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不爱吃饭
不知什么时候起,孩子不爱吃饭成了父母们流行的烦恼。每天吃饭都像打仗。那么,为什么孩子会不想吃东西呢?
一、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
当孩子不爱吃饭时,家长首先应该寻找导致原因,并不能一味的采取强迫式地喂饭形式。常见导致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有以下3点:

1、孩子没食欲。
孩子食欲不佳,吃什么都没胃口,进食量减少,导致身体吸收不到足够的养分,变得面黄肌瘦,不仅直接影响生长发育,而且造成抵抗力下降。造成孩子“没食欲”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孩子嘴不停,胃不闲,根本就“不饿”。“肚子饿了,便想吃饭”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孩子的肚子真的很饿了,就不会有不肯吃饭的问题,因此,宝宝“拒绝吃饭”的理由最常见的就是肚子不饿。
现在的孩子都很幸福,因为现在家里独生子女多,父母对孩子疼爱有加。于是孩子想吃东西就给他吃,孩子喜欢吃什么就给他买什么。有的家长则把食物作为体现母爱和父爱的表现,把零食作为哄孩子的工具,哭了、闹了就给点儿吃,总怕孩子饿着,于是零食不断。这样导致一些儿童吃过多的甜食、水果糖、冰激凌等含糖较多的零食,这既会使血液中的糖含量过高,还会产生饱腹感,从而没有了饥饿的感觉,所以到了正餐时间他根本就没有胃口吃饭,而过后又要以点心零食充饥,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第二,家长提供的食物太单一或者不够“诱人”。很多家长因为某种食物“有营养”或者吃了“对孩子好”,就逼着孩子天天吃。也有的家长因为不知道应该给孩子吃什么,或者不会做辅食,或者嫌变着花样做辅食太麻烦,导致提供给孩子的食物太单一。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也会腻,时间长了,孩子就不愿意吃了。
另外,中国人做饭,讲究“色香味俱全”,对于小孩子来说,色彩鲜艳、造型有趣的食物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是,许多家长因为厨艺欠佳或者怕麻烦,做的食物大人都不爱吃,更何况孩子呢?孩子看到每餐饭菜品种重复单调,烹调的色、香、味不够或太油腻,也会引不起食欲。
2、喂养方式不当。
在婴幼儿的喂养方面,普遍存在着下列一些不合理现象,家长们如不引起重视,不仅会使孩子的食欲不好,吃东西不香,还可影响孩子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有的孩子长时间食欲不振,对食物不感兴趣,食量明显减少,经常回避或拒绝进食,这时候家长就要注意,是不是因为父母的喂养方式不当,导致宝宝厌食。宝宝厌食已成为父母们头痛的常见问题,引发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没有及时添加辅食。6个月前,婴儿最好的营养品是母乳,6个月后,母乳的营养成分就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了。所以6后必须逐渐增加辅食直至断奶,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婴儿的咀嚼能力,利于从流食过渡到半流食、直到固体食物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如果辅食添加不及时,孩子到了该断奶的年龄还没有能力进食乳类以外的食品,就会影响孩子咀嚼功能的发育,这样必然会影响到孩子的进食兴趣。
第二,强迫孩子多吃点。很多家长觉得宝宝吃饭吃得少,一定非让他多吃几口。其实由于受到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宝宝有时会多吃一点,有时则可能会少吃一点,这是件很自然的事情,家长不必忧心如焚。如果强迫孩子进食,反而会引起宝宝的反感,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厌食情绪。
第三,吃饭时让孩子不开心。一般宝宝到了8、9个月时,大人在给他喂饭的时候,他们会伸手抓大人的勺子,或者自己用手去抓碗里的食物,但是家长为了图省事,往往就生气地制止宝宝这种行为。如果宝宝在吃饭前常常是被骂着或求着吃饭,久而久之,“吃饭”给宝宝带来的就是委屈或难受,吃饭带给孩子的不是乐趣而是厌恶了。吃饭时训斥或打骂孩子不仅会降低其食欲,也会使孩子用拒食来表示反抗,时间长了,容易造成顽固性厌食。
3、健康问题。
第一,宝宝病了。有些孩子患病,如肠胃不适、上呼吸道感染、发烧等都会引起孩子食欲不振、胃口不佳,不想吃饭。孩子在病前、病中和病后的一周,甚至几周内都可能不怎么吃饭,这需要大人适当调整期望。
第二,宝宝积食了。有的爸妈希望宝宝长得健壮些,平时高蛋白、高糖、高级营养品不断,孰不知宝宝的消化功能有限,胃肠负担不了,结果事与愿违,造成宝宝食欲下降,有的出现疳膨食积,倒了胃口。一岁后的宝宝,消化系统正处于食物转型期,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导致积食的状况。一旦积食了,宝宝就会食欲恹恹,吃不下饭,这个时候家长们就不要强迫宝宝吃饭啦。
第三,宝宝缺锌了。除了生病,缺锌也可能引起宝宝食欲变差。锌是味觉素的结构成分,并起着支持、营养和分化味蕾的作用,缺锌导致味蕾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缓慢,味蕾结构发生改变。缺锌后,口腔黏膜增生及角化不全,易于脱落阻塞舌乳头中的味觉小孔,使味蕾难以感受到食物的刺激,从而导致味觉迟钝,食欲下降,引起偏食、厌食甚至异食。此外,缺锌还可使唾液中碱性磷酸酶(含锌酶)减少,并降低消化系统中羟基肽酶的活性,加剧偏食厌食的程度,由此又进一步导致锌摄入不足,形成恶性循环。
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