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项研究:影响孩子智商和命运的其实是...

文 / 豆浆老师
2019-03-29 16:07

你的家庭就是你的宿命,

从什么层次开始的,

大多也会以什么层次结束。

——Karl

美国一项研究:影响孩子智商和命运的其实是...

01

对于我们这些杭漂的人,总有这样一个问题横亘眼前:未来在哪里定居?

答案无非两种:打道回府,或在这房价飞天的城市扎根。比如我的一个同事,她就很坚定地选择留在杭州。

被问起原因,她抛出这样一句话:“如果我安逸地回去了,以后我的孩子还是要出来的,不如苦我这一代,给他们创造好的条件。”

我很佩服她,就像我佩服那些千千万万个在大城市奋斗的第一代人,他们用尽气力在大城市站稳脚跟,为了自己,也为了给下一代拼出一席之地;他们奔波营役,让后代继续接力、向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跃迁;他们知道,望子成龙没有用,因为成功真的需要几代人来积累。


美国一项研究:影响孩子智商和命运的其实是...

02

BBC曾做过一个纪录片,记录了英国14个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他们的命运走向。从孩子7岁开始,每7年记录一次,一直到他们56岁为止。

在孩子7岁时,不同阶层的他们已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上流社会:John和Andrew就已经养成了阅读《金融时报》、《观察家》的习惯,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会上顶级的私立高中,然后读牛津大学,再然后进入政坛。

中产阶层:男孩会拥有自己的理念,如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女孩则想着长大嫁人生子。

底层社会: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而贫民窟出生的Paul,甚至把“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当成了自己的人生愿望。

49年之后,他们已是56岁。

美国一项研究:影响孩子智商和命运的其实是...


上流社会:John成为了企业家并致力于慈善事业,Andrew成为了律所合伙人,他们的孩子继续接受着精英教育。

中产阶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依然是中产,也会有个别滑落到了社会的底层。

底层社会:Paul成为了泥瓦工,Symon则成为了司机,他们生了一大堆儿女,儿女中的大部分人继续在底层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这项跨越49年的研究最终揭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逃不出命运的藩篱,依旧是穷人。

阶层固化的结果,精英阶层的父母盘踞着这个社会最好的人脉和教育资源,并把优质资源授给下一代,父传子,子传孙。外人几乎没有任何染指的可能。

中产阶级家庭多数孩子在普通大学毕业后依旧会是低级白领,继续上一代的焦虑和挣扎。

而底层社会,几乎世代都会是蓝领。

美国一项研究:影响孩子智商和命运的其实是...


03

贫穷究竟是怎么遗传的?

在工人阶层和贫困阶层家庭中,父母往往为生计疲于奔命,无暇顾及孩子,亲子关系疏离——

1) 只能被迫采用“放养”方式

比如假期,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大多自行玩乐,鲜有机会接触其他的资源。一是因为经济捉襟见肘,二是因为父母缺少培养孩子多重能力的意识。

相反,那些中产阶级、富裕家庭早已在孩子业余有目标、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学习充电。

美国一项研究:影响孩子智商和命运的其实是...


2) 鲜有时间和孩子互动

一项研究数据显示: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孩子每小时平均听到的父母单词数量有很大区别。底层家庭中,这个数据是600个单词;工人阶层家庭中,是1200个单词;而中产家庭、精英家庭中,孩子每小时则可以听到父母的2100个单词。

中产阶级、精英家庭里,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多;父母低学历、低收入的家庭,互动就越少。

而神经科学家发现,孩子与父母拥有越多交流的机会,他们的智商水平就会越高,学业能力也会越强。反之则越低。

另外,

贫穷制约孩子大脑发育

美国的九所大学和医院联合做了一次研究,以探查家庭收入、父母学历与孩子大脑发育情况的联系。研究实验通过对1099名儿童和青少年脑部沟回和褶皱的表面面积的扫描,得出结论:

大脑皮质的沟回面积,的确是和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有关联的。

富裕并不一定给你聪颖过人的大脑,但贫穷的确抑制大脑发育程度。

美国一项研究:影响孩子智商和命运的其实是...

从上述研究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家庭的教育背景和经济地位对孩子的影响。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孩子的未来不是单纯拼钱,最重要的是拼父母的修养、性格、心态、能力,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等等。

总结出贫穷制约孩子发展的原因,尽力弥补这些差距沟壑,不断提升自己,即使低收入的家庭也可以培养出天之骄子。


04

结语

回想起我身边那些北漂、海漂的朋友,当初无不是赤手空拳却壮志满满,然而,高昂的房价、脏乱的出租房,最终把一些人逼回了家乡,大城市留下了他们的青春,却没有留下他们这群人。

当然还有一些朋友,挣扎着,努力着,终于在机会和竞争风起云涌的城市安身立命。他们这一代也许最终停留在工薪阶层,无法实现阶层跃迁,但至少已经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他们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更宽的格局,也为下一代拼出更广的资源、更高的起点、更多的机会。至少,他们的孩子不需要像他们当初一样,拾起行囊,背井离乡。

在马太效应愈演愈烈的今天,如果还可以再努力一把,就不要给下一代捉襟见肘的环境。哪里定居或许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往上攀爬的努力和决心。因为我们这一代如不挣扎着逆袭,也许下一代便毫无翻身的机会。就像多米诺骨牌,第一块倒下,后面全部坍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