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宝宝脾胃的“推手”,却是家长3大习惯,孩子积食、体质差
前两天我正在喂孩子吃饭,听到邻居家传来争吵声,赶忙放下碗去“劝架”,原来,雯雯的妈妈跟奶奶又有了“分歧”。雯雯今年1岁零3个月了,妈妈要上班,白天由奶奶带,最近雯雯特别“淘气”,不吃饭,塞嘴里就往外吐,全家都愁怀了!

雯雯妈妈没有“耐心”,要让雯雯饿一顿,奶奶心疼,特地熬了鸡汤,放在冰箱冻成“鸡汤冻”,每次舀出一勺子热一热,泡上米饭、馒头丁给孩子吃,有滋有味的“汤汁泡饭”,雯雯愿意吃,但是雯雯妈妈看鸡汤上面一层油花,不让婆婆喂给孩子吃,所以才吵了起来。
孩子厌食、不吃饭,眼见着小脸不如之前水灵,我劝雯雯妈妈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一去才知道,孩子已经积食了,肠道里“积攒”了大量没有分解完全的食物残渣,所以孩子才会不爱吃饭,连带着雯雯有口臭、拉肚子、睡觉蹬被子、磨牙的情况也找到了答案。

一直以来,给孩子喂饭都是让家长头疼的问题,尤其是6个月到2岁吃辅食的阶段,宝宝的脾胃功能发育不完善,很多家长盲目给孩子吃“大人饭”、汤泡饭、肉、海鲜等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很容易导致孩子消化不良、积食、脾胃虚弱,从而引起食欲不振、挑食、腹泻、便秘等问题,久而久之脾胃运化无力,营养供给不上,孩子还会体质变差,矮小瘦弱发育迟缓。
毁掉宝宝脾胃的“推手”,却是家长3大习惯:

1、奶粉太浓、喂饭贪多
“有一种饿叫奶奶觉得你饿。”很多老一辈带娃想把孩子喂得白白胖胖,喂饭坚持“宁多不少”的原则,喝奶的时候奶粉冲的特别浓,辅食就追着喂,一口一口的,不考虑脾胃的消化水平,这样过度喂养,时间一长很容易导致孩子胃肠功能紊乱,消化能力下降,积食、脾胃虚弱。

2、肉类为主、汤汁泡饭
在很多家长眼里,鱼肉蛋奶一类高油脂、高蛋白的食物才叫“有营养”,要让孩子多吃,不仅忽略了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孩子身体发育必需的营养,这些食物还非常难消化,超出脾胃承受范围,很容易积食,还有雯雯奶奶经常做的“汤泡饭”,因为直接吞咽咀嚼不充分,汤汁冲淡了胃液,更是给脾胃增添负担。

3、缺乏经验、食物不对
宝宝的肠胃稚嫩,但是身体发育需要的营养多,所以辅食就至关重要,食材选择不对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耽误发育。一般来说,2岁之前,有3种“食物”不能碰:调味品、水果汁、菠菜。老人总说“吃盐长力气”,是非常不科学的,调味品会加重肾脏、脾胃负担;水果汁中保留的营养成分少,糖分却很高;菠菜、韭菜等草酸多的蔬菜会影响钙质的吸收,耽误孩子发育。

给宝宝添加辅食后,“肽菇末”不能少:
有经验的宝妈会在添加辅食前后,同时给孩子喝肽菇末,不仅能让孩子更好的适应食物,养护脾胃,避免产生积食、腹泻、便秘等问题,肽菇末还能刺激抗体的增殖,改善孩子的体质,让孩子身体棒、少生病,其中多种营养成分更是为孩子身体发育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