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不好影响智商和情商!世界睡眠日教你3招解决孩子睡眠问题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2019年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有62.9%的儿童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睡眠中心罗杰主任表示:熬夜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失眠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危害。
菁菁晚上的睡觉时间是9点上床睡觉,最迟不能超过9点半入睡。平时都执行得还不错。但是 自从我和她两人在家里,她要和我一起睡之后就打破了。
开始是希望我讲故事,后来我晚上事情太多了,就让她拿着手机听故事,后来却发现她9点上床可以一直听故事听到快11点才睡着,而晚上睡得晚导致她早上也起不来。
前两天我把自己的作息调整和她同步,9点半时陪着她睡觉,果然发现这小妞我陪着睡很快就睡着了。
主要也是我平时出差多,回来了孩子需要补偿,所以需要我陪睡。
所以晚睡的家长也容易养出晚睡的孩子。这种影响其实从怀孕就开始。我怀孕时每天10点半之前睡,所以菁菁小时候睡眠很不错,带着她一点都不累。

经常有妈妈问菁妈:为什么孩子晚上都不睡觉,我就会先了解妈妈自己在怀孕时晚上有没有10点半前入睡,这些妈妈怀孕时大多是12点后才睡的。孩子晚睡在胎儿期就形成了。
其实婴儿在出生前,睡眠状态就已经形成了,6-7个月胎儿就已经出现快速眼动睡觉(活跃睡眠)而到了8个月左右,胎儿的非快速眼动睡觉(静止睡眠)情况也开始建立了。所以妈妈到了孕晚期一定要尽量早入睡。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我们一起来扒一扒宝宝睡觉的这些事。
01、宝宝要睡多久?出生后第一周:
没有白天和黑夜,除了吃和拉就是睡,一天要睡16个小时左右,而且一觉睡得很短,经常妈妈上到厕所还没回来又醒了 。
有时孩子就是喝奶累了就睡一会,一会好像没吃饱,饿了又醒了。
满月之后:
每天睡眠的时间大概是14个小时,开始在晚上睡得更久,而白天也会偶尔玩一会了。
3个月:
每天有13个小时是在睡觉,晚上睡大概8个半小时,白天睡个4个半小时分3-4次睡。
当然就像我们大人周末喜欢晚上熬夜,白天补觉一样,偶尔孩子也会在大晚上不睡觉,而改为白天睡。
6个月:
一天睡12个半小时,晚上为主,这时候不少孩子已经可以睡整觉了,也就是晚上不用时时起来 喝夜奶了,一般晚上可以连续睡上5个小时以上了。白天还要睡3次这样。
这时候如果孩子还是频繁的夜醒,家长就要想办法训练孩子晚上睡整觉了。

9个月:
睡眠开始比较平稳,每天大概睡12小时,白天睡上2次,到了9个月孩子学会着爬,学会和妈妈玩了。所以睡觉和清醒的时间是一半对一半。
1岁:
每天睡12个小时,清醒的时间更多了,要学说话要学走路,还要吃东西,所以孩子很忙。
开始晚上睡得更安静,有些孩子晚上可以连续睡上7个小时以上。晚上会睡9-10个小时,白天睡1-2次。
1.5岁:
每天睡11个半小时,晚上会睡九个多小时,白天会睡1-2次
2-3岁:
睡11个小时,以晚上睡眠为主,白天大概睡一次。
4岁:
睡11个小时,孩子如果白天睡了2个小时,一般晚上就睡9个小时就够了,如果孩子白天没睡觉,那么晚上就会睡上11个小时。
5岁以后:
睡近11个小时,这时候孩子睡眠比较规律了,很多孩子不需要再睡午觉了。我们家菁菁现在就是这样,周末在家基本不睡觉,而平时在幼儿园也是时睡时不睡,老师说大家都睡了,她自己在那里自言自语。
如果白天不睡觉,晚上一般9点就睡着了。
以上是孩子睡觉的时间表,但是这个时间表并不是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正如我们说孩子的1岁时身长是76厘米,但是事实上有些孩子没有这么高,有些孩子比这都要高。
睡觉时间也是一样的。我们不能仅仅从睡觉时间来看孩子是不是睡够了。

菁妈出去给妈妈讲课时,讲到孩子的睡觉问题时就会问妈妈以下几个问题:
1、你会不会带孩子出去,一上车就睡觉?
大多数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是非常开心和兴奋的,当然如果车程远,时间久,孩子小睡一会是没问题的,因为在车的震动下孩子会比较容易睡着。
如果孩子晕车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睡眠的特点:比如我们家菁菁因为晕车,每次坐超过一小时的车都会哭闹不止,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只要是第二天要坐车的,前一天我就会让孩子少睡两个小时,让孩子上车哭闹一会就睡过去。这样对她对我来说都要舒服一点。
2、每天孩子的都需要你三催四请才起床,而且起床气很重,先要哭闹一番,提出诸多要求,让妈妈满足了才起床。
小姑的儿子要上小学了开始作业模式,因为做事比较拖拉,每天晚上要到11点才睡觉,第二天起不来,都要妈妈叫几点才起来,起床还是妈妈抱才可以。
3、白天玩耍的时候动不动就会发脾气,或者玩一会又会打呵欠。
4、平时10点才睡,但是今天8点多就想睡觉了,或者是晚上吃饭吃着吃着就睡着了。
当然如果是小婴儿吃吃睡睡是正常的模式,一般到了1岁左右睡觉就会比较固定了。
如果妈妈说自己的孩子以上四个的其中一个,其实就代表孩子已经睡眠不足了。

孩子睡得好会有以下表现:
如果孩子每天上床和起床时间比较固定,睡觉时长也固定。每次睡觉自己醒来,醒来时精神状态好,不哭不闹。而且白天玩耍时神情也愉悦。那说明孩子睡得好的。
03、睡不好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1、影响身高体重
一次乡下开讲座,一个奶奶背着瘦瘦的孩子来听课,之后奶奶说:你说要喝奶,我这个孩子现在快2岁了,一个月还要喝四听奶粉,为什么都不长啊!
后来我了解到孩子白天几乎只喝一次奶,其他的奶都是晚上喝的,一天晚上要喝三四次奶,不喝就不睡觉。搞得奶奶带这个孩子自己都瘦了好几斤。
我告诉奶奶:到孩子2岁后白天喝二次奶这样就可以了,加起来有500毫升的奶就够了。晚上要让孩子睡好,对于孩子来说睡得好比吃得好更重要,更加可以长身体。
宝宝的长得高不高和生长激素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生长激素在宝宝进入深度睡眠后才会释放出来。
剥夺孩子的睡眠就相当于剥夺了他们的生长权。

2、影响孩子健康
我们白天吃进去的营养在晚上睡觉时才能更好的利用,如果宝宝经常睡眠不足,营养也利用不好。
睡不好人也没有精神,胃口也会变少,吃不好,消化不好,当然细菌病毒也很容易趁虚而入了。孩子就容易生病了。
3、影响大脑的发育
每一个宝宝都是大头孩子,0到6岁是宝宝大脑形成的关键时期。大人如果睡不好都会感觉第二天记忆力会下降,而孩子大脑快速发育更需要睡眠。
熟睡之后脑部的血液流量明显增加,更有利于促进脑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孩子智力的发育,经常睡眠不足则会破坏脑部海马神经区域(主管记忆的),所以睡眠不足对宝宝的记忆力破坏是不可弥补的。
有些宝宝是精力充沛的宝宝,每天睡得比较少却还是很有活力,吃得好玩得好,那说明也是没有问题的。这类宝宝可能因为爱学习,大脑处于兴奋的时间会比较多。
4、影响宝宝情商
还记得以前一个家长说自己的孩子经常发脾气,后来我了解到孩子经常换睡眠环境,而孩子比较认床,每次一换床睡眠就不好,孩子第二天脾气就更差。
睡眠不足会对大脑中产生积极情绪的海马体造成伤害,而人的情绪就会变得消极。
婴幼儿对于自己情绪的调控能力还有限,如果加上经常睡不好,那么就整天发脾气,发脾气习惯了孩子的性格自然不会太好。

1、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曾经在朋友圈上流行一种育儿的方法:孩子哭的时候不抱,不哭的时候抱。让孩子知道哭不好,不哭大人才喜欢。
后来很多心理学家抨击这种教育方法,要知道我们的孩子从温暖的子宫出来后,发现外面的世界一切都那么可怕:变化无常的温度,强烈的光线,空荡荡的空间。那种无助和恐惧,让他希望得到妈妈更多的关心。
国际儿童心理学家高岚教授:孩子在六个月前怎么宠都不过份。
菁妈建议家长对于六个月前的婴儿一定要多抱抱,抱紧一些最好让宝宝可以感受到在妈妈子宫时的那种感觉。
而六个月前的婴儿因为还没有断夜奶,建议可以和妈妈一起睡(当然如果爸爸不抽烟不喝酒,睡觉习惯好也可以一起睡)让孩子的鼻孔充满着妈妈的气息,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入睡。
一起睡也更方便夜间哺乳,不会太影响宝宝和妈妈的睡眠。
而到孩子六个月后生理上可以睡整觉了(一觉睡上五个小时),家长可以考虑分床不分房。在大床边上放个小床。
当孩子哭泣时可以先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她的,她是值得爱的。
2、良好的睡眠环境
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要合适。如果开了空调一般还要注意湿度要控制好,室内放加湿器或者是放水都可以。
小婴儿可以包个抱被,让孩子感觉自己是被温暖着的,大点的孩子要注意睡衣的舒适度。
晚上睡觉时不要开灯,灯光就影响孩子的睡觉。
宝宝的床不用太软,小婴儿不放毛绒玩具。
不要垫不透气的尿垫,否则孩子会热得睡不着。

3、固定的睡眠程序
每天临睡前提前一小时给孩子洗一个温水澡,温暖的水刺激皮肤让孩子回味到妈妈子宫里羊水的感受,让他安静下来。
洗完澡后给孩子喝奶,喝奶让孩子晚上睡觉时胃里有食物可以更好的入睡,而牛奶中的钙促进神经放松,而牛奶中的色氨酸,有助于体内合成五羟色胺,促进睡眠。
之后可以给孩子听一些放松的音乐,比如怀孕时听的胎教音乐。或者是一些白嗓音音乐甚至是一个在不断走动的钟表这些单调的声音可能更有利于孩子入睡。
之后妈妈可以用轻轻的拍着孩子让孩子从浅睡眠慢慢进入到深睡眠里。

菁妈寄语:帮助宝宝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智商和情商都大有好处。所以家长要关注宝宝的睡眠,养成健康聪明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