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感悟出:“青春期”是修复亲子关系最后的机会
我初学少儿心理时,有位老师说的话让我铭记至今:
(她对着一位孕妇学员)你来学,恭喜你,你学到的知识从现在起就能用到;
(她对着一位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你来学,恭喜你,你没有错过修复亲子关系的最后机会,等孩子成人后再想修复,那将是事倍功半、非常困难的。
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的爸爸妈妈华丽丽地错过了这个最后的机会。

01
一、先来侃侃12-20岁的发展任务。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来说,这个时期处于同一性发展时期。
大家先别担心看不懂,我一说大家就明白了。
同一性,指个体对自身及自己生活目标的意识。
说简单点,就是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将来可以做些什么”等这样的问题。
同一性发展得好,孩子就会形成忠诚的品质,发展得不好,就会形成角色混乱的状态。
明玉的这个阶段经历了母亲卖掉了她的房间,并且说出不靠她养的话,让她伤透了心。

并且,在她的原生家庭里,母亲一人独大,父亲唯唯诺诺,保护不了她。

明玉的妻子角色、母亲角色是混乱的,所以很难进入一段婚姻。
上帝关上了门,却会另开一扇窗。
明玉也遇到了贵人——她的师傅。

于是她对师傅非常忠诚,就算其他企业来挖她,她也不为所动,非常坚定地站在师傅一边。
她的职业生涯是忠诚的。
二、再来说说明玉青春期的情绪发展。
明玉的情绪在这个家里,大多是压抑的,过得很憋屈。
眼睁睁地看着母亲给哥哥们夹鸡腿,似乎餐桌上母亲看不到她这个人。
父亲想偷偷摸摸地夹给她,她又看不上。

亲密关系就是这样:我自己有手,自己会夹鸡腿,可是,我就是希望妈妈能够一视同仁地对待我们兄妹,能给我夹一个鸡腿。
对明成,明玉经常会表现得很愤怒,她对二哥的愤怒实则来源于对母亲愤怒的转移,她怨恨母亲,但又爱着母亲,只好把怨气发在不识时务的二哥身上。
但母亲每次都会维护二哥,她失去了最后的一个宣泄的渠道,愤怒再也压抑不住,喷薄而出。
青春期的孩子有个最需要重视的特点,就是“易激惹”。
明玉和母亲大吵一架,就是在这一次吵架后,她再也没有回家。
在日常生活中,有家长说狠话“你再也别回来!”“你还活着干吗!”是非常危险的,这样的话,孩子很可能会真的去执行!
三、闭锁心理也是青春期孩子的个性特点
闭锁心理,顾名思义就是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愿与人交流真实想法。
明玉将自己的情感闭锁起来,个性变得冷漠疏离。

这就是为什么在接到大哥谈论母亲逝世的消息时,她仿佛在说别人家的事,甚至还带着微笑。

明玉心中的痛苦与悲伤,不示于人前,而是自己承受。
四、青春期的明玉渴望得到母亲的认可。
她羡慕嫉妒大哥,她希望也像大哥一样出国留学。
当然,她潜意识里还对母亲对她的认可有着渴望。
大哥考上斯坦福,母亲可是大摆筵席,炫耀给亲戚朋友看的。
从苏母去世,她负责所有的费用就可以看得出,她曾经想在母亲身上花钱,她期待着母亲的肯定。
“只有赚足够多的钱,出国留学,才能让自己像大哥一样,得到妈妈的肯定”成为了她青春期形成的价值观。

02
那么,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怎样的心理营养呢?
一、和谐的夫妻关系
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婚姻和爱情非常好奇。
有很多孩子在这个年龄都会询问父母的恋爱经历(前提条件是亲子关系良好),同时,自己也憧憬着美好的爱情与婚姻。
明玉显然对母强父弱的夫妻关系不满,进而影响到了她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她觉得男人都是靠不住的,尤其是婚姻中的男人,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唯唯诺诺一辈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女强男弱、互相看不上、互相指责的夫妻关系并不少见。
夫妻因为陷入常用的沟通模式当中,沟而不通,渐渐,彼此之间没了话说或是争吵不休。
这时,孩子变成了倾听者:
“你爸爸懒死了,一点事都不做!以后可别嫁这种人!”
“你爸爸没出息一辈子,我跟着他真憋屈!”
“你妈妈就爱钱,钱最重要,我们算什么!”
“你妈妈脾气怪得很,别理她!”
与父母链接,是孩子天生的心理需求。
孩子不得不做出选择,一般孩子会选择感情近的父或是母,联合这方一起去攻击另一方。
此时的夫妻关系,变成了“三角关系”。
青春期,父母要格外注意彼此之间的关系,多说称赞彼此、接纳彼此的话给孩子听:
“你这么勤奋努力,真像你爸爸年轻时的样子!”
“你有爱心这点啊,和你妈妈一模一样。”
“你妈妈就热爱阅读,我看出来你的热爱阅读像谁了。”
“你和爸爸一样,都是有担当的男子汉!”
“今天我和你爸爸吵架了,和你无关,是因为我们都有不同的想法,我们冷静后会好好沟通的。你放心。”

二、被尊重的需要
任何年龄的人都渴望被尊重,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渴望,儿时不被尊重的青春期孩子尤其尤其渴望。
《都挺好》当中,明玉的母亲对明玉说话不仅冷漠,还有高高在上的感觉。
她依然把已经青春期的女儿当做3、4岁的孩子,觉得她什么都不需要知道,觉得她什么都不懂,觉得她是个女孩子,将来嫁出去就行了,读那么多书干嘛?觉得女儿不是苏家人,将来是泼出去的水。
这些认知表现出来的,就是对明玉的极度不尊重,对明玉的归属感是致命的打击。
姓了这么多年的苏,竟然不是苏家人?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做到平等交流,这个时期再把孩子当成不懂事的稚童,动辄打骂、说教、指责、训斥、冷暴力对待,就非常不合适了。
家长要放下身段,多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了解孩子内在的真实需求,多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引导孩子成为独立、自信的成年人。
三、完成自我同一性的探索
埃里克森说过:青春期的核心任务就是发展同一性。
同一性的探索会出现四个方向,四个方向会产生四个不同的结果。
A、我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
B、我觉得老师、医生、律师都挺好,我还没想要做哪个。
C、我要去读师范,因为我妈觉得我适合当老师。
D、我喜欢唱歌,我想当一名歌唱家。
大家看到后,觉得明玉在那个方向呢?
是的,明玉的妈妈希望她当个老师就行了,一个女孩,学那么多干嘛!
可是明玉从大学期间就开始做销售,并且成功地把自己“销售”给贵人的公司,并且成为公司的江南片区经理。
这四个方向,有的孩子停滞在了某个方向,有的孩子在几个方向里徘徊,也有的孩子,经历了徘徊、摸索和行动,找到了自己。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不是告诉孩子,你适合做什么,你必须按照我的要求做什么,而是帮助他找到他自己。
看了以上内容,作为“修复亲子关系的最后机会”,如果明玉的父母能重新再来,他们可以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