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想要爬行,家长该不该阻止?家长做法不同宝宝差别大
文/可馨育儿
宝宝想要爬行,家长该不该阻止?家长做法不同宝宝差别大

案例1:
沐沐已经7个月了,在床上可能躺的确实烦透了,妈妈察觉到她想用手、脚、膝盖并用,试图移动自己的身躯,可妈妈出于担心,感觉在地上爬容易弄脏身体和衣服,也不卫生,把她放床上吧,又担心她从床上摔下来,干脆把她固定在婴儿床中间,不让她动,这样自己就可以放心做家里的事务了。妈妈是放心了,也省事多了,可对于沐沐来说,可没有那么幸运,她只能像一只被困住了的小熊,乖乖地躺着,看着天花板,或扭动头部看看周围,和其他同龄宝宝爬来爬去的“享受”生活,只能观看了。
案例2:
曼曼和沐沐月龄差不多,她学会爬了,妈妈避免她从床上摔下来,在卧室铺满了可以拼在一起的垫子,这些垫子上还有知识和图案,妈妈任由她在垫子上爬来爬去,有时,她用小手摸摸图案上的小动物,有时把玩具放在垫子上玩,摆弄来摆弄去,曼曼特别开心,晚上也能美美地睡觉。

宝宝为何会这样
1、爬行是宝宝成长的关键阶段
很多宝宝出生后6-9个月就会爬行了,这是其独立自主活动的最初的形态,可让期认知范围得以扩展,强化其感知能力,让心理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有关心理学家表示,一个有的生长过程,重演了人类进化的所有阶段,从不中到陆地,从爬行到站立行走,每一个阶段都必不可少。可馨育儿说,对于案例1的宝妈,限制宝宝爬行的行为,这是有违生命成长的推进过程的。
2、爬行有利于让其动作更协调
宝宝到了7-8月时,会尝试使用双手、双脚、膝盖移动身体,并试图前行。刚开始把肚子贴于地面,向前艰难移动,能使用到的身体部位只有双手、胳膊肘。后来双腿登场,用手脚爬行越来越娴熟,也更自然了。直到学会通过手脚交替使用进行爬行。

宝宝爬行时,通常会昂逆流而上、挺胸、抬腰,四肢支撑整个躯干,平衡、协调前行。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宝宝可锻炼到胸部、腹部、腰部、四肢等各组肌群,使得肌肉更强健、丰满,帮助其后面的站立与行走。
宝宝爬行还可促进其眼、手、脚相互协作进行运动,有利于大脑发育。有关研究,把会爬与不会爬的相同月龄的宝宝做研究对比,会爬的宝宝更敏捷、更灵活、心境更好,有更强的求知欲,活力充沛。不会爬的宝宝则相反,他们很少接触到新鲜事物,通常会显得迟钝、呆滞,动作缓慢,易烦躁不安。
3、爬行可以扩充宝宝活动范围
爬行能够让宝宝积极探索,克服“距离”问题,接触自己有兴趣事物与人,可扩展、深化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为其智力开发营造良好条件。
宝宝由于爬行,其活动空间变大,也会碰到一些危险的东西,如插座、药瓶、水盆、开水、热饭等,都可能触手可及,这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小宝宝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他能看到,却不知道会带来什么后果。当宝宝会轻松自如爬行时,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

4、爬行可以让宝宝有好的食欲
相对宝宝而言,爬行仍是一项强烈的运动,消耗的能量也比较多。有关测定,爬行要比坐下来、躺下来消耗更多能量。这么说吧,爬行消耗的能量是坐起的1倍,是躺着的2倍。这们有什么好处呢?可让宝宝胃口更好,吃好睡香,对其身体发育比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