势啦,宝宝处在这一时期的妈妈们千万别大意哟~
本文由武汉儿童医院专家审稿,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