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不是越早会走路越聪明?一般多大会走路算正常?
很多家庭,自从有了宝宝后,就会对孩子格外的关注,还会和其他家的孩子进行对比,比如说自己家的孩子什么时候学会爬行,什么时候学会说话,什么时候学会自己吃东西,什么时候会走路,等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的宝妈说我家孩子都16个月了,可是还是不会走路怎么办?也有宝妈说我家宝宝6个月就会走路了,是不是代表孩子更聪明?

在小区里,谁家的小孩到了一岁都还不会走路,那些热心的群众就开始像炸开了锅似的,瞎操心起来了。
“怎么孩子还不会走路呀,是不是腿没有劲呀。”
“有没有去医院检查检查呀,有没有补钙呀。”
“多坐学步车,让娃娃多锻炼锻炼。”
“是不是营养没有跟上呀,多炖点骨头汤给宝宝喝呀。”
宝宝学走路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太早太晚都不好。
当宝宝已经具备以下三项能力,就可以开始学习走路了:
1、能自主性的握拳,并随其意志使用手指及脚趾;
2、腿部肌肉的力量已经足以支撑本身的重量;
3、已经能灵活地转移身体各部位的重心,并懂得运用四肢,上下肢各动作的发展也已经能协调得好。

宝宝学走路的阶段式训练
移步
在学习了扶着宝宝站立后,爸爸妈妈就可以让宝宝试着向前移步了。这个时候,父母可以配合起来,比如爸爸负责在宝宝后面扶着宝宝,妈妈在宝宝的前面拿着玩具来逗引宝宝,宝宝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自己就会有着本能的向前移步的动作出现了。
迈步
宝宝可以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移步后,就要开始训练向前迈步啦,同样可以用我们刚才说的“移步”方法来逗引宝宝。不过,走与移步不同的是,爸爸妈妈要让宝宝迈出去。
其实对于孩子是10个月会走路还是16个月才会走路,这个对于孩子的影响并不大。

注意:过早让宝宝学站立、走路的害处多!
1、违背宝宝正常的运动发育顺序:10个月时会站起来,1周岁开始学走路。
2、宝宝的腰背部肌肉没发育好就让他学站立,影响膝关节的发育。
3、增加X型腿和O型腿的概率,影响腿型。
4、下肢力量没跟上时就学站立、走路,其实是点着脚尖在走,会影响到下肢发育。
5、视力发育没成熟,站姿时宝宝会不自觉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看清物体,会影响视力发育。
6、影响平衡能力。

如果孩子走路太晚,也不用着急!
这些原因你必须要知道
可能与孩子的性格有关:因为我们都知道每个孩子天生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可能比较好动,对新事物会比较的好奇,这样他可能就会因为好奇心的促使让她学会走路可能更早一些,反之,一些孩子比较安静,不喜欢大动作,那这些孩子可能就会走的比较晚。
和孩子的胆子大小有关:有的孩子如果本身就比较胆小的话,她就会害怕去尝试一些新的事物,就会比较晚学会走路。对于一些胆子大的孩子他们就会学得比较早走路。
编后语:关于宝宝走路早晚,新手父母不必过度担忧,如果宝宝实在走路过晚,应及时就医。