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夜哭郎”,六招轻松搞定别迷信!
新爸比小郑这两天正经历“甜蜜的负担”,儿子毛毛出生半个月了,这几天不知道怎么了白天呼呼大睡,每天晚上三更半夜里大哭,抱着也不是,放下也不是。毛毛奶奶说,孩子可能是“撞邪”了!毛毛爷爷说奶奶迷信,这压根就是白天睡多了!全家人意见不统一,被小宝宝闹得人仰马翻、精疲力竭。小郑每天白天上班、夜里帮着哄孩子,十足一个标准好奶爸,无奈中小郑在办公室吐槽:“天灵灵,地灵灵,儿子别哭行不行!?”话说回来,小宝宝夜哭到底是什么原因?是真的生病了?还是另有蹊跷?老人的“撞邪”之说到底有没有道理?怎么样才能改变小宝宝夜哭的情况?
昼夜颠倒睡多了
专家表示,睡眠充足的孩子长得高。人体一旦缺乏生长激素就导致生长停滞。
生长激素在晚上熟睡时分泌量最多,宝宝夜啼时间一久,势必减少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生长发育。
专家提醒,胎儿没有昼夜的概念,出生后要面临白天与夜晚的分别。如果宝宝在母体内习惯晚上活动,出生后就会白天睡觉,夜晚活动。当宝宝白天睡得过多时,夜间就会哭闹不止。所以最好为宝宝建立白天和夜晚的概念。
专家指出,新生宝宝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受外界声光等刺激,引起突发哭闹。家长在到晚上调暗灯光,尽量保持环境安静,让宝宝产生夜晚认知,养成在夜晚睡觉的习惯,这样可以逐渐将宝宝的生物钟调回正常。

“肠绞痛”症候群
专家表示,肠绞痛是一种“症候群”,由许多因素不协调引起的,常发生在三个月以内的新生儿。
无论宝宝是头胎还是二胎,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这种情况都很普遍。随着宝宝发育的逐渐成熟,肠绞痛的情形自然就会逐渐改善。
专家分析,3个月以内的小宝宝,肠壁的神经发育不成熟,容易造成肠道蠕动不规则,部分肠道蠕动较快,部分蠕动较慢,纠结一起而导致痉挛疼痛。
宝宝消化道里用于分解食物的消化酶还很少,消化母乳或者配方奶里的蛋白质时,可能会造成肚子胀气疼痛。
专家提醒,有时候小宝宝一阵阵长时间的哭闹是一种情感发泄,他们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还不能很好地处理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因素,让他们哭闹不止。

对付小小“夜哭郎”,专家给你给你几大绝招
01 补充益生菌
专家表示,芬兰一项研究表明:益生菌(LGG)有助于缓解婴儿因肠绞痛引起的哭闹。益生菌可以平衡肠道菌群,促进肠道毒素排出,帮宝宝打造健康肠道环境,使宝宝健康成长。
02 规律宝宝睡眠
专家表示,新生儿不会像大人那样一觉睡到天亮,白天保持室内光亮,不要避讳宝宝睡觉而故意将声音放低。室外温度合适带宝宝到户外活动。

03 夜间哭闹别急着抱
专家提醒,爸妈抱宝宝,有时会让孩子彻底醒来。晚上宝宝哭闹先找准原因,先轻轻拍拍、哼轻柔的曲子,最后才抱起来哄宝宝。
04 轻揉宝宝腹部
专家表示,妈妈们可以先搓热双手,然后在手上涂一层婴儿润肤霜或者婴儿油,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揉宝宝的小肚子,有助于排除肠道内的气体。
05 用襁褓包裹宝宝
专家提醒,用小被子将宝宝轻轻包裹起来,被包裹的感觉可以使宝宝找回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身体上的不适会逐渐减轻,慢慢安静下来。
06 尝试换个环境
专家提醒,很多妈妈发现,自己搞不定的小人儿,带到医院,竟然呼呼睡得正香,或索性交给爸爸,竟然在爸爸的怀抱里很快就停止了哭泣。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