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爸妈爱女的一个超之过急,1岁女娃双脚畸形!

文 / 母婴和育儿
2019-03-23 03:03

妈妈试着纠正了菲菲几次,却没有一点效果。菲菲妈妈着急了,赶紧叫上菲菲爸爸,一起带菲菲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让菲菲爸妈瘫坐在地上:菲菲的脚已经畸形,出现了马蹄内翻畸形的症状。

为什么出生时好好的却插变成了畸形?医生在和菲菲爸妈沟通后,找到了原因。原来,菲菲因为出生时较胖,半岁的时候依然还不会爬。爸妈看着别的同龄宝宝都爬得有模有样,心里十分着急。

正巧,看到电视上有关于学步车的广告,两人就想着让7个月大的菲菲坐着学步车学走路。可粗心的爸妈没有注意,由于学步车的坐垫过高,菲菲的脚不能够完全着地,所以只能踮着脚尖滑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前脚掌着地的走路姿势,最后导致菲菲的双脚患上了马蹄内翻畸形。

虽然,由于菲菲爸妈发现及时,现在医生已经为菲菲做了矫正手术。可因为这个不应该的畸形,现在可怜的菲菲仍要每天带着矫形支具走路,而且未来是否能够完全康复,还很难说。

菲菲的教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爸妈关心孩子固然好,但是一定不能够操之过急,否则可能适得其反,给孩子造成伤害。学步车的危害,小编在之前文章也曾提及。可很多家长,或像菲菲的爸爸妈妈一样,像让孩子快点学会走路,或者舍不得看孩子摔倒,想让学步车陪着孩子。而事实上,不管是哪个原因,学步车都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此,小编今天不是告诉家长们,如何正确使用学步车,而是告诉大家:学步车危害这么多,我们应该杜绝它。

危害一、减少了宝宝锻炼的机会

生命在于运动,大运动锻炼能加强身体各部位运动的协调性,包括爬、站立、弯腰、行走等,而学步车将宝宝固定在其内,使宝宝失去了大运动锻炼的机会。因为学步是需要眼、手、足协调,而学步车前面的安全大托盘会挡住宝宝的视线,宝宝看不到自己走动的脚,不了解自己何以走动。加之学步是需要花“力气”的,但由于有车轮的滑动作用,孩子的用力就可随车滑动而“行走”,依靠学步车宝宝很容易从坐椅上站起来,缺乏真正的锻炼,自然不利于孩子学站练走。

危害二、有损宝宝的智力发育

学步车困住孩子,限制了孩子活动的自由,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孩子少了更多摸爬滚打来自由探索的空间,长期以往,虽然不用看着孩子摔倒后抹泪,可是会有损孩子智力的发育。要眼前的安逸还是要长久的发展,家长们,自己看着办!

危害三、影响宝宝的腿型与走姿

我们看刘诗诗的站姿和坐姿各种美,就知道了姿势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这真的是颜值的加分项。而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只要不过早使用学步车就没有危害。事实上,不管你什么时候使用学步车,学步车的危害永远都在。

就拿6个月会坐就能使用学步车这个观点来说,此时宝宝勉强站立的后果可能是“罗圈腿”,因为宝宝的骨骼中含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而学步车的滑动速度过快,宝宝不得不两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时间长了,容易使腿部骨骼变弯形成罗圈腿。那如果是10个月宝宝会站的时候才开始使用呢,其实后果也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并不能让宝宝的骨骼变得很坚韧。

危害四、意外伤害的概率其实并没有降低

使用学步车不容易发生磕磕碰碰?实际上,学步车更容易使宝宝在大人眼皮底下受伤。学步车快速运动的能力,经常会让不知危险的孩子快速进入危险地带,比如迎头撞向手持热水的你,比如因地面不平而倾倒或从台阶上翻下……这些危险,和摔倒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危害五、使宝宝踮脚走,造成脚部畸形

要学会走路,跟神经、肌肉发育的成熟程度及视力发育密切相关,并不是单纯的帮宝宝直立起来就能学会走路。要知道行走是负重运动,当关节肌肉还未达到负重的要求时,过早起步会影响孩子下肢的发育。如菲菲的例子,因个子小,坐垫过高,由于脚不能完全着地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长久以后就形成前脚掌触地的踮脚走路姿势。

看了学步车的这么多危害,你还在给孩子用学步车吗?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发展,赶紧弃车保娃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