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谣言太多,急需打假的一定有这10条!
初为父母,都想给到孩子最好的,但面对新生命的到来总有一点那么不知所措,面对铺天盖地的“育儿指南”不知如何辨别,很可能无意中因相信了某个“谣言”,就把孩子带入“坑”里了。
这些“谣言”,可能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过时且错误的建议,也有的可能是商人贪婪的陷阱……咱还真得练就火眼金睛,好好鉴别呢。
今天是3.15打假日,这些谣言也一起来打一打吧。

1、配方奶要喝到三岁?
错,一岁以后也可以喝纯牛奶。
理由:
6个月以内,配方奶是宝宝的全部口粮,1岁以内,配方奶是宝宝的主要口粮,但1岁以后,配方奶的地位就退居其次了,因为宝宝的营养主要来自一日三餐,奶是补充食物。
奶的选择可以有多种,包括纯牛奶,酸奶,奶酪等等。
当宝宝已经能正常吃三餐的时候,奶作为补充食物,主要是补充蛋白质和钙,这两点,很多奶都可以满足了,包括纯牛奶,酸奶。而配方奶就相当于一种复合营养强化食品,并不是所有宝宝都需要这样的复合营养,而且大多3段以上的奶为了让孩子爱喝,口味会偏甜,容易让孩子养成重口味,从而对淡口味的饭菜失去兴趣,如此就得不偿失了。

2、母乳在6个月以后就没有营养了?
错,母乳在任何时候营养价值都是最好的。
应该说,宝宝在6个月以后,光喝母乳营养就不够了,得加辅食,而不是6个月以后就没有营养了所以得喝配方奶。
母乳的营养成分,确实会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和饮食的改变而有所变化,但它是根据宝宝的需求发生的微量变化,并不是“没有营养”了,母乳里所含的活性营养成分是配方奶如何也比不上的,不论什么时候,母乳的地位都无可替代。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为了让宝宝更健康发育,母乳喂养可持续到2岁。

3、爱出汗是因为缺钙?
不完全对,大多时候都不是因为缺钙。
宝宝新陈代谢旺盛,皮肤含水量较大,皮肤表层微血管分布较多,对环境温度更敏感,温度一高,或者活动量大了,就会表现为多汗,这是正常的。
但也有异常情况,如果宝宝是缺钙,或者缺vd,就可能引发交感神经兴奋,汗腺被异常打开从而表现为大量出汗,是否缺钙可用排除法,宝宝从出生起是否有补vd?每天喝的奶是否足够?辅食是否均衡足量?是否有其他缺钙症状?……综合判断是否缺钙引起。

4、牛奶不能空腹喝?
不完全对,只有乳糖不耐受才不建议喝牛奶,更不宜空腹。
说牛奶不能空腹的理由是浪费蛋白质,但这理由站不住脚,牛奶里不光有蛋白质,还有糖、脂肪、维生素等等,人体也不是摄入蛋白马上把蛋白当成热量去消耗,而是先消耗糖和脂肪,空腹不能喝牛奶是世纪谣言!
平时给宝宝完全可以先早上喝一杯鲜奶,再隔一段时间吃早餐,并不影响身体健康。
但如果有乳糖不耐受,喝了牛奶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空腹喝症状更明显,那么建议这种情况改喝酸奶,或者服用乳糖酶。

5、给宝宝吃核桃油可以补脑?
只能说对一点点。
说核桃油补脑,外行认为是“以形补形”,懂的人会知道是因为它含有亚麻酸,那么核桃油是否补脑要明白两个问题:
1、亚麻酸真的补脑?
2、核桃油亚麻酸含量高?
第1,亚麻酸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是促进大脑和视力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科学研究证明,ω-3脂肪酸约占大脑组织脂类物质总量的20%,占视网膜中脂类物质的40%。严重缺乏亚麻酸将影响婴幼儿、儿童大脑及视网膜发育迟缓,注意力不能集中等。
所以,亚麻酸确实有“补脑”作用,但是如果孩子亚麻酸摄入是足够的,额外的补充也并不会让孩子更聪明哦。
第2,核桃油约含10%左右的亚麻酸,比普通植物油高一些,但是这个含量其实很一般,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都含有55%以上的亚麻酸呢,要说补脑,它们比核桃油要强大的多,很多宝妈买着昂贵的核桃油,其实性价比很低。

6、宝宝没长牙就不能吃辅食
错,宝宝吃辅食不应以是否出牙来定。
这是因为,宝宝即使还没有出牙,也能用牙床处理食物,牙床里包裹着未冒出的牙齿,其实是很坚硬的,完全可以通过碾压处理比较柔软的食物。
吃辅食的时间,不应晚于6个月,不论宝宝是否出牙,都应该添加,并且在适应糊状食物后要及时添加固体食物,如果还没有出牙,避免给坚硬的脆性大的,像熟香蕉条、软的蔬菜饼、细嫩的鱼肉,都是可以吃的。

7、不拉大便是上火了?
错,没有任何依据证明是“上火”,“上火”就是个“框”,不能不分情况全部扔到这个框里去。
宝宝不拉大便,可能性比较多,如果是6个月以内,原因可能有:喂太少?人为增加奶粉浓度?额外补钙?母乳妈妈纤维类食物摄入太少而高蛋白吃太多?奶粉本身不容易消化?或者也可能是对母乳吸收好,产生的便便残渣少,不管啥原因都跟“上火”没关系的。
如果是6个月以上便秘大多跟饮食有关,可能是对某个新食物不耐受,或者蔬果杂粮吃太少缺乏膳食纤维、水喝太少、菌群失调等,如果从一开始就很难排便,也可能是先天肠道蠕动就比别人慢,严重的还有可能是巨结肠,得赶紧就医了。
8、给宝宝吃太杂了对肠胃不好?
不一定,要看是怎么个杂法。
人是杂食动物,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满足人体发育的全部营养需求,必须通过多种食物的组合,才能保证人体机能的健康运转,所以吃杂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比如这份幼儿膳食宝塔,宝塔注重的就是食材搭配的全面性和均衡性,一眼望过去不就是一道“大杂烩”,把不同食物杂着吃,才能让身体得到需要的营养。
是不是好消化,不在于种类多少,而在于食物本身、食物的加工和烹饪方式。
比如同样的瘦肉,清蒸比爆炒好消化,爆炒比煎炸好消化,煎炸比腌制或者多次加工的好消化……
比如鸡蛋,蒸蛋羹比煮蛋好消化,煮蛋比煎蛋好消化……
不同的食物放在一起,假如全部都是好消化的,就不能认为在一起就变得不好消化了。如果是吃了炸鸡腿,又吃薯条冰淇淋,这么个杂法肯定对肠胃伤害很大。
真正对肠胃不好的,是对食物多种加工,而不是事物本身,多种有营养的健康食物杂着吃,才正是健康的吃法。
9、宝宝红屁股是纸尿裤选的不对?
不完全对,大多时候都跟纸尿裤无关。
宝宝红屁股,主要是因为尿便含有氨类刺激物,尿便在PP上停留越久对皮肤伤害越大,越容易红屁股,所以预防红屁股的关键是在宝宝排便排尿后及时更换纸尿裤,保持屁股的干燥,及时涂抹护臀膏或者消炎的油以隔离尿便对皮肤的刺激。
也有的劣质纸尿裤,透气性不够好,会更容易导致红屁股,但一般只要更换及时,做护臀处理,基本都不会,考虑别的原因。

10、宝宝生病了只能喝粥?
错,只要生病了还能进食,就没必要只喝粥。
很多家长都以为生病需要“忌口”,但又不确定到底哪些能吃,干脆就只喝粥,结果是病一次瘦好几斤,不夸张的说,宝宝们这都是饿瘦的呀!
生病期间,身体的能量都集中用于抗病菌了,用于消化的减少,消化能力确实会减弱,所以大多宝宝都会食欲下降,但消化减弱不代表只能消化米粥,平时吃的食物都能吃,至于愿不愿吃,吃多少,由宝宝自己决定,不同个体不同病情都有差异的。
只需要做到,生病期间不轻易尝试新食物,不给加工零食甜饮,平时吃过且接受很好的食物就大胆吃吧。
谣言还有很多,比如喝豆浆会性早熟,咳嗽咳久了会变成肺炎,发烧会烧坏脑子,有眼屎是上火,绑腿可防止o型腿,骨密度低需要补钙……都是不科学的说法,咱不能听到有人说马上就信了,得去分析背后的原因,保持怀疑态度,要不怎么说,谣言止于智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