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无故哭闹,竟因家长给其传染了这个病!它发病隐蔽,家长一定要知道…
它是全球前10位死因之一,全球有157万人因它丧命,它的全球潜伏感染人群高达17亿,潜伏感染率近四分之一。它就是肺结核。

虽然世界结核病日刚过,小康妹还是要提醒大家,防治结核病的这跟弦可不能松懈了~
“聪聪因咳嗽加重,被妈妈送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结果被拟诊“肺结核”入院。入院后,医生询问聪聪妈妈家里是否有人患肺结核。聪聪妈才知道,原来家长患肺结核,孩子可能也会中招。”(据华龙网)
这位家长可以说是非常大意了,不过这也是我国国内家长对儿童肺结核病的普遍轻视态度。这项在古代称为“肺痨”的病,已经夺走157万人的性命了。2018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1000万,其中小于15岁的儿童患者占新发患者的10%,即100万。在儿童结核病死亡案例中,多达90%是未经治疗的,有太多孩子错过了检测出这种致命疾病的机会。
在我国,目前暂无适用于儿童的新型诊断工具或药品。痰涂片诊断困难、分散在儿童医院而不是专门的结核病医院、治疗标准不一等问题,都给孩子带来了风险。但比上述风险更风险的是,早期儿童肺结核隐蔽易被忽视的特点。我国国内的儿童结核病患者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数据来自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全球结核病报告》)
正视儿童肺结核

幼儿感染多来自家庭成员
与成人结核病完全不同,儿童结核病感染多是第一次,一般年幼儿童感染来自家庭成员,年长儿童感染来自公共场所。感染结核菌后儿童较成人更易进展为结核病,儿童初次感染结核病时,机体对结核菌具有高度敏感性,淋巴系统广泛受累,易发生全身播散。
患儿早期会无故哭闹,状似感冒
患儿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表现在精神不振、脾气急躁,或无故哭闹,也可有盗汗、脸部潮红、无力、食欲减退等表现。另外,小儿一旦感染,结核病灶周围常有广泛的炎性反应,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全身淋巴结肿大。小儿患了肺结核以后,症状轻重不一。若在孩子出现以上在症状应高度警惕,及时就医,以便及早诊断治疗。
1岁以内的病死率最高
结核病本身就有很强的传染性,会通过空气、食物等多种方式传播。儿童自身的免疫力不健全,很容易从家人、亲友、同伴等处接触结核菌,极易被传染。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差,不会吐痰,导致结核诊断起来比较困难,极易被延误治疗。尤其是1 岁以内的儿童结核病,病情重,全身播散多见,结核性脑膜炎多见,病死率最高。
儿童肺结核易被误诊为以下几种病

感冒
孩子有轻微的咳嗽、咳痰症状,且无高热或其它不适,这个时候患儿易被判断为患上了感冒。殊不知结核病早期症状也只是轻微咳嗽和咳痰,此时要带患儿及时就医,仔细筛查,切不可忽视和拖延。
肺炎、支气管炎
儿童源发肺结核及其演变的病情进展容易出现支气管受压症状,如百日咳样痉挛性咳嗽、气促和喘息,且年龄越小症状越明显。很多咳嗽、发烧持续两个多月的患儿会被当成肺炎和支气管炎治疗,延误了结核病的正规治疗。
保护儿童免受结核菌的感染重在预防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也不能完全阻断结核杆菌感染,但接种疫苗可以提高儿童对结核病的抵抗力、限制结核菌的生长繁殖、减少重症结核病的发生。
切断传播途径
感染结核杆菌后儿童较成人更易进展为结核病,家中如果有人身患肺结核,切记要及时治疗,尽量避免与儿童接触,必要时隔离治疗;孩子和家庭成员有条件可去专业的传染病医院做预防体检,及时发现结核病传染源;勤洗手、多通风、外出时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口罩),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预防很多传染性疾病。
增强免疫力
保证孩子日常生活规律、均衡饮食营养、适当户外活动,增强其对结核病的抵抗力。这样即便是感染后也不一定会发病。
小康妹奉送名人名言一条:
“没有孩子应该死于肺结核”
——国际防治肺结核和肺病联盟执行主任Jose Luis Castro
内容来源:丁香医生、南方周末、微博@肺结核
图片来源:123rf
编辑: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