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这样说,孩子越反感!亲子沟通4陷阱,你中招了吗?
亲子沟通是门艺术,话说错了,可能说的越多,孩子越反感;说对了,只需要简短的一两句话,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武汉大学刘亚敏教授再次做客亿童学园·大咖有约,为我们带来“如何做到有效沟通”的干货内容。小编听完受益匪浅,将刘教授讲授的部分内容提炼为下文的4个沟通陷阱及对应的正确方法,一定能够带给您启发!(如果您已经购买亿童情商智商课程,点击下方小程序,观看完整课程!课程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在今明两天更新哦~)

1.否认孩子的感受
父母无法共情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觉得自我价值感低,自己的感受不被理解和重视。
“上学好累啊!”
“你应该感到幸福,我们小时候还要干重体力活呢。”
更适合的方式 ↓↓↓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并要向孩子确认你的理解与他的感受是否一致。当然,如果你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比如上面那个例子中,家长可以结合自身经历这样说:“初中时有一段日子,我的数学和物理学得很辛苦,那段日子总觉得上学很累,不想去学校。好在后来慢慢调整了心态,一个一个的知识点自己吃透,成绩有了起色,才缓解了。”
2.过分控制孩子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拿出所谓对孩子好的理由,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操纵孩子,企图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控制孩子。
“妈妈,我想再玩五分钟后去洗澡,我的城堡只差最后一点了。”
“不行,洗澡水都放好了,再过会儿水都凉了。你非要让我发脾气吗?”

更适合的方式 ↓↓↓
案例中家长可能“赢了”孩子,但其本质是用控制、惩罚等手段战胜了孩子,在这类高控亲子关系中,孩子并没有收获真正的平等与尊严。再玩五分钟的要求并不过分,父母还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培养孩子信守承诺的品质。
3.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帮忙出主意
当家长觉得自己比孩子高明、或者小瞧孩子的能力时,就特别想帮忙。
“呀,皮球掉沙发下面去啦!”
“你手那么短,自己爬下去拿怎么拿得到,去找个衣架来。”
更适合的方式 ↓↓↓
总是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其实剥夺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应该提出一些启发式的问题:“那现在应该怎么解决呢?”用这类问题去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在多次的尝试中激发出孩子创造力,并最终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收获成就感和自信心。

4.凌驾于孩子之上的权威
在家庭生活中追求家长至高无上的权威,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无条件的服从。
“不要跑这么快,会摔跤的!”刚好孩子被路边的一个石头绊倒了。
“看吧看吧,我就说跑太快会摔倒,下次要听奶奶的话,知道了吗?”
更适合的方式 ↓↓↓
当家长把自己看作权威代言人的时候,无形中会让孩子产生非常不好的自我认知:在生活中,我永远是被动的、弱小的、自我价值感匮乏的。
长期处于权威高压下的孩子,会变得自卑懦弱、不敢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缺乏独立性,习惯于依赖别人。如果再遇见案例中的情况,不妨这样跟孩子说:“宝宝摔得厉害吗?是被绊倒了,还是鞋子太大了?”引导孩子主动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良好的亲子沟通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和关心,孩子才会乐于和父母分享更多自己的想法,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孩子也才收获自身的价值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